• 我的订阅
  • 教育

厚植沃土 培基育苗(深聚焦)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6-16 05:5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强基计划实施四年来,青年学生以更大热情追逐基础研究梦想

厚植沃土 培基育苗(深聚焦)

本报记者 丁雅诵

厚植沃土 培基育苗(深聚焦)

图①: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师在基础医学博雅学堂班讲授测序仪上机流程。

杨恩策摄

图②: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强基计划本科生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开展社会实践。

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供图

高考结束后,来自安徽省合肥市的高三学生小李依旧忙碌。前不久,小李入选复旦大学数学专业强基计划考核名单,迎来校测环节。

“我对数学很感兴趣,喜欢纯粹的数学世界。希望能考出好成绩。”对小李而言,报考强基计划的过程,让他更加坚定了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想法。

202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强基计划启动实施。目前,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共39所,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历史、哲学、古文字学、基础医学等基础学科以及核技术、生物育种等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相关专业招生。

今年,第一批强基计划学生即将转段开始研究生阶段学习。实施4年来,强基计划在招生和培养上做出哪些探索、成效如何?下一步怎样优化完善?记者进行了采访。

不拘一格选拔优秀学生

“我从小就爱看动植物类别的百科全书,高中阶段更是对生物学科情有独钟。”四川大学生物专业强基班学生袁艺坦言,“事实上,不管是否走强基计划这条路,我应该都会选择读生命科学专业。”

此前,袁艺以高出同专业统招分数线10多分的成绩,入选强基计划。“从事科研工作是我的理想追求,强基计划的本研衔接对我很有吸引力。”袁艺说。

强基计划的初衷是筛选出一批真正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基础学科人才。如何有效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潜质、思辨精神等,是选拔的重点和难点。

“强基计划建立了基于统一高考的多元招生选拔模式。高校依据考生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85%)、校考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择优录取,既兼顾了公平公正,也提高了选拔效率。”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4年来,强基计划生源质量持续向好。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部分高校设置了高考单科成绩的“破格入围”政策。

比如,北京理工大学规定高考数学单科成绩取得满分的,可破格入围;大连理工大学部分专业对数学、物理、化学单科成绩优异的考生破格入围。

“这种变化,主要依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差异。通过强化与专业培养关联度较高的高考单科成绩要求,对于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予以破格入围校测的机会,不拘一格选拔优秀学生。”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琳说。

除了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外,近年来,对国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具有支撑作用的一些学科也被纳入强基计划招生。

今年,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两个专业首次被纳入强基计划。

“我国地球物理学在理论研究、探测技术、模拟仿真、空天地环境监测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与其他学科包括新兴学科的深度交叉交融亟待加强。”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倪彬彬表示,期待报考地球物理学的学生能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在地球和空间科学与技术的广袤天地中展现新作为。

探索本研衔接的长周期培养模式

作为复旦大学古文字学首届强基班学生,彭若枫已通过转段申请,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深入探索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在强基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学术培养,我们可以随时与导师讨论问题,获取学术帮助。”4年学习中,彭若枫受益最深的是全面导师制。

在导师一对一指导下,她在本科阶段先后申请了“曦源项目”“望道项目”等研究计划。“亲身体验学术研究的每一个步骤,能让我们更好地发掘学术兴趣、学会研究方法。”彭若枫说。

“从第一批强基计划学生开始,学校就不断探索,实行全面导师制、小班化教学、本研衔接培养、科研平台协同育人等培养路径。”复旦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潘伟杰介绍。

强基计划是一个招生和培养联动的人才计划,培养环节同样至关重要。记者了解到,试点高校普遍对强基计划学生进行单独编班,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和科研条件、打造学术环境与氛围。

清华大学设立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5个书院,全方位落实强基计划,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国农业大学从培养模式、师资力量、课程建设、体制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多措并举,促进强基计划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华东师范大学设置进阶式学术训练计划,推动学生早进实验室、进团队、进课题组……4年来,强基计划学生获得了高质量的培养。

基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规律,探索本研衔接的长周期培养模式,是强基计划的鲜明特征。

“本研衔接培养模式,为学生发展学术兴趣留出了充足空间,创造了参与科研攻关的良好条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王浩波说,“大多数学生经过4年本科学习,尤其是经历了系统的科研实践训练,会更加热爱自己目前所在的基础学科专业。”

进一步优化完善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发布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王新凤曾收到一些家长的咨询,比如:“想让孩子上某名校,报考强基计划会不会机会大一些?”“强基计划某专业,未来发展前景怎么样?”

每当遇到这些问题,王新凤总会指导家长关注一点:“孩子是不是真心喜欢这个专业,有没有意愿走科研道路。”

“现实中,部分高中毕业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不足,面对基础学科专业选择时,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和清晰认知。”王新凤说,“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大学和中学衔接,鼓励高校与中学建立联合培养模式,为人才选拔提供蓄水池。”

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建议,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应加强与中学的衔接,让中学生提前了解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特点,让真正热爱基础学科的学生明晰方向,进一步提升选才精准度。

选才之后更要育才。强基计划培养的是拔尖创新人才,其考核标准也相对严格。记者翻阅招生简章发现,大多高校明确规定,强基计划学生实行阶段考核和动态进出机制。

比如,中国人民大学依据学业成绩、课外研学情况、综合素养、学生学习规划和学习意愿等实施动态考核;北京师范大学要求开展每年一轮形成性考核,对学生进行多主体、多维度、多视角的综合素质评估。

采访中,不少专家建议高校加强选育融合,建立选拔培养评价一体化体系,密切追踪强基学生的科研志趣、科研潜能与专业的适配性,在动态变化中进行综合研判。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高度出发,进一步优化完善强基计划,更好地服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版式设计:沈亦伶 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6日 05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6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2022年11月11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首日,中北大学本科生创意组“悬若日月”项目,凭借全球首创“智能化主动空气悬架”创新技术,以小
2023-01-05 06:26:00
厚植“双创”沃土 培育未来人才(图)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南开大学厚植“双创”沃土 培育未来人才(图)通讯员 崔庆新 李享这个“五一”假期,“00后”的佟泽栋没有选择外出旅游,而是在南开大学和天开高教科创园之间往来穿梭
2024-05-12 05:21:00
深耕培沃土 创新育英才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广东华侨中学深耕培沃土 创新育英才智能工程设计与制作(华南理工大学刘桂雄博士生导师团队)毕丹、孔子文和陈政潼入选2024年“广东英才计划” 学生赴广州国际媒
2024-05-13 09:20:00
【问政问需在基层】宋宝安代表:厚植育才沃土 以人才引领驱动贵州高质量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彰显大学使命担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宋宝安表示,近年来,贵州大学深入把握“中国特
2025-03-05 16:20:00
...转自:人民网南开大学连续12年定点帮扶甘肃庄浪在乡野沃土书写青春篇章初秋时节,走进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岳堡镇岔口村的丹参科技创新园示范田,一排排丹参药苗向阳而生,生机勃勃。“这
2024-10-07 12:09:00
扎根文化沃土  涵养美好心灵(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新征程 新辉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学校美育——扎根文化沃土 涵养美好心灵(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新征程 新辉煌)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泰禹小学的学生,在“爱上泥吧”陶艺课上,学习长沙本土铜官窑历史
2023-02-12 03:46:00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作者:梁大伟《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16日 06版)辽宁大学是一所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综合性高校,学校高度重视文化育人功能,始终将文化研究和建设
2024-03-16 04:43:00
...小学的孪生兄弟校,金都分校以杨柳树为课程图谱形成“培基、养干、茂冠”课程实施体系,通过“真学促思”课堂落实五育并举的国家课程,通过真实的问题、真实的生活情境、真切的任务,培养
2024-04-02 02:28:00
2023·新时代的贵州人|周忠发:扎根山区厚植沃土
...发展的‘四梁八柱’,发挥学科专业特长,扎根山区厚植沃土,矢志勇攀科研高峰,立足喀斯特山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本底,探索人地关系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内涵。”周忠发说。今年,周忠
2023-09-26 13:13: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