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南陵县“紫云英文化旅游暨人才日”启幕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17 17:2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南陵4月17日电(记者汪瑞华、张俊、陈若天)一场不期而至的春雨,让南陵县弋江镇的春色更显浪漫。田间地头,紫云英花开正好,处处生发着姹紫嫣红的景象。

4月17日,南陵县2024年“紫云英文化旅游暨人才日”活动在弋江镇连片绽放的紫云英花海如期开幕。

本次活动以“诗情花‘弋’ 共赴‘江’来”为主题,为期4天的时间里,重点展示乡村振兴面貌、人才发展理念、古镇人文历史、民俗文化和农特产品。

南陵县“紫云英文化旅游暨人才日”启幕

南陵县紫云英农耕文化体验馆揭牌。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活动期间,文化旅游和人才日活动将渐次开展,既有群艺汇大合唱,也有主题音乐节,还有紫云英人才联谊会、农文旅融合发展座谈会等诸多活动。

开幕式上,紫云英农耕文化体验馆正式揭牌。据了解,该体验馆能实现春夏秋冬四季互动体验,既是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推动乡村振兴,助推农文旅融合的重要举措。

上午10时,天空飘起了小雨,不少市民和游客或穿上雨衣、或撑起雨伞,在雨中信步赏花,空中看去,彩色的雨衣和雨伞,为成片的紫云英花田增添了流动的色彩。

南陵县“紫云英文化旅游暨人才日”启幕

“南陵好人”获颁证书。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尽管下起了雨,但不少游客纷纷表示,春风化雨时,雨中赏花更“带感”。

一花引来百花开。南陵县设立“紫云英人才日”,不仅是为了礼敬人才,更是为了和人才同发展、向未来。

南陵县“紫云英文化旅游暨人才日”启幕

游客打卡弋江镇紫云英花田。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近年来,该县全面落实“紫云英”人才计划和“筑梦春谷”人才发展计划,成立县人才发展集团,组建招才引智产业链,建成“紫云英人才会客厅”,通过拓渠道、优平台、创模式,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成长发展环境。

南陵县“紫云英文化旅游暨人才日”启幕

紫云英花开正好。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2023年,南陵县创新军政融合人才引进模式,举办“紫云英人才周”“千名学子进南陵”等系列活动,并赴15所高校招贤纳士,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6个、领军人才9名、高端人才105名,培养各类技能人才2579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2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技创新+文化引领” 双轮驱动绿肥产业发展
...月芳菲尽,南陵翘摇始盛开”。安徽省是传统绿肥大省,南陵县更被誉为“翘摇之乡”,绿肥紫云英种植历史可追溯到千年前。时至今日,南陵仍是我国紫云英种子产业最重要基地之一。4月14日
2023-04-16 15:20:00
(乡村行·看振兴)安徽南陵:乡村振兴有“蘑”力
...一段时间,一根棒大概可产2斤多蘑菇。”在位于安徽省南陵县许镇的芜湖云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公司总经理赵前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市场价8元/斤计,除去菌棒成本、人工、电费等
2023-11-08 18:57: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2022年,南陵县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推进科技强农,通过选人才、建载体、强政策等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
2022-12-23 21:17:00
地标促振兴 南陵大米溢清香
...保护,成为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南陵县现有耕地面积4.24万公顷,水稻复种面积4.95万公顷(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1.3万公顷),年产优质稻谷35.9
2023-09-15 11:01:00
...学院的金根木。两年来,在金根木的组织带领下,推动了南陵县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22年南陵县发展职业教育行动受到省政府表彰激励。在比赛过程中,金根木带领参赛学生,通过多轮打磨、
2023-08-04 00:09:00
安徽南陵:老灌区有了“年轻态”
...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看到守了10年的小型水电站重启开机,南陵县弋江镇新陶村的村民宋大来打心眼里,比谁都激动。在他看来,这不仅意味着停摆的发电机组又转了起来,也意味着休息一段时间
2024-04-25 10:53:00
安徽南陵:乡村“妇字号” 创出“半边天”
...南陵,当起了主播,为家乡代言。今年41岁的罗阳霞,是南陵县工山镇戴汇村村民。2016年之前,她先后辗转温州、武汉。虽然一直在外发展,但她从未停止过对家乡的关注。从都市到乡村,
2023-04-23 12:00:00
全国劳模程太平:稻田“守望者”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清明前后,春耕在即,在南陵县籍山镇九连街道的一间狭小房间里,两鬓微白,一身浅色衬衣的程太平,正坐在小板凳上,手捧着一份份稻种,弓着腰细心整理。4月16日
2023-05-02 08:42:00
...升为Ⅲ级,3日至4日是降雪最强时间段。在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的新坝村,张成学的大棚草莓正迎来二茬采摘。为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早早地将大棚做了两层膜的保温措施,张成学打趣
2024-02-04 14:0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南昌“城市原点”定在八一广场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沈冠楠报道:9月2日,南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南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将八一广场中央圆心处确定为南昌市城市原点的决定》
2025-09-05 05:45:00
13647条民声描绘未来五年新图景
从鄱阳湖生态保护到赣南老区振兴;从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升级到赣鄱文化传承创新,在江西,一场覆盖全省的建言活动,以“开门问计”的姿态汇聚民智
2025-09-05 05:45:00
问政红黑榜(8月21日-8月27日)
“满意,群众说了算”峡江县市容管理服务中心、新余高新区管委会城东办事处喜提红榜★★★★★公园出入口石墩被随意挪动 建议加强管理官方回复
2025-09-05 05:45:00
问政快报(2025.09.05)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9月3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207条,其中,南昌县公安局交管大队、瑞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09-05 05:45:00
宜春空中“鹰眼”有了“飞行指南”
近日,宜春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正式印发《无人机执法作业飞行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标志着当地交通运输执法工作全面迈入“智能化+规范化”的智慧新阶段
2025-09-05 05:45:00
未来出行产业园项目封顶
9月4日,位于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的未来出行产业园项目封顶,建设取得关键进展。作为江苏省及南京市重大项目,该产业园总建筑面积12
2025-09-05 07:41:00
7年72.15公里,南京持续打通断头路
7年72.15公里,南京持续打通断头路变“痛”为“通”,铺就民生幸福路数字大道开通后,促进了片区的发展。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吴春霞直线距离数百米
2025-09-05 07:4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段时间,南京马鞍山路噪声监测站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监测数据时不时会超出功能区限值,追溯声源
2025-09-05 07:41:00
优服务造场景,玄武推动婚庆消费等相关业态升温“浪漫”驱动,奔涌出百亿级产业活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夏雪晴上周日
2025-09-05 07:41:00
200余名高校学子“沉浸式”参访宁企南京开展“宁聚服务行 乐业金陵”创新产业参访活动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9月2日,在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的精益生产车间内
2025-09-05 07:42:00
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通过深化拓展“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挖掘红楼梦、西游记等文化符号,开发特色地域文化IP;培育更多VR大空间
2025-09-05 07:42:00
空中廊桥,延伸街角方寸地
罗廊巷以西立体开发城市客厅空中廊桥,延伸街角方寸地罗廊巷西侧地块正在实施二期更新。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钢 摄南报网讯(记者何钢)近日
2025-09-05 07:42:00
亲子休闲游近郊将添新选择
9月4日,六合区马鞍街道大圣村的鹿尔先森奇趣冒险乐园主体工程已完工,正推进设备调试与景观优化。乐园以“自然探索+奇趣冒险”为核心
2025-09-05 07:42:00
白天喝一碗小店牺汤,摘几串香甜的葡萄,夜晚好友相聚,一起撸串、喝冰啤、看表演,卸下疲惫,消除不开心……今年七八月份,小店区组织了多场消夏和初秋的文旅休闲活动
2025-09-05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