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十堰日报
13年来,陈永福坚持用阅读点亮乡村孩童的“诗和远方”——
只要没退休,我一直在香樟树下等学生
记者 宋雅璐 通讯员 赵大伟 马欣欣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他用13年做了一件事,把“诗和远方”种在乡村孩子心底;以书为媒,他是乡村孩子通往阅读殿堂的摆渡人,也是引领孩子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领路人;从寻找光到成为光,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他用知识点亮着孩子们的未来。
他就是丹江口市三官殿办事处九年制学校语文教师陈永福,日前荣登“荆楚楷模”2024年第一季度榜单,组委会授予他“执教深山洒汗珠,心田播种;荐书稚子明方向,梦想开花”的颁奖词。
阅读引路 留守学生吃上“养心丸”
“老师,您在我们心中一直是楷模。”“好,那我们就约定一直把阅读这件事坚持下去。”4月1日是星期一,今年54岁的陈永福如约和孩子们在操场上的香樟树下晨读,把自己获评“荆楚楷模”的消息告诉孩子们,孩子们笑声在校园内久久回荡。
丹江口市三官殿办事处九年制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2000年,陈永福被调到该校任语文老师。不久,学校成立了留守学生之家,陈永福便是其中一名帮扶教师。当时,学校寄宿的留守学生有21名,最小的8岁,最大的14岁。
2011年9月的一天早上,陈永福像往常一样到宿舍叫孩子们起床,他看到几个学生聚集在操场边香樟树下读书,倍感高兴。但是走近一看,陈永福却发现孩子们看的书五花八门,良莠不齐。
“身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知阅读一本好书对于孩子们成长和学习的重要性,我就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的努力引导好他们。”陈永福经过一番认真思索,决定成立一个读书社,“由于学校是古均州‘鄂五书院’所在地,有遗迹留存,故命名为‘鄂五书院读书社’。”
“最初读书社只有24名学生,以留守学生居多,学生们经常从图书室借阅一些课外书。”陈永福说,长期的阅读,使班上孩子语文成绩突飞猛进,班级最调皮的孩子,也沉浸在阅读中,发生了很大改变。
陈永福和孩子们约定,每天早上、晚上6点在香樟树下一起阅读,并约定互相监督都不能迟到。从此,香樟树下一个老师带领着一群孩子在阅读,成为学校一道亮丽风景线。
2015年,第一届读书社社员初中毕业,其中7人考入市级重点中学。
“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看来这条路走对了,只要一直坚持下去,我的学生都会有收获。”回望初心,陈永福高兴地说。
赓续文脉 读书社充盈“中国味”
陈永福带领的“鄂五书院读书社”在引领孩子们阅读的同时,还成立了国学、礼仪、书法、象棋、音乐、篆刻、诗词等社团。各个社团积极吸纳有特长的教师,学校还配备了社团专用辅导场地。陈永福亲自上课的国学、国乐、国画、书法课程,深受学生追捧。
2018年,陈永福创立“鄂五印舍”,吸纳社员研习中国篆刻,感受中国汉字和古典篆刻的独特魅力。5年多来,吸纳篆刻社员40多位。
“我带的陈晶晶、谢佳懿、刘冰冰、王雪然等学生,在高中、大学仍然乐此不疲地推广这种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俨然成了篆刻小专家。”陈永福提起自己的学生,言语间充满自豪。
2019年,陈永福组建奇石根艺社团,建立“融创体验馆”和“融硕文化苑”,展示师生的根艺创作和奇石创作作品。
他还和学生一起探索中国古典乐器埙和竹箫的制作方法,传承中国非遗文化。研习箫、埙制作100多支,独创竹根埙的“一孔三音阶”制作方法。
他开设中国礼仪课程,将中国礼仪和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陈永福说,读书社为社员们充分创建展示空间,每半年都会将社员们的优秀成果进行展示汇集。
截至目前,读书社汇集读书手抄报2000余张、读书成果集36卷本、文学社刊34卷、书画法卷轴200多幅、篆刻2000余方8卷、汉江奇石及汉江石彩绘1000余个、根艺作品400多个、中国洞箫及竹埙80余支,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
创新读法 乡村学生阅读“结硕果”
随着读书社的发展壮大,学校优秀党员、团员、骨干教师也主动加入进来,社员达到94名。
陈永福还积极探索“悦”读和“智”读新样式,通过讲故事、辩论赛、情景表演、写读后感等形式激发孩子们爱上阅读、享受阅读,从阅读中收获成长。
鄂五书院读书社的活动也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近5年社会各界累计捐赠价值15万余元的图书。
在陈永福的培养下,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在阅读中收获成长。短短4年,张亚男、冯帆等4人在省级精品课竞赛中获奖,戴璐等5人分别在十堰市教学比武中获得一、二等奖,谢玫瑰等3人先后被评为十堰市“师德标兵”。
丹江口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推广陈永福“悦”读、“智”读工作经验。作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陈永福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辐射带动作用,指导丹江口市所有中小学校建立读书社和文学社。
“书院一十三春,迎朝送晚,一心只为国脉书香。”这是陈永福坚持做农村学生阅读“领读者”的真实写照。在他的努力下,鄂五书院读书社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阅读示范基地、全国温馨校园经典案例。
“总会有人问我,你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坚守一间书社是否值得?”陈永福的回答是:“只要没退休,我一直在香樟树下等学生。”
▶陈永福和孩子们约定,每天在香樟树下一起阅读。
▼陈永福教孩子们学习篆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4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