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铁”重组CP,为绿色氢能注入新动力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22 02:2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李晨 王一凡

总有一天,人们可以将水电解的氢和氧用作燃料,并成为供暖和照明的无限能源。这是一段出现在一个多世纪前的科幻小说中的“未来燃料”,如今已经触手可及,成了我们生活中的现实。

氢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越来越多的氢能源高科技产品进入了公众视野。如何才能获得这种高效又环保的能源,一直是众多科研工作者们努力探索的问题。

近日,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许小勇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种通过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介导重构,从而保持电解水制氢催化剂活性持久稳定的新方法。

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功研发了一种高性能的镍铁氢氧化物催化剂,实现了绿色氢能制作工艺的“廉价高效”,为实现环境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

“氢”风袭来:

降本增效成关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所依赖的化石燃料正遭受过度消耗,这导致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发展清洁能源,提升能源含“绿”量,成了当务之急。

氢能是一种清洁低碳、灵活高效的能源,对于促进全球经济脱碳,特别是在工业和交通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替代作用,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二次清洁能源。

根据氢气制取过程的碳排放强度,氢气被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类。许小勇告诉《中国科学报》:“目前,市面上超过98%的氢气来源于化石燃料,即所谓的灰氢。灰氢虽然价格相对较低,每公斤的成本大约在9元至14元之间,但其生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与我们追求的‘双碳’战略目标背道而驰。”

与此同时,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电化学水分解制氢(即绿氢)虽然无须担忧碳排放问题,但在当前工业化生产中仍面临着能耗高、效率低的挑战,严重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的前景。

许小勇进一步分析了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源:水分子以其卓越的稳定性著称,必须在充沛的电能输入和高效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方能实现断键,进而分离出氢分子。他指出,“若我们仅仅着眼于提升电流密度,而忽视催化剂活性的改进,不仅会增加电能消耗,还可能事倍功半。”

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催化剂主要是贵金属(如铂等),尽管它们表现出卓越的稳定性,但高昂的成本和相对较低的商业化程度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数据显示,电解水制取一公斤氢气的成本大约在32元至35元之间,这一数字显著超过了通过化石能源制取氢气的成本。

在此背景之下,绿色氢能经济要想实现工业化、普及化及商业化,必须攻克催化剂“降本增效”这一重大挑战。

重组CP:

廉价催化剂的重构

长期以来,许小勇团队一直致力于电解水制氢“廉价高效”催化剂的研究。

团队研究发现,镍铁氢氧化物这种催化剂在电解过程中展现出了卓越的“领跑”能力。其优势之处在于,它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电解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提高电解效率,还具备低成本和丰富的资源储备等显著优势,这使得其成了贵金属催化剂的理想替代品。

“但是在持续电解水的过程中,这种催化剂会发生铁元素的泄露,并且其活性会随之下降。”许小勇指出,这也是制约其在电解水制氢中广泛应用的“卡脖子”难题。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研究团队独具匠心地设计了一种解决方案,即通过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介导重构的方法,精确调控铁位点在催化剂结构中的配位状态,从而确保催化活性的持久稳定。

“在重构过程中,原本催化剂中的‘铁—碳氮—镍’配位,在电解水反应过程中,铁元素流失到电解液中,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将流失到电解液中的部分铁元素重新绑定,形成新的‘铁—氧’配位。”论文第一作者、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虞倩形象地比喻,“就好比是在一个舞会上,舞者换了新的舞伴后重组了‘cp’。”

“此外,将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作为介导物也是保证重构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团队成员之一、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成表示。

据悉,团队在前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各种材料进行深入研究。他们惊喜地发现,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的表面携带着电负性基团,它为锚定催化剂中的铁位点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此外,该材料还具有出色的导电性和亲水性,无疑成了试验材料的首选。

“在重构配位后,催化剂在电解水制氢过程中起到了加速反应速率的作用,同时还能为自身的铁位点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屏障,抵御氧化的侵袭,从而提高整个电解水过程的效率和稳定性。”李成表示。

持续探索:

助“燃”新质生产力

“在实际的工业环境下,为了实现高效生产,水电解过程通常需要在大电流密度(>500毫安/平方厘米)的条件下进行。”许小勇强调,这一要求使得传统操作方式无法满足水电解制氢工业化发展的需求。

据悉,传统的镍铁氢氧化物催化剂在进行电解水制氢时,随着电流量的增加,其活性会逐渐降低。这一现象在高电流密度的条件下表现得尤为显著。

不过,在团队的最新试验中,通过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介导重构得到的镍铁基催化剂在电流密度大幅提升至1000毫安/平方厘米依然能展现出卓越的催化性能。

“据我们所知,目前在超过500 毫安/平方厘米的工业级电流密度下,关于镍铁氢氧化物催化剂的耐久性几乎鲜有报道。”许小勇说,“这意味着,我们的研究成果为水电解制氢工业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依据和可能。”

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氢能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发展。“未来,团队将对接产业需求,加大力度投入PEM电解槽等制氢装备的自主研发,持续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等关键技术攻关、技术提升,力争为领跑‘零碳时代’贡献更大力量。”许小勇表示。

据《中国科学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2 0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内氢能源行业的未来和新机会
今天氢能源概念异动拉升,四川金顶、蜀道装备、新动力、京城股份、雪人股份涨停,厚普股份、国林科技等涨超15%。消息面上,四川省称将探索氢能源汽车通行高速公路费用全免,将对氢能产业采
2024-04-18 11:02:00
发改委更新产业结构目录,氢能发展开启新篇
...游零部件、原材料、设备等厂商发展,可以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在上游,电解槽是电解水制氢系统中的核心设备。根据氢能汇微信公众号,2023年上半年,国内共13个电解槽项目进行招标,
2023-07-20 16:47:00
分布式制氢的风口来了?
...知》,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和制氢加氢站。而此前,吉林、广东、山东、河北等省也发布相关文件,允许非化工园区建设绿氢生产项目或制氢加氢一体站
2024-03-18 16:00:00
...。目前,碱性水电解制氢在我国绿氢项目中占主流地位,电解水制氢的核心单元就是碱性电解槽。可以说,谁掌握了电解槽的核心技术,谁就能在这个方兴未艾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
2024-04-02 09:07:00
氢能时代加速到来!多重利好催化,氢能源板块集体爆发迎涨停...
...688339.SH)、雄韬股份(002733.SZ)、全柴动力(600218.SH)、新动力(300152.SZ)等30余只概念股涨停
2024-02-29 22:43:00
...克服能量损失和成本问题。目前,常见的氢分解方法包括电解水和热解水。电解水是将水通过电解转化为氢和氧,但是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成本较高。热解水则是利用高温反应将水分解成氢和氧,
2023-04-19 07:09:00
氢能行业开启碳足迹评价
...品碳足迹水平,推动行业的低碳发展。在业内人士看来,电解水制氢系统碳足迹评价工作,这是全球电解水制氢系统和氢能产业低碳化发展的第一步,填补了国际空白。模型已初步搭建有关专家认为
2024-04-08 13:00:00
...应用氢变电技术的市场;组建了氢能装备事业部,负责PEM电解水制氢及零部件,ALK电级和制氢电源的研发和生产制造,面向可应用电变氢技术市场
2023-08-18 13:45:00
东北地区首台1000标方碱性水电解槽下线仪式成功举行
...迈入了崭新篇章的有力证明,将成为拉动洮南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工业发展的新亮点。随后举行的是洮南市华景新能源有限公司揭牌仪式,拟建设华能尧景30万吨绿氢合成氨项目。该项目依托洮南
2023-12-07 18:5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