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自主避开浮冰,测线110公里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4-20 00:3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自主避开浮冰,测线110公里

山科大自研新一代无人船勇“闯”南极,填补多项南极近海海域数据空白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刘金震通讯员郭菁荔图/受访者提供

作为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的天然实验室、全球环境和资源的新空间,南极是科学考察和全球治理的焦点所在。不久前,山东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杨继超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归来,他携带的山科大自研的“嵙海六号”智能无人船出色地完成了极地海域测量任务,填补多项近岸多波束水深数据空白,展现了极地科考的“山科”担当。

更智能、更轻盈

极地考察中显优势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我国无人船研发也迈入了新的阶段,其中,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水面无人船成为关注焦点,广泛应用于海洋科研、环境监测、海洋测绘、应急救援等领域,并在极地考察任务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2021年9月14日,山科大校庆前夕,两艘略显简陋的无人船在学校小西湖下水,自主完成了数字“70”的绘制,这被认为是山科大自研无人船从“0”到“1”的突破。2022年上半年,山科大海洋学院凭借海洋测量、导航控制等方面的技术优势,被极地中心选中,参与第39次南极考察。这也是山科大首次承担南极考察相关任务。

“出师小西湖,进击积米崖,决战罗斯海”……相比去过南极的“嵙海一号”“嵙海二号”,“嵙海六号”更加聪明,它的控制系统更加先进,结构更加轻盈,动力更加充沛,整船自主化率达到80%,比“嵙海一号”“嵙海二号”的整船自主化率提升30%。

杨继超介绍,山东科技大学无人船技术目前处于国内并跑的阶段。“嵙海”系列无人船采用双体结构,船长4米,在极地海洋中有着独特的优越性。

暴风雪频繁是长城站的最大特点,每年大风(大于17米/秒)日数在60天以上,最大风速可达40.3米/秒,相当于8级风速。极寒的气温对船体平台、动力系统、电子设备和测绘仪器提出了极高的可靠性要求。此外,复杂的海域条件,包括大量移动浮冰和冰山,增加了极地海洋测绘的操作风险。

走得准,看得清,避得开

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此次南极考察中,杨继超承担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让“嵙海六号”完成长城站附近的测量任务。在长城站的31天中,杨继超“见到”太阳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天半,每周能放船出海的好天气只有1~2天。2月7日~2月9日,无人船作业终于迎来了珍贵的作业期。

杨继超告诉记者:“风速5级以下,涌浪较小,且最好没有雨雪的天气,才是最适合无人船出海执行任务的时候。船体抗横摇能力是影响海洋测量准确性的最重要的因素。基于耐撞性考虑,‘嵙海六号’采用充气式船体,有一定的弹性,钢性船体在撞到冰山和暗礁后,容易破损,现场维修困难。我们还带了两个备用的船体,船体一旦被划破,可以现场替换。”

“嵙海六号”采用海洋学院自主研发的智能避让路径规划系统,搭载双目摄像头,实现了“走得准、看得清、避得开”。杨继超介绍:“我们会给无人船提前设定好条件,比如朝着哪个方向跑、在哪个区域执行任务,无人船接收指令后就可以自己‘干活’了。无人船的‘大脑’经过系统学习训练,掌握了浮冰、冰山的外形特点。如果遇到障碍物,它可以自己做出决策,选择最佳避让路线,再回到任务点。”

三天的时间里,杨继超只睡了两个小时,瘦了8斤。在杨继超拍摄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了他的野外工作环境。在一处相对开阔的山坡上,摆放着一张简易工作台,可接收“嵙海六号”传回来的海底测量数据。他和搭档需要守在电脑前,不能走远,直至无人船归来。“气温零摄氏度,但南极湿寒,体感温度特别低,在工作台前呆一会,脚指头就冻僵了。我们后来搭了个简易帐篷试图用来挡风雪,结果8号下午刮起了西风,帐篷险些被推倒。”

这次南极作业期间,“嵙海六号”累计完成110公里测线,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无人船曾与浮冰等危险海况“狭路相逢”,“思考”后,它成功做出了避险动作,完成了挑战,展示出了良好的自主性、智能性和稳定性。

助力秦岭站建设

为极地科考续写篇章

在此期间,我国科考领域又迎来一个重磅历史性事件——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这背后,就有着山科大的力量。在第39次南极科考任务中,山科大教师王磊带着“嵙海一号”“嵙海二号”无人船超额完成了相关海域测量任务,为秦岭站的顺利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杨继超告诉记者:“目前无人船搭载多波束测量系统,大多与无人船系统是分离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通过‘远程访问’来操纵和监控多波束,受网络质量和带宽影响很大。今年,我们拿到了山东省重大项目,任务就是要让两个系统充分融合,实现整套系统由一个‘大脑’指挥。”

记者获悉,山科大无人船已确定参加第41次南极考察。杨继超表示,“新一代无人船还没有敲定名字,但目前确定的是船体会比上一代更轻便,‘大脑’也会更灵活。在极地海域,由于浮冰的颜色与海水颜色相似,并不好识别。另外,摄像头也只能拍到海面的浮冰,沉在水下的浮冰部分是巨大的威胁。除搭载双目摄像头外,新一代无人船还将配备激光雷达,让它学习大量的浮冰等障碍物知识后,更精准地识别水上水下的障碍物。”

新征程上再出发,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山科大智能无人船团队将继续前行,不断突破关键技术,填补更多极地海域数据空白,为南极科考续写更多篇章,留下更多山科大印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0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年继续冻结,这就是沿岸的固定冰。固定冰破碎就变成了浮冰。固定冰和浮冰在潮汐和气旋的作用下层层堆积,厚度可达好几米。我们把固定冰与浮冰统称为海冰,它随着季节发生变化。海冰的融化
2024-12-27 09:35:00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雪龙2”号和 “天惠”轮结伴破冰航行
...的“雪龙2”号和“天惠”轮于北京时间11月29日深夜进入浮冰区。两船随即开启冰区航行状态,“雪龙2”号开始为“天惠”轮破冰引航。两船刚进入浮冰区就遭遇9到10级风和密集浮冰,
2023-12-01 07:04:00
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采访日志:跟着“雪龙”探南极
...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图②:“雪龙2”号和“天惠”轮在浮冰区行驶。祝 贺摄(新华社发)图③:KA32直升机吊运物资前往中山站、内陆出发基地。本报记者 胡润新摄图④:雪地车进行海冰
2024-01-25 10:00:00
“雪龙2”号和“天惠”轮正在穿越浮冰区
...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和“天惠”轮目前正行驶在浮冰区。经过磨合,两船配合协作更加默契,预计将于12月6日前后穿越浮冰区,抵达罗斯海新考察站附近。新华社发(祝贺 摄)12月
2023-12-03 23:21:00
...?极昼的北极,有绝美的清晨和黄昏、有斑驳交错的海上浮冰,也有覆盖在静谧大洋之上的浓浓海雾,此时此刻,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正在北冰洋楚科
2023-08-09 22:49:00
豆瓣9.7,对话最了解冰冻世界的纪录片团队
...岸的北极偏远地区,曾经稳固的海冰平台已碎裂成数千片浮冰。几年前的一个春天,纪录片《冰冻星球II》摄制组听到老船长比约恩·克维恩莫说:“这片海洋以前被冰层覆盖广达海岸之外的一两
2023-01-16 19:46:00
筑梦南极 青春飞扬
...极地的海豹一点也不怕人,露出肚皮晒太阳;巨大的方形浮冰,还有梦幻般的碧蓝色大海;他们背负着采样工具,在冰雪里徒步10公里寻找最佳采样点……南极科学考察虽艰难,但处处充满惊喜。
2024-03-27 00:35:00
...。接下来,“雪龙2”号和“天惠”轮将驶入罗斯海外围浮冰区。作为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将为“天惠”轮破冰引航。两船预计于12月上旬抵达罗斯海新站附近,开展新站建设物资卸货
2023-11-28 16:15:00
研究:南极出现极地放大效应,当地气候变暖速度远快于预测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5日,南极阿德利岛,食蟹海豹在浮冰上。视觉中国 资料图日前,法国气候与环境科学实验室发布了一份由其主导的研究报告,其中证实了南极出现了极地放大效应,当地气
2023-09-08 13:0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身边的“十四五”(一):上下楼里的“上下游”
雄安新区之新,贵在创新,成在创新。“十四五”期间,雄安新区建成科创中心、中关村科技园等一批创新平台载体,智能网联、空天信息
2025-11-17 08:09:00
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深邃的井下巷道中,23602工作面的转载机正以平稳强劲的动力输送着乌金。与以往不同的是,驱动这台关键设备的“心脏”已完成全新升级——沿用多年的传统“磁力启动器驱动”革新为“变频器驱动”
2025-11-17 07:0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电子数据取证领域的顶尖人才齐聚厦门,以赛促训强本领。昨日,“美亚杯”第十一届中国电子数据取证大赛(以下简称“美亚杯”)在厦门举行
2025-11-16 08:34:00
“原子级制造:前沿与应用”自然国际会议在宁举行操控原子可“按需造物”,南京已“先行一步”□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11月11日至14日
2025-11-16 08:43:00
谁说养老只能慢节奏?记者带您解锁雄安颐养・智慧养老展示馆,三大科技彩蛋让你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彩蛋1:AI健康管理机器人
2025-11-16 14:45:00
“先导杯”决赛在合肥打响 全国大学生比拼“智能计算”
大皖新闻讯 AI正在加速改变世界,但其根基仍在“算”。11月15日-16日,2025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智能计算创新设计赛(先导杯)线下决赛及颁奖典礼在合肥举行
2025-11-16 14:46:00
从好房子到好生活:海尔智家以智慧重新定义未来人居
《晏子春秋》云:“君子居必择居,游必择士。”安居乐业,始终是中国人最朴素的向往。过去,一处遮风避雨的“安身之所”已是百姓慰藉
2025-11-16 15:16:00
海尔智慧家庭与小度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当智能家居行业从各自分散走向共创融合,一场新的家庭生活变革正在悄然发生。11月13日,百度世界2025于北京召开。现场
2025-11-16 15:18:00
张宣科技金属制品公司研发锌铝镁合金新产品
河北新闻网讯(董佳倩)近日,在张宣科技金属制品公司镀锌丝厂房里,一根根钢丝平稳浸入锌锅,然后裹着“银装”出锅上行,穿越配药箱之后
2025-11-16 16:19:00
东南网11月16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随着AI技术的普及,电商平台上AI展示商品的现象日益增多。AI模特穿AI衣服做AI直播
2025-11-16 22:09:00
海尔智慧家庭与小度战略合作:双向控制,生态互通
伴随市场需求从单品向全屋智能深入,智能家居生态正从过去单一入口向着多入口、多圈层的生态体系迈进。特别是互联平台的兼容性方面
2025-11-16 15:16:00
摘要:本文围绕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展开研究,首先明确该体系的核心构成,包含目标设定、过程监控、评估实施与结果应用四个相互衔接的环节
2025-11-15 05:22:00
厦门软件园健康马拉松赛开跑 引入AI陪跑员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摄影报道)“我的‘跑友’是机器人!”昨日,厦门软件园第十七届健康马拉松赛在软件园二期热力开跑
2025-11-15 08:20:00
吉林本土动画电影《疯狂电脑城》,凭啥在海外频频获奖?
在温哥华华语电影节上,吉林动画学院师生联合打造的《疯狂电脑城》摘得“最佳动画片奖”,这已经不是该片第一次出海,2024年
2025-11-15 19:01:00
摘要:本文聚焦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行政管理效率提升问题,首先剖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行政管理的内在关联,指出二者通过流程优化
2025-11-15 0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