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科技育种 “薯光”无限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08 16: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

科技育种 “薯光”无限

工作人员查看马铃薯原原种生长情况

科技育种 “薯光”无限

自动喷淋系统给组培苗浇水

“一个、两个、三个……”在位于威宁自治县的中垦薯业有限责任公司种薯培育基地智能温室,技术人员黄雍平正忙着查看马铃薯原原种生长情况。温室内各种马铃薯种苗绿意盎然,一排排发达的根系仿若“瀑布”,下面悬空吊着的一粒粒“金黄”,展露着农业生产的现代科技力量。

“基地采用雾培法无土栽培马铃薯原原种。”黄雍平边忙手里的工作边介绍,“雾培有很多好处,其中一个就是营养更加均衡。在这个大棚里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自动喷一次营养液,让这些马铃薯原原种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其次,无土栽培可以让马铃薯的原原种不会受到土壤中病害的影响,确保符合国家对马铃薯原原种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近年来,为助推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威宁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进马铃薯品种改良和示范种植。中垦薯业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公司已在威宁建成2万平方米脱毒种苗研发基地, 2023年繁育了原原种1亿粒。”中垦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日裕介绍,原原种可以说是马铃薯的“祖祖辈”,通过原原种生产原种,再生产一级种,才会到农民手中下地种植,最终收获。马铃薯种植是当地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培育优质种薯,可以帮助他们提高产量和种植收入。

正如李日裕所言,威宁纬度低、海拔高,夏秋冷凉、昼夜温差大,耕地广阔、气候适宜,当地农民一直有种植马铃薯的传统,2008年获“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荣誉称号。

“但过去大家基本使用自留种生产,亩产大约只有1000公斤,且品相、卖相不佳。现在品种改良后,亩产达到2000公斤,实现翻倍,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获益。”李日裕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们不断研发新品种,研究新的种植模式,引进新技术,就是为了提高产量,计划到2025年繁育原原种2亿粒,满足贵州马铃薯种植需求。”李日裕介绍,如果只是采用普通的滴灌方式,可能造成过量的水慢慢渗入种苗吸收不到的土壤深层,造成水资源浪费。而目前智能温室中布满传感器,自动调控温度、光照、水分、空气、肥料等植物生长关键因素,只需要几名工作人员来回巡查,就可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一粒小种子,释放大能量。优良品种为马铃薯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再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马铃薯产业成为威宁“五大主导产业”之首,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2024年,威宁已完成马铃薯种植150万亩,预计综合产值40亿元。李日裕自豪地说,“中垦薯业全链条参与了威宁马铃薯产业发展。”

“一辈子就做这一件事,把马铃薯良种做好,产量提高,粮食增产,就能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在李日裕看来,瞄准农业“芯片”,投入科研力量,将马铃薯种子“育”出一片天地,助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就是一条“薯”光无限的道路。

(雷 昶 参与采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省马铃薯单产提升技术观摩培训会在威宁举行
...日报本报讯(记者 李 印 陈 曦)3月20日,2024年全省马铃薯单产提升技术观摩培训会在威宁自治县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50多名参会人员,先后走进马铃薯育种中心、机
2024-03-23 03:42:00
一块薯,让农民直起增收的腰杆
...转自:农民日报一块薯,让农民直起增收的腰杆——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推动产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姚媛有这样一种常见的作物,全国70%以上的种植区域分布在脱
2024-04-18 04:56:00
威宁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李云侠我是一颗土豆,又名马铃薯、洋芋,产自威宁。我的家乡,因为拥有庞大的土豆家族,被称为“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接下来,向大家介绍我们这一颗颗小土豆,如何跟
2024-08-11 05:52:00
贵州威宁:“小土豆”链出大产业
...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雪山镇一派丰收景象,12万亩马铃薯迎来采收高峰。去泥、分拣、称重、搬运、装车……一大早,雪山镇马铃薯种销专业合作社基地里,200余名村民便挥舞锄头忙碌
2024-09-30 08:4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绍莉眼下,正是威宁自治县马铃薯丰收的好时节,在威宁雪山镇马铃薯种销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随处可见挑、捡、装马铃薯的忙碌身影,农户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上个
2024-08-26 06:17:00
威宁洋芋“成长记”
...节日报毕节市农投机械示范基地内,工人正驾驶农机收获马铃薯省农科院研究团队成员叶夕苗在试验田内对马铃薯情况进行记录 中垦薯业在石门乡仰天窝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生产的种薯位于双龙
2023-11-01 12:11:00
示范基地马铃薯亩产提升一吨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威宁示范基地马铃薯亩产提升一吨本报讯(记者 周阳 金忠秀)眼下,正是马铃薯收获的季节。在威宁自治县双龙镇凉山社区的马铃薯现代化种植示范基地,采挖机来回穿梭,一颗
2023-09-11 04:45:00
...新模式正在田间地头推广运用。一栋栋智能温室内,各种马铃薯种苗绿意盎然;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内,一台台大型“铁牛”来回穿梭;育苗中心里,工作人员通过智能远程控制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2024-04-09 06:28:00
马铃薯育种专家的日常:心有所“薯” 久久为功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乌兰察布4月2日电 题:马铃薯育种专家的日常:心有所“薯”久久为功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农业科学本身就是实践科学,所以我们必须到田间地头,要了解农民在想什
2024-04-02 18:0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心灵导航》| 读懂青春期,做孩子的“同行者”而非“管理者”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转折期,也是家校教育的“攻坚期”。如何实现家长与教师的同频共振,用科学方式陪伴孩子成长?11月10日
2025-11-11 18:10:00
一载新程 健康同行 | 青岛市公卫临床中心(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大型惠民义诊活动诚邀您参加!
鲁网11月11日讯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高新院区)自2024年11月20日启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信赖与厚爱,值此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来临之际
2025-11-11 12:04:00
冬日健康补给站 解锁萝卜的隐藏吃法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日萝卜赛人参”的说法在坊间广为流传。萝卜,作为一种蔬菜,原产于我国,在各地均有种植
2025-11-11 10:17:00
营养到位 寒不侵体
气温忽上忽下,这种“青黄不接”的时节,最容易感冒、咳嗽、关节不舒服,尤其是老人、小孩和体质偏弱的朋友,更要格外注意。如何做好营养防护
2025-11-11 10:17:00
又一年柿子红!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福州连江江南柿子红了!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2025-11-11 10:40:00
秋冬换季更应注意食品安全,这份温馨提示请收好!
时值秋冬换季,火锅、药膳、烩菜等温热滋补的餐食成为餐桌首选。但气温骤降、空气干燥,各种致病微生物活跃,更应注意食品安全。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如下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2025-11-11 10:47:00
“三问针法”针下减脂——一套神奇的道家“瘦身三针”
东城中医院针灸科许宁,副主任医师,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以其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领域享有盛誉
2025-11-11 10:47: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主任:湿邪是代谢病的\
雷秀珍,主任医师,传统医学师承老师,世界针联留学生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临床以及涉外医疗工作。研究的课题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2025-11-11 10:47:00
冠心病患者的全面健康管理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而引发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它主要是冠心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
2025-11-11 07:08:00
远离痛风: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
痛风,这一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尿酸血症,即体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导致尿酸盐晶体在关节
2025-11-11 07:09:00
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跨国煮姜茶 中安青年共品文化情
11月7日立冬时节,万里之外的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安哥拉凯凯水电站项目部飘起阵阵姜茶的暖香。中安两国青年员工携手烹制中国传统饮品——姜茶
2025-11-10 14:32:00
智启未来 共创新程 碧迪医疗与国控器械达成战略合作
作为全球药房自动化领域的领航者,BD Rowa™ 全自动发药机今年再次搭乘碧迪医疗“进博号”亮相进博会。BDRowaTM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来
2025-11-10 15:45:00
便血、腹痛别大意!君心肿瘤医院带你认清结直肠癌4大早期症状
结直肠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早期隐匿性很强。据临床数据显示,约8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不适,若未主动筛查,极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025-11-10 15:46:00
石家庄市栾城区:紫小麦“17变” 深加工订单爆满
11月8日,在栾城区步行街的富硒紫麦坊旗舰体验店内,顾客檀先生正在精心挑选礼品。紫麦酒醇厚回甘,紫麦茶清香自然,无糖糕点酥香可口……在市场销售经理苏翠彦的推荐下
2025-11-10 17:03:00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