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大文豪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当中对近千年前那场赤壁之战的追思和描述。
谈到三国,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魏、蜀、吴三大政权及其领袖,也就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人,而这三人同时参加的赤壁之战作为决定局势的大战,自然是备受瞩目。
关于赤壁之战的大致经过,可是说是妇孺皆知。孙、刘联军依靠火攻将曹军大败,成功破坏了其尽快统一天下的打算,也为三足鼎立局势的实现提供了基本条件。
不过,人们所熟知的富有戏剧性的版本来源于小说《三国演义》,并非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也正是借助创作小说可以随心所欲的优势,罗贯中将赤壁之战描写得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小说里,作者曾经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那就是程昱隐约识破了联军的阴谋并提醒曹操提防。那么,曹操最后为何还是大败呢?
建安十三年(208),已经夺取了荆州的曹操打算顺江而下把盘踞江东的孙权势力消灭,以进一步接近自己统一天下的目标。当时,兵败而逃的刘备与孙权联合,打算以长江为战场展开一场决定命运的交锋。按照小说的记述,当时诸葛亮和周瑜面对曹操的庞大舰队都想到了火攻的计谋,但当时是冬天,刮的是西北风,如果点火反而会烧到位于东南岸的孙、刘联军。
对于这一棘手情况,诸葛亮一边表示自己可以"借风",一边请出与自己齐名的"凤雏"庞统,让他前往长江北岸说服曹操采取"铁索连舟"之计。
所谓铁索连舟,就是用铁链将舰船捆绑在一起,以此来防止大多不识水性的曹军士兵因船只摇晃而晕船。当时,曹操苦于己方士兵的晕船问题,见名士庞统亲自前来为自己出谋划策,没多想便同意了这个看上去的锦囊妙计。
曹操喜出望外,其帐下的程昱却没有松懈紧绷的神经,他仔细考量后提出了"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的建议,想提醒曹操注意防备火攻。作为杰出的军事家,曹操显然还是有所准备的,他料定当时是冬天,江面不会有东南风,因此丝毫不担心火攻,也就把程昱的建议直接抛到了脑后。
这之后,周瑜与黄盖上演苦肉计,信以为真的曹操接受了黄盖的投降,并做好了接应的准备。
就在黄盖来降的当夜,程昱突然观察到风向的改变,于是急忙报告主公道:"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可惜此时,认定敌军内部已经离心离德,自己即将轻而易举拿下江东的曹操并不在意,只说:"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二更时分,黄盖率领一支载着军粮的船队趁着夜幕驶来,曹军上下知道是黄盖来降,原本十分高兴,但等到黄盖的船临近,一直仔细观察的程昱再度发现了不对。于是,他立刻对曹操说:"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曹操询问原因,程昱回答:"粮在船中,船必稳重。今观来船,轻而且浮。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倘有诈谋,何以当之?"
可惜,即使曹操立刻醒悟并派兵阻挡,也是为时已晚。就这样,大火借着诸葛亮求来的强劲东南风吹向因铁索捆绑而动弹不得的曹军船队,"火烧赤壁"也因此成为了一个经典且家喻户晓的故事。
看完了具体的经过,我们已经可以直观分析出曹操遭遇大败的几个原因了,首先,程昱总共告诫曹操三次,一是注意连环计、二是注意东南风、三是注意黄盖降船,但其中前两次仅仅停留在口头的提醒上,没能引起曹操的足够重视。
其实硬要说的话,也不能都怪程昱,毕竟谁也想不到诸葛亮可以在冬天借来东风。
总之,第一个原因是程昱的劝谏缺乏力度,只停留在随口一说的阶段,没能让曹操生起戒心。其次,曹操过于轻敌傲慢,在黄盖投来降书后认为江东唾手可得,因此即使程昱报告了风向变化却没有放在心上,他的大意也是导致兵败的重要因素。
第三,作者罗贯中写的虽是小说,但也要尊重历史,历史上曹操兵败而退,所以小说里曹操当然也要被击败,如果程昱一说曹操就听从,那孙、刘联军如何取胜,剧情如何继续推进?其实笔者认为,罗贯中设置让程昱看破计谋一是为了平衡各方势力的实力,二就是为了借此机会描写一个得意忘形的曹操,好借此将其丑化。
这样一来,等到曹操兵败,人们自然而然就会在脑海中给他自大狂妄的评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00: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