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恩施日报
鹤峰县铁炉白族乡
创新强村路 合力促振兴
11月28日,鹤峰硒农汇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功顺在基地采摘椪柑。
(本报恩施图片库 刘 诚 摄)
11月16日,三旺村党员群众在田间移栽油菜苗。
(本报恩施图片库 向左兵 摄)
全媒体记者 蒲 丹 通讯员 郭艳丽 吴 婷
“村里有一些特色资源,但没有做好统筹发展,需要重新谋划、集中管理,才能发挥优势。”
“产业做得再大,没有专人管理也不行,重点要回引乡贤能人,培育产业发展专业队伍。”
……
一张圆桌、数杯清茶,秋冬时节,鹤峰县铁炉白族乡三旺村村委会会议室,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铁炉白族乡、三旺村干部围坐畅谈,探讨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思路越聊越明晰,发展的劲头越聊越足。
为改变村集体经济落后的困境,三旺村探索“跨村联建”“村企共建”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茶旅生态园、油菜产业综合体等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合力。
11月16日,三旺村通过组织带动、书记带领、党员带头的“三带”模式,组织党员群众移栽油菜苗,努力让“冬闲田”变“致富田”。
移栽现场,农机穿梭翻犁土地,党员群众热火朝天移栽油菜苗,田间地头一派繁忙。
“今天是第一天移栽,不仅有党员参与,村民代表、群众志愿者也积极参与。今后我们会经常开展类似活动,既以实际行动助力产业发展,又不断密切干群关系。”三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升表示。
据介绍,三旺村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今冬拟种植油菜30余亩,预计来年可出油1500公斤,村集体经济可增收万余元。油菜收割后,又将因地制宜种植优质水稻,可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
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群众才能真正受益、致富。铁炉白族乡深谙此理。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铁炉白族乡11个村相继制定“一村一策”发展规划,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特色农业产业联盟,打造渔山村白族妹农产品、细杉村土家华妹、细杉村茶业等6家“一村一品”展销平台,助小水果、茶叶等土特产远销各地;用好、用活湘鄂边文化资源,挖掘白族特色元素,发展具有白族特色的文旅产业;健全聚集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建立由规模农业经营户、特殊技能人员、乡贤能人等136人组成的乡贤人才信息库,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实践基地5个,带动发展乡村产业项目7个。
铁炉村创新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依托专业合作社发展优质水果,截至目前,已带动铁炉白族乡400户村民从事与丑柑相关的产业,共发展丑柑2000余亩。铁炉村还计划投资入股鹤峰硒农汇农业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做大做强集体经济。
渔山村党支部引导村委委员张静立足生态优势,将小作坊发展壮大为渔山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制作叶儿粑助农增收,年销售额超80万元。下一步,将结合村级资金入股发展集体经济,预计可为渔山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
着眼长远,抱团发展。抢抓徐家寨子传统村落旅游项目开发契机,铁炉白族乡提前谋划,在旅游中心区域开设儿童乐园、停车场等增收项目,为集体经济薄弱村输血提能。
如今,铁炉白族乡一个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妙计被发掘,一条条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正铺开,成为助力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双赢的关键。
“我们多措并举、创新路径发展集体经济,去年全乡有6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相信今年我们会再上新台阶。”铁炉白族乡负责人信心十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9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