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专家健谈: 广医三院儿科陈耀勇教授:
警惕生长激素滥用现象
“为什么我的孩子比同龄人矮那么多?是不是矮小症?要不要用生长激素……”随着家长对孩子身高越来越关注,催生出生长激素巨大市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陈耀勇教授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临床已经出现生长激素滥用的迹象,呼吁家长理性为孩子“增高”。
注射用人生长激素,被家长们称为“增高针”,根据剂型不同,有粉剂、水剂、长效针剂,等等。随着生长激素部分剂型纳入医保以及集采效应,这种“增高针”的价格也大幅下降。“以最便宜的粉剂为例,降到了6元一个单位,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每公斤体重每天打0.1个单位,也就是说20公斤的孩子一天用两个单位,只需要12元钱,家长就会觉得天天打也能负担得起。”陈耀勇教授指出,目前临床已经有生长激素滥用的迹象,有的孩子明明没有相关的适应证,家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也要求打针。媒体报道显示,不少家长甚至从院外市场获取更大剂量的生长激素,自行为孩子“催高”。
“邻居家小孩打了生长激素,一年长了十几厘米,我们要不要打,不打会不会错过了长高机会?”在家长群里,关于身高的焦虑随处可见。陈耀勇教授指出,生长激素只针对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有效,并非人人可用,“它有严格的适用指征,一定要规范使用”。
“如果本身没有生长激素缺乏,却跟风去打生长激素,一方面是性价比非常低,二是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比如生长激素很大一部分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来起作用,盲目打生长激素,可能导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升高。”
陈耀勇教授介绍,人的垂体分泌很多激素,包括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素、抗泌尿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如果单纯把生长激素提高到很高水平,会反过来抑制垂体其他激素的功能。这也是为什么打生长激素一定要监测甲状腺功能、血糖指标的原因。此外,注射生长激素还需要提前排除体内肿瘤的风险,否则会导致肿瘤细胞快速生长。
专家提醒,儿童矮小症的发病率不到3%,家长不必过于担忧孩子身高,也不要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孩子的身高除了受遗传影响,营养、睡眠、运动这三大要素,至关重要。在饮食方面,保持营养均衡,保证优质蛋白质、牛奶的摄入,少喝碳酸饮料,少吃西式快餐、油炸食品和反季节蔬果等,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在睡眠方面,孩子进入深度睡眠,生长激素才会大量分泌,因此建议家长们让孩子每天在晚上10点前进入睡眠,并保持至少8小时的睡眠时间。在运动的选择上,纵向运动更利于孩子长高,比如跳绳、篮球、排球、羽毛球、跑步等,“最有利长高的运动则是游泳”。如果发现孩子矮小或偏矮,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确诊,对孩子身高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6 0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