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晚清的局面一下子变得更加混乱,全国各地响应洪秀全的号召,而洪秀全、冯云山等人率兵北上。原本以为太平天国运动,会改变中国的历史,但最终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已经走到了末尾。
随后余部四散逃走,辗转福建、广东、浙江、安徽等地,那么太平天国亡国的真正决战,到底有多惨呢?最终落得个主帅被抓被清军处以极刑,更有甚者直接被清军爆头,而太平天国的剩下730多官员,也都被降杀。
这最后的亡国决战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天京陷落)一、天京陷落,余部四散逃离
1861年,太平军原本的据点安庆失守,而守将陈玉成在受到处分之后,又转守庐州,1862年5月庐州被放弃,陈玉成跑到寿州,结果反而被抓后就义了。但安庆的失守,对于太平军整个在安徽的部署,几乎瓦解。
1862年的3月,曾国荃从安庆出发,向天京方向进攻,至此天京保卫战正式打响。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湘军连续攻占太平军多地,将太平军各部的部署摧毁,同时彭玉麟的水师,也已经抵达了护城河。
这时候曾国荃已经占据了雨花台,这边太平军的“忠王”李秀成,从苏州回援,他召集了十三个封王,集合了近二十万的军队,兵分三路出发,包围了雨花台。原本想通过攻破雨花台,达到解围天京的目的。
(李秀成)
但是谁也没想到,这支二十万的联军,居然没有冲破两万湘军的封锁。湘军拼命抵抗,太平军在攻破城墙之后,冲锋了五六次,就是进不去。加上天气渐冷,而太平军的物资只能走陆路,但湘军却有水上通道,在多方面的权衡下,李秀成撤退了。
解围失败之后,李秀成只好听从洪秀全的命令,到了湖北调兵来解围。但进入安徽地界之后,湘军处处抵抗,还没找到援军,天京那头又出事了,于是李秀成又回到了天京。在湘军的火炮进攻之下,太平军根本不是对手。
到了9月,曾国荃已经占据了天京的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11月天京的几个城门相继沦陷。李秀成说不如直接逃走,但是洪秀全拒绝了。而这也注定了,太平天国注定走向灭亡的道路。
(湘军与太平军战斗)
1864年3月,曾国荃对天京完成了合围,4月开始在全城的各处城门开始深挖,6月洪秀全病逝,其子洪天福贵成为了幼天王。1864年7月3日,天京内最后一个据点被湘军占据,没多久攻城准备完成。
李秀成多次反抗均失败,7月19日李秀成突围无果,决定带上幼天王,伪装清军逃离。但由于途中被发现,他与幼天王走散了,而三天后李秀成被捕,8月被杀害,天京的陷落,也意味着天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然而对各地的太平军来说,一切还不算结束,不少地区的余部依然势力庞大。比如活动在广东、福建的李世贤、汪海洋、谭体元、陆顺得等等,而在西北还有和捻军合作的赖文光、陈得才等人。
(李世贤)
而南方作为太平军的大头,也很快迎来了更多的不幸,在天京陷落之后,太平军和清军的战斗是“遍地开花”。时间来到10月,湖州的驻军突围江西时,遭到了清军的猛烈攻击,最终竟然是全军覆没。
没多久洪仁轩被杀,洪天福贵被凌迟处死的消息传出,这时候南方太平军还存在的,只有李世贤、汪海洋、陆顺得、丁太阳等等。二、汪海洋中弹被爆头身亡
汪海洋在天京陷落之后,原本是李世贤的部下,后来出走自己发展。在和清军的新泉遭遇战当中,汪海洋的部下损失惨重,于是只有远走白沙。另一头的李世贤也遭到打压,只有离开漳州,但在永定和广东,和清军的对战中,几乎是全灭。
(李世贤)
这一时期汪海洋的部队发展不错,在李世贤兵败之后,甚至还来投靠汪海洋。但是汪海洋担心李世贤将自己的军权夺走,于是将他暗中杀害。太平军的余部又再少了一个,同年丁太阳选择投降清军,而陆顺得被小人出卖而死。
这时候在广东一带的,只有汪海洋这一支余部太平军了。形势危急之下,汪海洋也没有选择投降清政府,多次北上都遭到了围堵,甚至在江西的一场战斗中军队受挫严重。更过分的是其麾下三人,选择投降之后又充当内奸,混入了队伍。
汪海洋自己也估计猜到了,他借着修整的借口,一天突然向东走了200里,直接攻占了嘉应州,也就是如今的梅州。但他还是向往北去,要么从福建走,要么从潮州走,但是两条路上的风险都很大。
就在这时,清军的包围又来了,汪海洋的部众势单力薄,根本无法突围,只有自保。汪海洋出奇制胜,但却依然无法突出重围,1866年1月16日,他决定不能这样,不如平时一搏,随后城中军队在他的指挥下,兵分三路冲出。
(太平军和清军战斗)
一时之间场面惨烈,太平军不要命了往前冲,一批一批的前仆后继,鲜血染红了河水。但这次的作战计划,却早早被泄露了。当汪海洋冲到阵前时,直接被清军的枪炮击中头部,直接爆头身亡。
整场战争中太平军的尸体不少三千,而汪海洋的死,也让太平军余部加速了覆灭。汪海洋死后,谭体元被推选为了新的领导,胡永祥做统军。三、真正的亡国决战有多惨?
谭体元临危受命,汪海洋虽然死了,但如今不是伤心的时候,城外的清军还虎视眈眈,如今怎么从嘉应州城中突围,才是头等大事。2月开始,谭体元多次派兵出击清军,试探敌方的布置,5月的时候又趁着清将鲍超暂未筑营,直接进攻击毙了40人。
(谭体元)
之后关于突围后如何发展,太平军内发生了分歧,以谭体元为首的人大部分都是广西出身,所以他们说直接西进,进入广西境内。但是胡永祥却反对,因为他是安徽人,他不愿意进入广西,而他手底下的人马也是最多的。
胡永祥提出可以从潮州进入福建,然后再进入安徽。最后争吵不休,谭体元迫于无奈只好妥协。一天夜里,全部太平军严阵以待,胡永祥带头从西南门逃窜,向黄沙嶂进发。黄沙嶂是当地的一处险地,地形极度危险,是“群峰峭削”。
原本选险地是觉得可以拖住清军,结果反而拖住了自己。人口众多之下,黄沙嶂的道路极其狭小,造成了拥堵。甚至因为地形过于险峻,有不少太平军都在找路的过程中,不幸坠崖身亡了,在场人无不胆战心惊。
(太平军)
不过,清军的追兵行动也受到阻碍,在途中甚至和自己人打起来了,直到天亮的时候才汇合追击黄沙嶂,后面的清军也相继而来。面对人数众多的清军,太平军也没有选择后退。
谭体元率兵拼死抵抗,清军的火枪火炮,让本就弱势的太平军,渐渐地体力不支,胜利的天平渐渐倒向了清军,这一头清军看出了太平军的疲惫,立马追击作战,谭体元率兵决定殿后,让其他人先走。
而他们这支队伍,为了掩护其他人却受伤惨重,谭体元身中数弹,却依然拒不投降,誓死抵抗。为了防止自己被清军捉住,他竟然选择了从马上一跃而下,坠入了黄沙嶂的无尽深渊。坠崖后虽然没死,但却失去了行动能力,最终还是成为了清军的俘虏。
一个月后,谭体元在嘉应州被处以极刑,而这次突围的失败,也成为了太平军的真正亡国之战。大部队尽灭,而太平天国中被封王的又2700多人,谭体元是最后牺牲的。而他的死亡,也给太平天国运动彻底画上了一个句号。
(太平军)
从独枝汪海洋,再到最后的封王谭体元,自从天京陷落后,这些太平军残部形势更加艰难。数次比进入险境,宁愿自杀也不愿意被清军抓住,可想而知这最后一战到底有多么惨烈。而谭体元的失败,也宣告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谭体元死后,胡永祥被俘虏,清军又带了8000人去围攻剩下的黄矮子、何明亮等人,他们见状也只有事实突围。只见“前锋人马皆坠涧死,积尸山齐,后续者皆踏尸骸而过”,鲍超已经追击而至,两人被迫选择投降,但最终却依然被鲍超杀害。
甚至太平天国余下的730多位官员,哪怕选择投降,结果也全部被杀。鲍超的降杀,彻底摧毁了南方太平军的气焰,到了这一步几乎再无重燃的可能。
整个战争,我们只能用惨烈来形容,太平军为了突出重围走入了黄沙嶂,地形不止困住敌人,也困住了自己。而在陷阱当中,太平军不放弃誓死力争,与清军对抗,面对数量庞大的秦军,不过残军的太平军,怎么不是惨烈呢?
(太平军图文无关)
谭体元选择坠崖,那些投降的将士和文武官员们,在鲍超的指挥下,连审讯都没有直接被全部处决了。清军的残忍,也让我们不由得感叹,而这场战斗中太平军输得彻底,盘桓在南方三年的残部就这样被消灭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