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毫米必争的济郑高铁“体检师”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5-04 11:4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聊城日报

毫米必争的济郑高铁“体检师”

▲聊城工务段高铁介入组工作人员正进行高铁轨道精测精调作业

毫米必争的济郑高铁“体检师”

◀工作人员借助仪器检测钢轨平整情况

■ 文/图 本报记者 郝川

本报通讯员 寇春珂

4月29日一大早,聊城工务段高铁介入组工作人员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抬着重几百公斤的设备,登上高十几米的上道台阶,来到线路上。“当前线路正在施工,为了赶工期,我们要用这些设备给新下线的产品做个‘体检’。”聊城工务段高铁介入组组长欧阳德宇介绍。

济郑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区域连接线,也是山东“三纵三横”综合运输通道的组成部分。“五一”假期期间,济郑高铁建设进入全面铺轨阶段,为保证建设顺利进行、按期开通,在济郑高铁山东段有一群年轻的铁路工人,他们放弃假期休息时间,化身“体检师”,加班加点在施工现场开展验收作业。

新铺的钢轨,难免会存在不平顺的地方,后期列车高速通过时,哪怕是1毫米的误差,都会对旅客舒适度造成影响。为减少这些影响,就需要对线路进行精调。今年8月,济郑高铁即将开始联调联试,这个“五一”假期,欧阳德宇和同事们的任务,就是要把好测试前的最后一道关口。

当日参与精调的7个人,平均年龄仅23岁,但干起活来却很老练。大家按照分工依次铺开设备,借助精密仪器反复测量钢轨、道岔。为了保证精度,除了使用仪器,他们还频频俯下身子,用手感触钢轨表面。新铺钢轨的表面经常有倒刺,他们的手被划伤成为了家常便饭。

这次精调精整比原计划提前了1个月。为了抢开通期限,这些铁路工人每天需作业9个小时以上,不仅要忍受烈日暴晒,还要在现场解决就餐问题。申翔宇是介入组成员中年龄最小的,家在邯郸的他刚刚大学毕业。“济郑高铁开通之后,回家时间就缩短了,感觉离家更近了。”他说。

简单吃完午饭,“体检师”们下午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对轨道板下的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检查。检查中,工作人员要弯腰俯身,用1毫米厚的钢板尺检查轨道板和自密实混凝土之间的空隙。济郑高铁长清至南乐段全长149公里,这些年轻的铁路工人要在5月底前全部检查一遍。弯腰、俯身、检查……他们每人每天平均要重复这样的动作2000多次。

除了检测桥面上的线路设备状态,“体检师”们还需要对桥梁支座和箱梁内部进行检查,这时要乘坐云梯到20多米高的桥墩上作业。济郑高铁全段支座近2万个,他们要全部排查一遍。

接下来就是桥梁箱梁内部检查,由于长期高温炙烤,箱梁内外部温差达到十几摄氏度,有时为了检测的精准性,他们需要摘下手套,用手和塞尺去辨别一些细小的裂纹。“箱梁内特别暗,有些非常细小的裂纹,必须徒手触摸,才能更好地感知它们。”欧阳德宇说。长时间与梁体摩擦,他们的手指经常被磨破、生出茧子。

除了检查裂纹,“体检师”们还需要使用检查锤检查箱梁梁体的空响和掉块露筋情况。检查每个箱梁需要10多分钟,他们每人每天要检测30个以上。内部不通风,再加上高温炙晒,梁体内形成了高温高湿的环境,作业前喝一瓶防中暑的藿香正气水,成为了他们的“规定动作”。

这群毫米必争的年轻人日夜奋战在建设现场,为济郑高铁年底开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4 13: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毫米纷争,济郑高铁线绽放“青春之歌”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东频道济郑高铁线上的年轻建设者们。寇春珂摄人民网聊城5月4日电 济郑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连接线,也是山东“三横三纵”综合运输通道的组成部分
2023-05-04 09:05:00
每天都与“毫米”较劲
...对工程建设、设备安装的一次全面“体检”。眼下,济郑高铁山东段已全面进入静态验收阶段,为保证济郑高铁按期开通,国铁济南局聊城工务段提前介入组的小伙子们坚守在高温下,每天都与“毫
2023-07-17 10:39:00
...惊叹的数字背后,是“钢轨神探”、中铁十七局集团雄忻高铁项目试验员关改玉的专业与坚守。16年来,关改玉始终扎根铁路建设一线,参与10余项重点难点项目的施工建设,是铁路轨道检测领
2025-05-18 07:05:00
日前,连接鲁豫两省的两条重要高铁项目郑济高铁和日兰高铁,首次将通车时间明确到“月份”。其中,郑济高铁将在今年11月底全线通车,日兰高铁将在明年6月全线通车。5月6日,济郑高铁聊城
2023-05-10 07:43:00
回家,驶过我巡检的大桥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济郑高铁长清黄河铁路特大桥,王志奔带领桥隧工小组,全副武装步行到作业地点进行当晚检查作业。王志奔使用检查锤检查大桥支座连接螺栓。 王志奔小组人员准备通过攀爬梯
2024-02-21 16:26:00
济郑高铁山东段开始铺轨:“鲁豫牵手”迈出关键一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12月15日14时许,济郑高铁山东段铺轨开工仪式在山东聊城举行。随着第一对长500米的长钢轨缓缓入槽,济郑高铁山东段正线铺轨作业正式启动,它标志着济郑高铁
2022-12-16 11:03:00
济郑高铁脊梁已成
...转自:济南时报5月7日凌晨,在槐荫区菏泽路附近,济郑高铁最后一榀箱梁顺利架设完成。至此,济郑高铁全线箱梁架设任务全面完成,为济郑高铁如期开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济南时报·新黄
2023-05-08 14:14:00
新建雄商高铁全线首榀箱梁在菏泽成功架设
...新区至商丘高速铁路雄安新区至商丘段(以下简称“雄商高铁”)全线首榀箱梁在山东省菏泽市顺利架设。据悉,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此次架设点位于中铁十局雄商高铁站前十二标项目经
2023-08-28 12:17:00
...报荣 倖 徐青青“插双翅膀就可以飞了!”近日,在成宜高铁联调联试最高测试速度等级提速试验中,列车跑出目标时速,网友留言感叹道。成宜高铁是四川省境内一条连接成都市、自贡市与宜宾
2023-11-12 09:4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杨坤杰)昨日上午,鼓浪屿街道精心打造的“岛来讲”宣讲品牌揭牌仪式在菽庄花园举行
2025-11-05 08:2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元晖 沈彦彦 通讯员 张丽艳)尽管在各自的国度拥有不同的职务,但是这次踏上鹭岛,他们却变成了清一色的“学生”
2025-11-05 08:22:00
让城市文明与“烟火气”一起升腾 厦门市执法局这一做法入选全国十大典型案例
规范经营 烟火气升腾 多元共治 文明风拂面市执法局《坚持规范引领 强化共管共治 让城市文明与“烟火气”一起升腾》做法,入选全国十大典型案例市民在官任社区“适当跨店经营”黄线区域内享受下午茶时间
2025-11-05 08:22:00
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连日来,我市各高校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展开热烈讨论。大家表示,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2025-11-05 08:31:00
11月4日,记者从尖草坪区了解到,针对偏远村落农机进出不便、外出办理业务影响农业生产、农机投保难等给机主办理牌照带来的实际困难
2025-11-05 08:31:00
以赛促学强本领 以法护市砺精兵——菏泽市市场监管系统法律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鲁网11月4日讯11月4日,由菏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的“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法律技能竞赛”在中共菏泽市委党校圆满落下帷幕
2025-11-05 08:43:00
A3标陆域段成为项目全线首个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的工区工程建设者表示,期待该项目成为助力特区高质量发展的一座桥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 通讯员 檀署忠 艾存博)昨日
2025-11-05 08:53:00
燃气知识走进山西400余所中小学校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 通讯员孙莉 )“同学们发现了吗?厨房灶台那抹蓝色火焰,竟藏着亿万年前深埋地下的古生物生命密码
2025-11-05 09:01:00
事关供暖!石家庄、保定……河北5地最新消息→
事关今冬供暖石家庄、保定、沧州、唐山、雄安新区等地有新消息↓↓↓石家庄据鹿泉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随着今冬供暖季临近,石家庄市鹿泉区供热管理部门及各供热企业正加快推进供热系统三级管网的注水试压
2025-11-05 09:38:00
鲁网11月4日讯为进一步提升老年群体的防诈骗意识,切实守护好老年人的财产安全,近日,中国银行兖州支行走进当地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暖心服务
2025-11-05 09:52:00
鲁网11月4日讯临沭县店头镇纪委紧盯辖区内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前移监督关口,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拓宽问题反馈渠道
2025-11-05 09:56:00
中国网11月5日讯(记者 李智)在全球贸易秩序面临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下,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今年是中国与丹麦建交75周年
2025-11-05 10:14:00
河北省健康科学学会开展“红色科普进社区”系列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李文涛)为深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让科普知识走进生活、惠及群众,近日,由河北省科协主办,秦皇岛市科协
2025-11-05 10:21:00
燕京理工学院举办第五届商科文化节 “政企校”协同培育复合型商科人才
国际商学院商科文化节合影。李卓珩 摄河北新闻网讯(张晓文)10月23日至25日,燕京理工学院以“旗帜引领,创享未来”为主题
2025-11-05 10:27:00
三河:多元服务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河北新闻网讯(马皓琪)“儿女不在身边,做一顿饭吃两顿,热剩菜都嫌麻烦。现在食堂开到了家门口,抬腿就能吃到热乎饭,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2025-11-05 10: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