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常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3 06:49:00 来源:戏说三国

1387年,白雪飘飘,蒙古名将纳哈出正在饮酒,常茂突然抽出大刀,砍伤了纳哈出的手臂。主帅被砍伤,20多万蒙古士兵顿时乱了阵脚,纷纷溃逃,但已经被明军包围,只好放下武器投降,只有少数人突围而出。谁知,常茂不但没有得到封赏,还被朱元璋戴上枷锁,流放到龙州,不久郁郁而终。

常茂,名将常遇春的长子,长相孔武有力,据说能手持八十斤重大刀,与三国时期的关羽有得一拼。常遇春,人称“常十万”,自称率10万兵马,就可以横扫草原,将曾经的欧亚霸主蒙古铁骑压着打。1367年,5万蒙古铁骑列阵塔儿湾,试图阻止明军渡河北上。结果呢?常遇春抢滩登陆成功,亲率3000精锐骑兵冲入蒙古军阵,全歼对手。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常茂?

虎父无犬子,常遇春这么勇猛,常茂也不差。1387年,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的时代结束了,冯胜终于迎来挂帅的机会。此时,冯胜率20万大军出征,准备消灭辽东的纳哈出。常茂,冯胜的女婿,自然也随军行动。谁知,姑爷和岳父却因此次战斗将关系闹得很僵,最终成为仇人,着实可悲。

明朝初年,军队战斗力十分强悍,就算一对一都可以压着蒙古铁骑打。20万明军杀来,蓝玉是先锋大将,纳哈出自然十分畏惧。识时务者为俊杰,部将建议纳哈出投降,保全本部民众的性命。纳哈出接受部下的建议,主动与冯胜联络,表示愿意归顺大明。

收到纳哈出来信,冯胜很高兴,便派蓝玉、常茂前去受降。为了表示欢迎,蓝玉设宴款待纳哈出,双方都喝了很多酒。此时,蓝玉脱下衣服,并主动给纳哈出披上,显示大明的诚意。也许是不好意思,纳哈出多次推辞,不愿披上衣服,这就惹恼了常茂。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常茂?

蓝玉,何许人也,常茂的亲舅舅。纳哈出不给蓝玉面子,自己这个外甥要为舅舅出口气。二话不说,常茂手持大刀,直接砍了纳哈出,将其手臂砍伤。常茂气势汹汹,都督耿忠害怕他闹出人命,便拉着他去见冯胜,让岳父好好管教这暴脾气的女婿。

主帅纳哈出被砍伤,20万蒙古士兵惶恐不安,乱了阵脚,纷纷溃散。可惜,明军已经将其团团包围,且承诺保全性命,结果大多数人投降。但是,依然有部分蒙古士兵突围而出,他们没有投降明军,还给冯胜制造很大的麻烦。冯胜班师回朝时,这些士兵袭击明军殿后部队,明军3000骑兵全部战死。

此次出征,纳哈出已经同意归顺,若不是常茂脾气太暴躁,砍了纳哈出手臂,所部蒙古应该全部投降明军,3000将士也不会阵亡。朱元璋的脾气,冯胜比谁都更加了解,因为他经常被处罚。为此,冯胜回朝后,将责任推给常茂,朱元璋便给常茂戴上枷锁,流放龙州。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常茂?

冯胜推卸责任,常茂非常生气。为此,常茂也上奏朱元璋,说冯胜私自收藏战利品,蒙古王子才死二天便强娶其女。私藏战利品,这是冯胜的老毛病,之前西征时也这么干,被朱元璋惩罚一回。冯胜屡教不改,又私藏战利品,朱元璋非常生气,便收了冯胜的大将军印,让他回凤阳老家呆着。

1391年,常茂在龙州郁郁而终。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1393年,蓝玉不知道低调做人,朱元璋忍无可忍,为了朱允炆着想,蓝玉被处死。1395年,听说冯胜跟女婿周王朱橚私底下会见,朱元璋非常恼火,便送去一杯鸩酒,让冯胜自我了断。

参考书目:《明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3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常茂:岳父是冯胜,姐夫是朱标,却没有父亲常遇春幸运
常遇春死后22年,朱元璋派兵讨伐他的儿子常茂。得知常茂已死,宗寿也上表赎罪,朱元璋才收回成命,常遇春的恩俸改由常升继承,持续12代。1369年,常遇春北伐蒙古,途中暴毙而亡。常遇
2024-07-12 15:45:00
常茂:一位明朝公爵的荣耀与衰落
洪武三年,明朝局势已定,朱元璋也开始分封功臣。当年追随他打下大明江山的人,也都变成了明朝的肱骨之臣,朱元璋仅封了6位公爵,分别是徐达、李善长、李文忠、冯胜、邓愈和常茂。前面五人,
2023-09-30 15:22:00
朱元璋与蓝玉,明初政治斗争的背后故事
...惟庸和蓝玉案的人全部赦免,再不追究!”1393年九月,朱元璋在诏令中如此说道。可是,从当年二月截止到九月,因为蓝玉一案被牵连诛杀的人数已经多达一万五千人,其中既有朝廷官员,也
2023-09-14 19:08:00
朱元璋活捉元朝大将,得知他的祖先后却无条件放回
1355年,朱元璋在攻克太平路时,活捉了一名元朝大将纳哈出。朱元璋在得知纳哈出的祖先是木华黎时,竟然将他无条件放回了。这让我们不得不好奇这木华黎究竟是何许人也?竟然有这么大的影响
2023-01-18 23:20:00
冯胜替大明解决了辽东兵患,朱元璋却为何大怒?
...这两个,同李文忠、廖永忠这两个争一争第三。在明太祖朱元璋第二次北征残元这场浩大的战役中,他更是成为了三路军中唯一一个大获全胜的,而徐达和李文忠则吃了瘪回来。随着大将军徐达和李
2023-01-12 20:22:00
捕鱼儿海之战:北元覆灭,蓝玉崛起
前因:纳哈出投降: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将领冯胜、傅友德、蓝玉等人率军讨伐辽东的北元将领纳哈出;纳哈出在几次交战中失败后,选择投降,属下二十余万军民归附明朝,北元势力大为削弱
2024-05-07 21:37:00
蓝玉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呢?他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而是在刑场上被杀了,还遭到了剥皮酷刑。蓝玉死后,朱元璋又抄了他的家,灭了他的三族,还执行了“瓜蔓抄”,株连了大批蓝玉的亲朋好友,甚至有些根本不认识蓝玉的人都被卷入其中。光是
2023-02-17 14:02:00
明太祖朱元璋有哪些功绩
...虽由此日渐衰弱,但在北方近塞仍盘踞若干要地。明太祖朱元璋为彻底消灭元朝残余势力,统一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遂遣军北征。明洪武三年正月初三日,命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
2023-10-07 21:30:00
朱元璋麾下大将周兴三次远征塞北,立下赫赫战功
...弭绝边患,自是虏不敢进边者十余年。”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老泪纵横,泣不成声。朱元璋为朱标打造的文武班底自然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傅友德、冯胜、蓝玉等名将,被一锅端,洪武年间的名
2023-01-07 21: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