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新闻周刊丨冰城游,火了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1-07 10:51: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要问此时此刻的中国哪个城市最火?估计100个人会有99个说那当然是哈尔滨了,这种火不仅仅只是一种感觉或媒体的报道量,我们可以直接看数字,元旦假期只有短短三天,但哈尔滨接待的外地游客居然超过300万,旅游收入超过59亿,难怪网上称,哈尔滨迎来了泼天富贵,于是现在在媒体、自媒体当中,想躲哈尔滨这三字都躲不开,跟着冻梨、早市、铁锅炖、大雪人等等都挨个火着出圈,为啥是哈尔滨?如何一直是哈尔滨,能不能带动东北的更多城市和景区都火起来?《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哈尔滨为啥火出圈?

近期,哈尔滨的游客格外多,即便本周五元旦假期已经结束,前来吃当地特色铁锅炖的游客,还是从天亮排到了天黑。

新闻周刊丨冰城游,火了

除了铁锅炖餐馆,另一个排起长队的地方就是洗浴中心,在接待大厅里,堆满了游客拖来的行李箱,搓澡师傅加班加点、游客依旧络绎不绝,这样的现象在过去实属罕见。

新闻周刊丨冰城游,火了

今年元旦,哈尔滨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均创下新高,携程数据也显示,元旦哈尔滨订单热度居全国第三,高于去年同期的第九位。往年,避寒游和冰雪游是冬季出游的两大热点,但哈尔滨今年的冰雪游格外显眼,元旦旅游收入就是南方城市三亚的五倍。而同样主打冰雪游,在东三省中哈尔滨也最为热门,哈尔滨机场在上个月就成为东北首座旅客吞吐量破两千万的机场。虽然当地每年都会迎来冰雪季,但今年意外出圈的背后,不少原因仍值得观察。

新闻周刊丨冰城游,火了

在早市出了十三年摊儿的烤肠摊主,不再用老弟和老妹称呼顾客,而是改口为游客喜闻乐见的“公主”和“王子”,今年元旦,也是她第一次接待大量的游客。过去,这条三百多米长的早市,主要满足周边市民需求,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景区。

新闻周刊丨冰城游,火了

价格实在、货品新奇,早市因容纳了东北特色的生活元素,借着网络传播的东风,悄然走红。从游客经常使用的某网络平台上的搜索热词可以看出,这些热词大多围绕吃穿和体验做文章,较为生活化和接地气。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文旅部门)要学会和互联网的受众,平等地对话,这个非常重要,我不可能总是老想,过去我们做一些旅游的宣传,我总会宣传我有什么,而不是说你需要什么,我有名山大川,我有文化高地,但是我的游客要什么,游客要的是宏观叙事,也要日常生活的温暖。

新闻周刊丨冰城游,火了

冻梨是哈尔滨此次被搜索较多一个热词,原本就因南方不常见而受到关注,一些餐馆为了迎合南方游客,将冻梨精致地切片、摆盘后端上餐桌,于是被戏称为“冻梨刺身”,从而再度出圈。此外当地还衍生出了许多与冻梨相关的周边产品,例如一家售卖冻梨咖啡的饮品店也连带走红。

过去,也曾有城市因单一产品的出圈,而让当地旅游业爆火。但此次哈尔滨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地从多个维度打造了不止一个网络爆款。

新闻周刊丨冰城游,火了

这只背着小书包的企鹅,原本只在哈尔滨极地公园出现,受到游客喜爱后,被带到人流密集的索菲亚广场等地供游客拍照,于是,这只“逃学企鹅”走红了网络。

新闻周刊丨冰城游,火了

同样为了方便游客打卡,哈尔滨此次在市区堆放了多个大型雪人,在冻梨出圈之后,当地又紧急堆好了“冻梨雪人”,继续为网络热点加温。此类举措也让游客在哈尔滨的体验更加立体和多元。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我们需要下更多功夫在旅游市场上深耕细作,不断地通过尝试,来推出更多的游客所喜爱或需要的产品项目和服务,如果不喜欢,不喜欢我再换一个,让游客有选择权,因为今天的这个旅游消费需求,是走向了多样性和个性化,我的行程我作主,我希望我要玩什么,我自己来去决定,而不是过去你给我标准化的产品。

在最近哈尔滨的火爆当中,哈尔滨的哈都不见变成了“尔滨”,因为很多当地人吐槽哈尔滨太偏爱外地游客,每天弄新花样,他们非常吃醋,哈不出来了。连鄂伦春族都出山,牵着小鹿上了中央大街,有人说,索菲亚广场照相缺个月亮,于是立马人造了个月亮,飞了上去,说外地游客看公共汽车站牌看不清楚,立即换成全新的清楚版本,显然,在哈尔滨的火当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想尽方法宠游客,其实这个“宠”就是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这是一种怎样的变化?

在长达几十年的豆腐脑咸甜之争中,北方人民一直忠实捍卫“应该吃咸的”。当看到在自己的地界儿,豆腐脑真的被撒上白糖,他们再也无法淡定。

本周,哈尔滨这种关照外地游客生活习惯,惊呆当地人的“新花样”,一天比一天多。

就连平时一直豪放粗犷的司机师傅,也开始变得轻声细语,温柔待人。互联网上,人们欢乐地形成共识,这座北方城市已经可以“确诊”为对游客无微不至的“讨好型”人格。

新闻周刊丨冰城游,火了

本周,在哈尔滨知名景点索菲亚广场,4所游客温暖驿站搭建完成。通过室内空调,可以达到恒温25摄氏度。驿站免费向游客开放,提供暖身的热水、姜茶,针对手机掉电快,还有插座、充电宝可以使用。这座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广场,主要游览项目都在室外。入冬后,动辄零下20摄氏度,南方游客御寒经验不足,急需设施取暖。

新闻周刊丨冰城游,火了

这样一排排的更衣间,出现在哈尔滨机场。目的是方便来自温暖地方的游客,套毛衣、穿棉裤。担心很少在雪上走路的游客在路上滑倒,本周四,人流量较大的中央大街地下通道,铺上了地毯,不少本地人表示,这么多年从来都没见过。听到有游客说索菲亚广场的夜色太单调,拍照不好看,哈尔滨马上就通过无人机,升起了一轮人工月亮。游客想什么,哈尔滨就给什么,它的卖力在网上越来越红,让更多游客想来亲眼见识一下。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王洪新:所谓的“讨好型”,实际上真诚是我们城市的主基调,这种真诚也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形成了一种双向的互动与交流。

新闻周刊丨冰城游,火了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从哈尔滨来说,也是看到了一个冲上顶流的难得的时间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举全市之力来营造一个消费者更愿意买单的,更愿意认可的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打造,是不容易的。

新闻周刊丨冰城游,火了

对于斥资35亿打造冰雪大世界的哈尔滨来说,不可否认,冬季这几个月,是决定它能否赚回成本,带动各行业增收的关键时期。网络带来的流量,滤镜感极强。目前哈尔滨整座城市,都在维持着高亢与热情。

哈尔滨商户 尹智:原来我们客人可能80%是本地的,现在基本80%是外地的,每天可能从原来是从下午五点钟左右开始有客人,现在从上午11点左右有客人,客人翻台率非常高,所有的商家都发动起来了,我们发现我们付出越多,我们的游客可能回报我们越多。

这轮旅游热也激发了本地人极大的参与热情。他们在网上撰写旅行攻略,推荐不踩雷的美食特产,还为遭遇高价的游客鸣不平。

新闻周刊丨冰城游,火了

此轮哈尔滨的爆火,也为这座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沉淀下不少思考。最近,当地一款冰箱贴就出圈卖得极为火爆,每天大排长龙。游客们看重的是这组冰箱贴制作精巧,充满互动感,通过手机一扫,还能看到体现哈尔滨文化的动画。他们感叹,印象里那个粗线条的东北,变得细腻柔和了许多。

对哈尔滨而言,当旅客旺季过去,是否还有足够的力量与热情,让这种不计成本地对游客好,长久维持下去,也是一些文旅专家极力热议的话题。服务意识是长期形成的,实现“短红”变“长红”,成熟的样态,该是怎样的?

过去常听到各地的人吐槽东北,什么投资不过山海关,再比如需要改善投资环境等等,但在这次哈尔滨火出圈的过程中,东北的热情和人情却给了大家全新的舒服感受,从市长到市民都在想办法让游客舒服,甚至在公开信里,连哈尔滨人都幽默地说自己都整不会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叫做文旅体验官的角色,其实是一个亮点,他在干什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新闻周刊丨冰城游,火了

开园第一天就吸引了4万游客,直到本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一直维持着高热度。雕刻出的冰雪乐园,无论白天还是夜晚,让很多游客选此当作冰城旅行第一站。登上观景台瞭望,听着冰钢琴奏出的清脆声响,感受北国冰情雪韵的极致浪漫。升级之后的冰滑梯已经达到了521米,曾经的8条滑道也扩展到14条。一趟不到40秒的时间,让体验者直呼过瘾。

孙璐是一名来自佳木斯的90后传媒工作者,在这个冰雪季,她会时常作为一名官方的体验官,出现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玩的同时,她也在发现那些被忽视的,能够影响游玩品质的盲区。

文旅体验馆 孙璐:我觉得设置文旅体验官,就像有很多服务行业,它们会设置一些暗访的客人, 神秘顾客,有了这些神秘顾客,更能深刻挖掘游客的需求,站在游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进入冰雪季前,哈尔滨曾在社会各界招募“文旅体验官”,让他们深入景区、酒店、购物以及出行等领域,以客人的眼光,审视主人的待客之道。周四,孙璐再一次和普通游客一样前来景区,查看之前发现的问题,是否有所回应。

文旅体验馆 孙璐:也是因为之前有反馈过,新增的桌椅,也是给游客休息的,不用在这消费就可以坐在这儿吃饭,也可以吃自己的东西,也可以在附近买点什么东西在这儿吃。

新闻周刊丨冰城游,火了

哈尔滨文旅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首批体验官在115家经营主体中,就发现了93项问题。这些隐患般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被及时排查并解决,将会不同程度影响游客们的旅游体验,甚至影响当地的旅游形象。

文旅体验馆 孙璐:在这种时候更重要就是,有没有照顾到游客细枝末节的需求,如果能在这些问题,都能得到一个满意答复,那么游客到我们这儿来之后,幸福度会有所提升。

新闻周刊丨冰城游,火了

事实上,这个冰雪季游客前来,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让哈尔滨的出行和住宿数据已经升至史上顶峰。周一,元旦假期还未结束,主管部门就连续两天召开座谈会,提醒宾馆酒店珍惜“出圈”机遇,不过度浮动价格,为游客提供真正质价相符的服务。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任何一座城市,在旺季由于需求的瞬间增加,价格上涨的动力是有的,但是商家和客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公平的 、诚信的,哈尔滨的这些酒店、餐饮发出倡议,实际上就让大家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这也是哈尔滨通过商家自律,这样一个机制,让价格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里面,实际上更有利于这些酒店行业,餐饮行业的长期发展。

时至本周,假期过后的哈尔滨,一举一动都仍能获得舆论关注。今冬的火热出圈,使冰城迎来了春天。在历经此番火热过后,如何让客人们依然眷恋,还需这座城市主人的更多智慧。

其实,在中国的旅游版图中,哈尔滨一直很热,40多年前,《太阳岛上》这首歌就唱遍了全国,一到冬天,有冰雕的冰雪大世界总被人们谈论和关注,夏天更不要说,东北就是避暑胜地。但这次哈尔滨的火出圈,还是大大超越了以往,或者可以说,哈尔滨甚至东北又再一次被人发现和感受了属于它的独特魅力。“火”可能会过去,但让旅游热如何一直持续?却是哈尔滨以及东北其它城市和景点始终要思考的问题,因为东北无论是夏天还是秋天还是冬天,都有独特的魅力该让自己一直热下去!

编导丨李昂 姚道磊 郭佳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7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这个冬天的“左右逢源”
...”火了。官方数据显示,这个元旦假期,超过300万人涌入哈尔滨,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冰城左右哥”(潮鸣号@冰城左右哥)也火了。在
2024-01-06 12:40:00
“冰城”哈尔滨:日落“钻石海” 浪漫引客来
来源:极目新闻眼下,“冰城”哈尔滨市正值冰雪旅游旺季。在松花江哈尔滨段,一处停用的采冰场由于堆积的冰块数量多、纯净度高,被游客称为“钻石海”,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1月7日,在
2024-01-08 11:24:00
退票的冰雪大世界,反被这群人宰了
...都没有参与到网上的嘴仗,没有计较退票带来的损失。从哈尔滨文旅局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督导,到园方致歉后迅速敲定的整改措施,哈尔滨都给出了如冬日暖阳般的真诚。作者 | DR编辑|
2023-12-23 09:57:00
“南方小土豆”涌入冰城:洗浴店客流量翻倍,有游客排队搓澡要等两三小时
2023年的冬天,哈尔滨火了,自2023年12月以来,从各地飞往哈尔滨赏冰乐雪的游客络绎不绝,据媒体报道,截至2023年12月20日
2024-01-02 13:43:00
网红顶流冰城:“南方小土豆们”把哈尔滨“整不会了”
这个冬天,北国冰城哈尔滨的热度仍在持续,“南方来的小土豆”等多个话题持续刷屏热搜榜。从冻梨摆盘、萝卜切片到人造月亮;从冰上气垫船到飞马踏冰;从夹子音的出租车司机到拉着驯鹿上街的鄂
2024-01-04 15:57:00
哈尔滨冰雪旅游市场“火热”持续
2月2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游玩(无人机照片)。春节假期后,“冰城”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市场“火热”持续。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内,天南海北的游客畅游园区,大滑梯、摩天轮等项目
2023-02-03 21:27:00
“尔滨”开启冰雪艺术馆
...闻2月23日,游客在太阳岛冰雪艺术馆游玩。近日,位于“冰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太阳岛冰雪艺术馆开馆迎客。太阳岛冰雪艺术馆坐落于太阳岛风景区,总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分为九
2024-02-24 15:33:00
冬天里的一把“火”拉高冰城“温度” 背后是真诚与默默付出
来源:极目新闻央视网消息:这个冬天,哈尔滨旅游格外火爆。来到哈尔滨,享用这里的特色美食也是旅游当中的一部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商家有哪些“新花活”来提升消费体验呢?一大早
2024-01-27 17:26:00
一款“冰城印章”引来超400万网友关注
本文转自:哈尔滨日报一款“冰城印章”引来超400万网友关注哈尔滨主题文创产品弘扬城市特色文化备受游客青睐游客在展台前加盖纪念印章。薛以恒设计的城市纪念章图案。 ■本报记者
2024-01-14 09:4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端起茶杯就能“发言” 宁陵县“流动议事会”汇聚治理大能量
大河网讯 “夏雨该多啦,湖缺护栏,娃娃玩耍谁不担心?!”“机井维护跟不上,浇地咋办?”夏日的微风,轻柔地拂过商丘市宁陵县华堡镇张路口村
2025-08-06 20:49:00
关于2025年贵州省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系统升级公告
尊敬的广大消费者:即时起,因平台系统技术升级改造,全省汽车置换更新活动停止执行,具体开放时间另行通知。在此期间,消费者置换更新购车不享受活动补贴
2025-08-06 21:30:00
送桶!建房!汇川垃圾治理有硬招
多彩贵州网讯“你们的三轮车都往后停,排队领,每个组都有……”夏风掠过娄山关景区停车场,遵义市汇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谢亮身旁堆放着许多黑色垃圾桶
2025-08-06 23:07:00
文化中国行|四十八寨歌节:世界上最长的歌会
四十八寨歌节简介:四十八寨歌节是流传在贵州天柱县、锦屏县和湖南靖州自治县、会同县四县交界地的48个侗族、苗族村寨的民间歌会
2025-08-06 23:07:00
遵义新蒲:辣椒制品香飘海外
走进遵义红满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工人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地进行灌装、贴标、装箱作业
2025-08-06 23:07:00
习水59户农户开门卖“凉气” 年入千万元
炎炎夏日,习水县大坡镇飞鸽村风景如画。蜿蜒的红色公路如丝带般穿梭于连绵起伏的翠绿山峦之间,时隐时现。一条清澈小河在砖红色砂岩上冲刷出长达4公里的平坦板状河床
2025-08-06 23:07:00
8月7日起,小七孔景区将调整暑期入园时间!
8月6日,记者从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获悉,为提升暑期假日游客游览舒适度,小七孔景区将于2025年8月7日起调整营业时间
2025-08-06 23:08:00
8月6日,记者从贵州高速集团获悉,因G56杭瑞高速(毕都段)鸡公山上行隧道(毕节往六盘水方向)需封闭施工,施工时间为2025年8月11日至2025年9月24日
2025-08-06 23:38:00
【多彩新论】免费学前教育点亮未来之光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为千万家庭送来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教育礼包”。《意见》的出台,为减轻育儿负担注入强大政策暖流
2025-08-06 23:38:00
航拍直击:“中国土家第一村”云舍村暑期人气爆棚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的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迎来客流高峰。云舍村地处梵净山麓,穿村而过的太平河清澈见底
2025-08-06 23:39:00
在光影中奔腾!首届99号公路·光影那达慕在内蒙古西乌旗开幕
长调在舞台上悠扬,白马群在草原上辽阔,月光中,星空下,听风与草的对话,在光影中奔腾,在辽阔草原上感受光影的神奇魅力……2025年8月6日晚
2025-08-07 00:13:00
8月的厦门,海风掠过乡野。曾经“藏在深闺”的海沧区东孚街道洪塘村赤土社、海沧区新阳街道下陈村、翔安区新圩镇面前埔村等地
2025-08-07 00:31: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芳编辑 安刚二审 谢佳杰三审 李枫
2025-08-07 01:12:00
“赛动黔景•活力省运”贵州省首届青少年山地户外运动大赛第三周活动即将启幕
盛夏八月,绿意盎然,贵州省首届青少年山地户外运动大赛的热潮持续升温,第三周精彩活动于 8 月 9 日至 10 日盛大开启
2025-08-07 01:12:00
抢险救灾表现突出!贵州106个集体609名个人获通报表扬
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对2025年全省抢险救灾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各市(自治州)、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
2025-08-07 0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