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深圳2月7日电2月7日,广东省2023年世界湿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深圳市举行。本次活动由国家林草局驻广州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广东省林业局主办,以“湿地恢复”为主题,旨在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工作,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和湿地保护成效,增强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
活动现场发布了《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技术规程》《退塘还林区红树林生态恢复技术规程》《深圳市湿地资源调查报告》和2022年认定的广东省重要湿地名录,并对2022年通过验收的国家湿地公园授牌,彰显了广东省湿地保护取得的新成绩和坚定推动湿地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记者了解到,深圳湿地保护工作起步较早,不仅在早期以设立自然保护区和划定生态控制线的形式抢救性保护了一批重要湿地资源,还将红树林湿地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实施重点保护,开展一批湿地保护生态修复工程,现已初步建立湿地保护管理体系。目前,深圳湿地面积3.5万公顷,全市正式挂牌建设湿地公园15个,从2016年到2020年,深圳启动和持续开展12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总修复面积达43.33公顷。此外,深圳红树林面积约296公顷,有红树林分布的自然保护地共8处,自2020年以来完成红树林营造修复任务25.72公顷。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深圳市将高质量推进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开展湿地资源动态监测,全面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对标借鉴国际国内一流标准,高标准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积极拓展红树林保护修复国际交流合作,协调城市空间湿地保护与发展,力争2035年前,全市湿地保护率达到50%,把深圳建设成国际湿地城市。
广东是全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为持续强化湿地保护,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湿地保护论坛,邀请了4位国内长期从事红树林与湿地保护修复研究的行业大咖紧扣湿地保护工作发展目标,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报告,开展了深入的学术对话,为广东省湿地保护走在全国前列提供宝贵意见。
广东湿地面积总量保持稳定,湿地类型多样、风光秀美。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广东省已建有国际重要湿地6处、国家重要湿地1处、省重要湿地18处,建设国家湿地公园27处,小微湿地、红树林种植-生态养殖耦合、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等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湿地总体生态状况普遍改善,美丽宜居环境越来越得到人们认可。
广东省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广东将坚定不移落实《湿地保护法》《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稳步推进建设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全力支持深圳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持续推进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进一步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以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实际取信于民、造福于民,以高水平保护修复助推广东绿色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8 23: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