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张家口日报
工信部公布四批共32款涉诈高风险A p p
多方监管加码围剿治理
“小心这些仿冒银行类A p p!”“不乱点!不下载!警惕虚假贷款A p p!”仅2月以来,工信部反诈专班就公布了四批共32款涉诈高风险A p p,其中既有声称“民生e贷”、“农行e贷”、“榆快金融”等仿冒银行类,也有“爱用分期”、“多美分期借钱”、“备好贷官网版”等虚假贷款类,此外还有“分期L”、“京东J R”、“微粒贷企业版”等仿冒金融平台类,类型多、迷惑性强,让人防不胜防。
32款涉诈A p p被通报
据统计发现,仅2月以来一个月内,工信部反诈专班已披露了四批共32款涉诈高风险A p p。从类型来看,这些涉诈类A p p主要包括仿冒银行类、仿冒金融平台类、虚假贷款类三大类。除了仿冒手段外,更有甚者直接推出一些虚假贷款类A p p。其中被点名的包括:常青树贷款、安鑫花借款、备好贷官网版、橙易花贷款、多美分期借钱、豆豆贷款、点点借款2023、爱用分期等。此类涉诈类高风险A p p,在下载方式上一般不能在正规应用商店查询获取,而是“寄生”在一些网贷A p p或者助贷平台,或者在其他类型互联网平台上,通过后者的导流推荐,且通过特定链接的方式才能下载,消费者一般需要下载配置描述文件,并在设置中查看验证才可完成。
另外,此类涉诈类A p p还有两类特点,一是名称类似打擦边球,第二则是背后往往无金融牌照或者以欺诈用户为目的。理财专家介绍,此类A p p和传统产业的假冒伪劣产品类似,通过仿冒知名银行和平台的名字,和一些不法助贷平台合作的方式诱导借款人。
连环贷款套路需当心
近两年来,市场上的仿冒金融A p p屡禁不止,并以线上贷款类A p p为主,主要利用消费者急需借钱的心理,骗取对方信任后实施诈骗。除了消费者被骗钱财外,不少被仿冒的正规A p p也苦其久矣。
“假冒金融A p p的上线渠道一般是审核不严的小商店,或者只是一个下载链接,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等线上渠道进行推广。”专家介绍,一般操作手段是,假冒金融A p p通过假冒品牌或客服,通过仿造话术等套路获取受害者的信任,骗取其交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金”等,甚至骗取受害者在不知情下借取高利贷。
需要注意的是,近期仍有不少急于贷款的消费者上当受骗。一位消费者就向北京商报记者讲述,“我最近就遇到了这种贷款平台,通过链接形式下载的,说有贷款额度,但我填了资料和银行卡后,对方反扣了我298元的服务费,最后点击贷款提现,结果又需要下载别的平台,套路一环接着一环,反正是钱没贷到,还坑了我自己的钱,找客服退款,到现在都没有退回”。
多方监管加码围剿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这些涉诈类的仿冒银行、虚假贷款A p p,监管也在多管齐下,除了披露风险类A p p进行风险提示外,也在从下载源头、应用市场、信息授权等多方面进行规范。
2023年2月27日,工信部印发26条措施规范A p p应用,其中在安装卸载行为上,确保用户知情同意安装,不得通过“偷梁换柱”“强制捆绑”“静默下载”等方式欺骗误导用户下载安装;此外,要规范网页推荐下载行为。在用户浏览页面内容时,未经用户同意或主动选择,不得自动或强制下载A p p,或以折叠显示、主动弹窗、频繁提示等方式强迫用户下载、打开A p p,影响用户正常浏览信息。无正当理由,不得将下载A p p与阅读网页内容相绑定。
“假冒金融A p p本身是违法违规行为,见不得光,很多方面不符合监管要求。”针对假冒金融A p p的监管,通信专家介绍,除了惩处违规开发者之外,针对分发渠道的从严监管也非常重要。为A p p提供网络接入服务时,要登记并核验A p p、S D K开发运营者的真实身份、联系方式等信息,提高溯源能力。按照电信监管部门要求,依法对违规A p p、S D K采取停止接入等必要措施,将有效阻止其侵害用户权益的违规行为。 谢云霏 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8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