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舆情太密集,金融业遭调侃,“快被吃成瓜田了”?专家建议:该把舆情掐灭在“烟头时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8-06 19:59:00 来源:缘之心

财联社8月6日讯(记者 赵昕睿)金融业舆情频发,如何做好舆情管理也成为包括证券行业在内的金融行业更加关注及重视的课题。“金融行业最近瓜太多,已成瓜田”,这也成了近期比较多的调侃。

贝叶思大数据平台显示,2023年证券行业声誉风险事件类型主要包括高管被查(变动)、监管处罚、投行保荐、研报合规、薪酬话题、谣言及虚假信息、系统安全、员工行为、业绩发布、纠纷案件等。其中,多数声誉风险事件在2024年依旧是引起市场关注及热议的类型,上半年集中在高管变动、投行保荐、薪酬话题、监管处罚等。近期,业绩发布、监管处罚、员工行为则成为券商舆情事件频发的几大话题。

证监会主席吴清指出,要对标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重视声誉管理,坚定职业操守,培育良好的行业文化和投资文化。中证协更是多次强调,声誉作为证券公司长期培育积累的无形资产,是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也是确保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战略资源。近期舆情频发背后,券商该如何纠正不实信息,在社交平台或自媒体广泛传播前,做到“及时”和“有效”处理声誉风险皆是业内重点关注的课题。

近期舆情事件太密集

与上半年相比,券商近期舆情事件发生或更为密集。包括东证期货、财通资管、中信建投、中金公司、西部证券等都处于舆论焦点。其中,券商声誉风险多数则来源于人员声誉风险,主要涉及从业人员工作争执、公司合规意识欠缺等问题。

在证券行业业绩萎缩、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不少从业人员因职业焦虑更容易衍生负面情绪。据悉,某华南地区券商在公司组织有关“情绪调节与平常心面对压力”的课程,可见关爱员工心理健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一时间获得一致重视。

在广泛传播下,可以看出,近期舆情存在长尾效应更明显、修复难度更大的趋势。在客观事实不断偏离前,公司通过媒体第一时间作出回应或能及时防范舆情扩散。

对此,合规小兵提出建议,站在券商视角,主动接触胜过闭门不见,可以构建媒体核心圈,建立良好的预沟通机制,并在舆情发生时及时主动沟通,而非滞后被动沟通。当舆情还是烟头的时候,要及时避免扩大造成火灾,但也需每位员工重视声誉风险处理专员的“角色”,人人都是舆情管理员,也皆可“防火员”。此外,也需做好声誉风险管理的顶层设计。

五点建议加强声誉风险管理

声誉风险不仅关系到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更直接影响到公司的长期发展和投资者信心。

近期多起舆情事件皆与公司从业人员言行相关,有关券商该如何提升声誉风险管理,树立好品牌形象,贝叶思咨询则给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是立即响应并处理:面对突发事件,企业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立即表态并展现解决问题的决心与诚意。后续需进一步深入核查,明确责任归属,对于事件造成的影响,要勇于担当,制定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二是信息披露与沟通:在后续信息披露过程中,企业应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避免隐瞒或误导。不仅要直面公众关切,积极回应质疑,还需主动与利益相关方建立沟通桥梁,解释说明情况,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误解与恐慌。

三是加强合规教育与培训:将合规教育视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新员工入职培训及在职员工继续教育体系。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提升全员合规意识与风险识别能力,特别是利用此次事件作为反面教材,强化警示教育效果,让员工深刻理解合规操作的重要性。

四是完善员工行为管理机制:制定明确的员工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为员工行为提供明确的指导和约束。建立健全员工行为日常监测与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当行为倾向,防止小问题演变为大危机。同时,鼓励员工之间相互监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五是全面审查公司合规制度:企业应全面审视现有合规制度和流程,查找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建立有效的合规监督机制,对员工的合规行为进行持续监督和评估。对于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确保合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根据道誉声誉观察,面对人员声誉风险的巨大压力,券商还能从以下四点出发应对:

一、将人员言行纳入本机构声誉风险管理范畴;

二、做好员工情绪和心态的疏导;

三、做好人员纠纷的快速解决;

四、发生人员声誉事件快速处理适度切割。

从监管到机构加强专题培训

良好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是证券行业文化建设的坚实保障,更是证券公司持续稳健经营的立身之基、立业之本。近期,定期举办声誉风险专题培训也成为公司不断强化全员声誉风险意识的重要举措。

为帮助辖区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做好舆情风险管理,提升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的研判、应对和处置能力,北京证券业协会于8月1日公布,辖区证券基金行业舆情风险管控交流活动于7月成功举办,共计55家辖区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相关负责人参加。

参会人员表示,专家讲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行业舆情风险管控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下一步,北京证券业协会将积极防范化解声誉风险,促进首都证券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7月26日,民生证券携手外部专家对中高层声誉风险管理开展了专项培训,近70名中层及高级管理人员参会。公司执行委员会主席汪锦岭在会上强调,“各级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在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中,坚持‘谨言慎行’的职业操守,加强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行为管理。”起到进一步强化信息宣导工作和舆情防控能力的效果。

东兴证券董事会办公室于7月3日下午举办了“金融证券行业声誉风险事件处置策略”专题培训,活动邀请了具备多年公关经验的高级舆情分析师授课,为大家对舆情判断机制和危机处理策略进行归纳总结。东兴证券还表示,将坚持“全程全员、预防第一,审慎管理、快速响应”的原则,做好声誉风险管理工作,持续加强培育全员声誉风险防范意识。

6月19日,财信证券以“自媒体时代证券公司声誉风险防范及管理实践”为主题,通过现场与线上的方式组织全体人员开展了有关声誉风险的专题培训,授课内容也为工作人员日常如何应对、处理自媒体引发的舆情事件提供了价值参考和借鉴。

通过培训,广大员工不仅能加深对声誉风险的认识和理解,也能意识到维护公司声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综合来看,中层及高级管理人员需以身作则,并带动加强全员参与做好声誉风险管理为业内开展专项培训的核心思想,而券商对声誉约束的重视程度在2023年度文化建设实践报告中也在不断显现。

根据中证协于2021年颁布的《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各证券公司应对照《指引》,将相关要求切实落实到具体业务和人员行为规范中,加强公司及工作人员声誉风险管理,不断优化完善制度机制,持续提升从业人员道德水平,有效防范应对声誉风险。

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期,已有地方监管组织关于舆情引导和应急处理的工作会议,要求券商健全完善舆情引导及应急处理机制,提升舆情意识,加强形势研判。已有券商根据总体要求持续推进声誉管理工作,并制定工作方案进行分工。可见不仅是公司本身,监管对于券商舆情疏通工作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重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6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京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波涛:大模型在金融业引发的震动远超其它多数行业
...涛表示,从数字化到数智化,一字之差标志着人工智能在金融业的渗透深度,由此带来的行业变革有目共睹。头部金融机构抢占大模型赛道,中小机构摩拳擦掌,AI在金融业引发的震动和焦虑,远
2023-12-08 14:50:00
保险业如何高质转型?2023中国保险鼎峰50人论坛的思辨求解
...,金融机构新的经营模式有待探索。从市场变化上观察,金融业已呈现出如下一些新特征,如行业整体发展速度趋缓,并且规模已经不再是最核心的,而是更加强调发展质量。同时,利率持续下行,
2024-01-19 17:06:00
美联储舆情危机!结果相差百亿美元,美国大行质疑压力测试真实性
...析师对测试结果参考性存疑参考往年,这项年度测试受到金融业的密切关注,测试结果的好坏是华尔街分析师评价金融机构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2023-07-04 13:45:00
《金融大模型应用评测指南》发布,系全国首个以金融业务能力...
...信息化委员会的指导下,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和上海金融业联合会联合发布全国首个以金融业务能力为核心的团体标准《金融大模型应用评测指南》,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多维度金融大
2024-12-06 17:16:00
...诈等全渠道、全链条的智能风险防控支持,广泛地应用于金融业和各类企业,推出了风险、情报、关联、舆情、系数、报告、动态监控、监管处罚、集采风控九条产品线,拥有强大的风险数据收集、
2024-11-19 10:26:00
大模型浪潮涌向投顾,业内首位智能投顾数字人是如何炼成的?
每当AI浪潮涌起,作为数据密集型产业典型代表的金融业,总是会被推上时代潮头。最新的案例无疑是大模型。在这场由AI大模型引领的新一轮生产力变革中,各种新产品形态突飞猛进。大模型强大
2023-08-09 14:20:00
...大量的数据,底层有很多语料训练才能涌现出推理能力。金融业是对于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最为重视的一个行业之一,所以开展大模型的探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各银行对于大模型的
2023-12-09 10:47:00
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
...协同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历程,解决影响和制约金融业发展的难题必须深化改革。”在推进长三角区域金融服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
2025-07-09 07:35:00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 本报记者 孙立昊洋2023年3月,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中,发现在西瓜生产地附近出现很多临时性蓄水池,深度约3米至4米,宽度约4米,
2023-11-12 03:2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
民警张野的 “逆龄成长记”
在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德胜街道,有个身影走到哪儿都被人热络地打招呼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上来喊“张妈”;老人们热情地拉着她的手叫“闺女”
2025-11-07 14:49:00
当满载大湾区调味品、家居建材的班列从佛山丹灶启程,3天直达南京、常州的物流新篇,不仅是粤苏两大经济强省的动线升级,更是中国顶尖经济体从“齐头并进”到“双向赋能”的生动注解
2025-11-07 15:05:00
出租房内抓获两名违法人员,北京通州警方依法处罚违规出租房东
针对房屋出租人不按规定登记信息、不落实房屋管理责任、违规出租短租住房等违法违规行为,通州警方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近日
2025-11-07 15: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