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桃李不言”,随形精雕天地宽 —— 惠山区阳山村18名残疾人成为桃乡“新创客”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06 07:30:00 来源:新华日报

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中国水蜜桃之乡”美名远扬;阳山村18名残疾人以桃雕等文创产品立身创业的故事,也逐渐远播海内外。他们中有多位聋哑人,以带头创业、带动共富、带优乡风的无声行动,给桃乡增添了浓郁的人文色彩。

种植水蜜桃700多年的阳山村,是阳山水蜜桃核心产区,民间散见桃核、桃木雕刻工艺,但久不成气候。2013年3月,在惠山区和阳山镇残联支持下,阳山村组织7名残疾人,成立了全区第一个残疾人桃雕合作社,主要生产桃刻手串和吉祥物,开展“生产自救”。这十年来,桃雕合作社两次更名、两次搬家,在当地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稳步发展。

“我们搞的桃核雕,初始学的是苏州吴中光福镇橄榄核雕。”当年合作社7名成员之一、73岁的汤丙良回忆说,起初桃雕作业场所设在牛郎山废弃的3间低矮草房里,白天要开灯,雨天屋里要穿胶鞋;打磨桃核时没有除尘设备,尘烟满屋,大伙成天灰头土脸的,但没一人叫苦。为啥?“有活干、有钱挣,一月千余元,不再向家人伸手要钱,生活不愁了,谁还计较苦和累?”

“苏州师傅给我们‘造饭碗’,我们一辈子感激!”汤丙良动情地说,“先是村里带我们去光福镇,看人家雕刻,之后又请苏州师傅来村里教了一个月。桃核有独特纹路孔洞,要随形变通、因势雕刻。刚开始聋哑人不理解,得靠师傅画图说明、手把手纠正。”

7个人从学雕桃核手串开始,接着学雕桃核花篮,希望将来也能像苏州师傅那样,雕出十八罗汉。“每做好一批,我们就拿到集市上,铺块塑料布就地卖。拿回来的毛票子和硬币,每个人都经手数一数,再交给会计入账。我们过去都靠家人养活,很少有零花钱,更难得见‘一大把’钱。这让我们越干越有劲!”汤丙良说。

2016年初,阳山村腾出老村部两层楼,让桃雕合作社搬进来。仅一楼生产车间就有100多平方米,每人一个独立工作台、配备一台除尘器,还对着马路破墙开门、隔出一部分做门市,“前店后坊”好销售。桃雕合作社也改名为阳山村残疾人桃雕厂,员工增至13人。

经年累月,这个团队的成员眼界大开、手艺精进,逐步从照抄模仿向兼收并蓄、自主设计转变,原先工艺简单粗糙,日渐变得造型复杂精致,桃雕产品档次和质量迅速提升。

为了加强管理,减少团队工作强度和时间,汤丙良等人通过算账对比,强化大家“优质优价”的市场意识。比如,加班一天雕10个桃核“普通花篮”,每个卖30元,收入300元;如果一天雕5个“花边花篮”,每个卖60元,收入也是300元;而技术好的,雕刻有80枚齿轮的“榴莲花篮”,每个就能卖180元;要是雕个“十八罗汉”,能卖1800元……由此引导大伙儿苦练技能、比学赶超,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2016年,桃雕厂销售额超过10万元,员工收入也较3年前增长一倍。阳山镇党委、政府酝酿着一个计划:依托水蜜桃品牌,弘扬桃雕文化、做强残疾人桃雕厂。

去年,省级阳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规划在阳山村建设葫芦谷游客接待中心。这里将给来阳山旅游的外地人留下“第一印象”,除了要把“门脸”建好,还配套建有桃文化建筑小品,彰显桃乡人文底蕴。

桃为辟邪纳福之木,寓意美好。毗邻接待中心,除了配建桃文化展示馆,还打造有残疾人桃文化创业中心。镇领导认为,阳山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样是“大美阳山”桃文化、善文化的组成部分,理应得到弘扬。

今年5月,葫芦谷游客接待中心系列建筑完工,阳山村残疾人桃雕厂随之乔迁到320平方米“新家”,并更名为阳山桃文化残疾人创客中心,员工增至18人。“通过培训,引导桃雕人变为新创客、昔日卖货人变为吉祥文化传播者。”阳山镇民生保障科的俞丹萍说。

在互联网大潮面前,阳山这18位残疾人没有落伍掉队,而是心无旁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开拓电商助残和自己人生新空间。

他们先后创建桃文化残疾人创客中心公众号、视频号和抖音号,制作发布短视频、整合线上线下营销,直播带货引流,从中还涌现了3名“网红主播”。又成立7人兼职研发团队,累计开发150余种新品,满足日益增长的定制需求。

每天下午4点后,46岁的侏儒症患者吴健,就会在创客中心直播间“唱主角”。他时而拿起桃雕工艺品进行讲解,时而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时而高歌一曲,已“圈粉”众多。“今年,我加入创客中心,跟俞振、臧志英两位师傅学桃雕和工艺编织技艺,朝八晚四,中间午休1小时,月工资3000多元,有‘五险一金’、午餐免费,工作间有空调。”结束直播的吴健喝口水,跟记者聊了一会儿,又捧起桌上一本《阳山古韵》开始“备课”。

网络直播、创意营销等,改变了创客中心的市场销售结构和规模。今年上半年,该中心销售已突破60万元,是前两年的总和,其中六成来自定制销售、两成来自直播带货,原来作为销售主渠道的“摆摊+门市”销量占比降至两成。如今,他们开发的系列桃雕文创产品,已成为无锡市水蜜桃礼盒的“标配”。

“今年销售笃定80万元!”汤丙良自豪地问记者,“残疾人工艺厂,能做到自负盈亏并连年增长的,不多见吧?”记者连声称“是”。

这些年来,这个团队专注于锤炼技艺,守着内心世界那份简单纯粹,有时甚至“傻”得可爱,同时也靠本色和诚信赢得更多口碑。

去年,一批韩国游客来厂里参观,买了不少桃雕手串。不久,中方导游来电反映,这些手串中发现有虫蛀现象。怕影响产品声誉,有人建议汤丙良推说是对方保管不善所致。可老汤实话实说:“为了保持桃核原生态,清洗干燥后没有使用防腐剂。虫蛀的手串可以免费换,但不能保证换后没虫蛀。”不久,中方导游来电反馈:韩国游客决定不调换了,将虫蛀手串视为“大自然的美好缺陷”而收藏。

今年9月6日,湖南一家公司按每把10元的价格,跟创客中心定制了1000把桃木梳。得知是残疾人手工制作后,这家公司主动提出每把加几元钱,被中心负责人谢绝,对方随即又追加订购了几百把。

“希望这18名残疾人不单是桃雕工,还可以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助人、励志。”阳山村党总支书记姚剑说。

随着订单增多,特别是桃木手链、挂件等文创产品需求量骤增,创客中心将部分订单“分包”给村里其他残疾人,并进行技能培训、扩大助残面。如今,该中心已成为“江苏省残疾人文化创业示范基地”“无锡市创业孵化基地”“无锡市科普教育基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培 杨昉 通讯员 杨云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6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息的外卖员张师傅说。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无锡市惠山区以民生实事检验主题教育的“纯度”,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口袋富裕”“精神富裕”两手抓,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2024-02-02 20:02:00
不以山海为远 心连千里共好 ——惠山乐都东西部协作工作纪实
...协作携手结缘。一方是位于东部太湖之滨的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一方是地处西部湟水河畔的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相隔千里,却因东西部扶贫协作“喜结良缘”。2017年,自东西部协作以来,
2023-07-13 18:25:00
百场“惠心雅集” 助残疾人增收
...品集市,吸引外籍嘉宾纷纷驻足并达成销售。作为2024年惠山区为民办实事项目,“抱团式”助残帮扶集市已办成超100场次,残疾人人均月收入同比增加超300元,200多名就业困难残
2024-05-14 06:03:00
...致决定:“去支教!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了解到惠山区与海东市有对口的支教机会后,他俩第一时间向各自学校递交了申请,并经过了学校推荐与惠山区教育局的考核。当夫妻俩得知,他们
2023-05-04 00:03:00
本文转自:无锡日报惠山区如意公益协会入选省级名单本报讯 近日,惠山区如意公益协会成功入选2023年度江苏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对象名单,成为惠山区唯一入选的群众文化团队。多年
2023-09-10 06:19:00
重教尽丹心 躬耕育桃李
...量得到全面提升。借助东西部协作平台,乐都区与无锡市惠山区开展教育交流,无锡市惠山区选派优秀教师到乐都区开展支教和教研指导工作,通过互派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挂职交流、建立资源交流
2023-12-01 04:25:00
本文转自:无锡日报在惠山区堰桥街道金惠社区“惠爱”残疾人之家,只要提起胡坚红,每个残疾人脸上都会露出开心的笑容。5年多来,胡坚红把所有精力和热情都奉献给了助残事业,用爱心照亮残疾
2023-05-04 06:47:00
...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2023年,无锡市惠山区驻平安联络组,着眼于县域内农村人口年龄、布局结构,统筹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99万元,在三合镇冰岭山村实施互助幸福院建
2023-12-11 19:43:00
无锡这家奶茶店有点不一样
...似乎都在显示着这里的与众不同…… 近日,家住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榭丽花园区域内的居民发现,一家“特殊”的奶茶店在“残疾人之家”里开张了,店员都是残障人士。据悉,这也是无锡首
2023-08-19 01: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