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小李广花荣刚一出场的时候,形象还是不错的:“齿白唇红双眼俊,两眉入鬓常清。细腰宽膀似猿形……出来的年少将军不是别人,正是清风寨武知寨小李广花荣。”
施耐庵称花荣为“少年将军”,就像罗贯中尊刘贬曹一样,总是要抬高自己喜欢的人物,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打了施耐庵的脸——“将军”花荣在无品级的负案在逃郓城县押司宋江面前变成了磕头虫:“花荣见宋江,拜罢……又纳头拜了四拜……说罢又拜……唤出浑家崔氏来拜伯伯。拜罢,花荣又叫妹子出来拜了哥哥。”
花荣拜宋江,有点落难吕布拜刘备的意思,但是刘备对吕布的行径是很不屑的,关羽张飞是很愤怒的,而花荣如此拜宋江,也让我们产生了一点怀疑:莫非花荣这个清风寨武知寨,官场地位还不如县城押司?
细看水浒原著,再跟《宋史》中的《职官志》和《兵志》对照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京营制使杨志,也不过就是个碎催,清风寨武知寨“花将军”,顶多也就是个校尉,所谓的一百单八将,上梁山前能有几位算是真将军,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
“镇砦官”在《宋史·职官志》中是能找到的:“诸镇置于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砦置于险扼控御去处,设砦官,招收土军,阅习武艺,以防盗贼。凡杖罪以上并解本县,余听决遣。”
按照宋朝官制,在一个县里,县令最大,以下依次是县丞、主簿、县尉,小县不设县丞,只有县令和主簿、县尉,一个县尉手下可能有若干镇砦官,也可能一个镇砦官都没有,这得看那个县有多少重要集镇。
花荣的职位和地位,在水浒原著中说得很清楚:“清风寨却在青州三岔路口,地名清风镇。因为这三岔路上通三处恶山,因此特设这清风寨在这清风镇上。”
镇砦官手下的是土兵(上横短下横长)而不是士兵(下横短上横长),所以花荣并不算正规军(禁军、厢军)军官,做事要服从县令或镇长指挥,清风寨办元宵灯会,花荣就得领着一帮土兵巡逻,根本就没时间陪宋江,这才导致宋江被清风寨文知寨刘高捉去。
不管刘高是否兼任清风镇镇长,他都是清风寨一把手,花荣这个武知寨要归他管辖,这也符合宋朝“以文制武”的惯例。
花荣顶多能算从九品武官,甚至可能是“不入流”之官,也就是某镇保安队队长,见了宋江这个县令的红人(大秘)磕头作揖,也就不足为奇了。
清风寨寨兵只服从文知寨刘高,黄信将花荣生擒后,押送的就是“三五十军士(黄信手下)、一百寨兵(清风寨的)”。
从花荣给押司宋江、都监黄信磕头作揖来看,说他是土兵校尉,可能也是抬举他了:仁勇校尉正九品上,仁勇副尉正九品下,陪戎校尉从九品上,陪戎副尉从九品下,花荣好像并没有任何一个校尉称号。
花荣大不过,也没有资格称将军,但毕竟还有一块地盘能有一少半话语权,手下也有百十来个土兵,听着比较高大上的“殿帅府制使”,那可就是个碎催了。
杨志是高俅的手下,但是高俅对他基本一点印象都没有。杨志花费了一担金银上下疏通,才见到了殿帅高俅:“高俅把从前历事文书都看了,大怒道……把文书一笔都批倒了,将杨志赶出殿司府来。”
杨志之所以流落江湖,实际也是畏罪潜逃——十个殿帅府制使押运花石纲,九个一帆风顺,只有杨志翻了船。
花石纲有多祸国殃民,熟悉宋史的读者诸君都知道,自然也知道杨志就是在“花石纲大总管”朱勔手下充当爪牙、为虎作伥、祸害百姓,当了大名府管军提辖后依然旧习不改,在押运生辰纲的时候故态复萌:“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
北宋徽宗宣和年间的殿前司主官是都指挥使,也就是所谓的殿帅,其下有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也可以叫殿帅(殿前九帅就是殿前司、侍卫亲军步军、侍卫亲军马军的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的合称),再往下就是殿前指挥使、内殿直、散员、散指挥、散都头、散祗候、金枪班、东西班、散直、钧容直、捧日(上述为殿前司骑兵)、御龙直、骨朵子直、弓箭直、弩直及天武(上述为殿前司步兵)各指挥,指每挥之下有副指挥使、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侯、承局、押官。
杨志在殿前司,也就是各最低级的承局或押官,顶多相当于少尉或中尉,所以才被派出去当“花石纲制使”——“制使”是临时职务,离将军还隔着两个锅台三铺炕呢,说白了也就是殿帅不放在眼里的一个碎催而已。
以皇帝名义下的命令也分几等,诏、令、谕、旨、制、策、诰、戒,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名称,杨志这个“制使”,就是“奉制出使”采办、押运生辰纲,回来交差后名号自然取消,基本就相当于跟着太尉陈宗善去梁山招安的张干办、李虞候。
碎催杨志在殿帅府的地位绝没有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高:林冲不但与高衙内熟悉,还能三番五次要借高俅的宝刀,还有水浒续书说林冲在担任禁军教头时“原有殿前龙卫指挥从五品的官职”,这样说的话,称林冲为将军,还是比较靠谱的,但是很多版本的水浒传,都称其为“林教头”、“林武师”,可能是怕触及林冲的伤心事。
说林冲是五品武官,还真不违背水浒原著的描述,因为他刚出场的时候,穿的是“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这就是七品到五品武官的标配。在天子脚下,服装颜色规定很严,林冲要是没有六品以上职衔而敢穿绿战袍,是要被巡城御史抓去打板子的:“宋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其制,曲领大袖,下施横襕,束以革带,幞头,乌皮靴。三品以上服玉带,四品以上服金带,以下升朝官、虽未升朝已赐紫绯、内职诸军将校,并服红鞓金涂银排方。虽升朝着绿者,公服上不得系银带,余官服黑银方团胯及犀角带。”
林冲可以系银带,说明他应该是个六品以上武官,而不是特殊赏赐可以穿绿战袍。
按照近现代的军衔制度,七品相当于上校,六品以上基本就可以称将军了,所以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林冲勉强可以算一位将军。
林冲更像是皇家军事学院高级教官,而呼延灼的汝宁郡都统制,可就非同小可了——北宋没有都统制,那是借用南宋的常设官:“旧制,出师征讨,诸将不相统一,则拔一人为都统制以总之,未为官称也,建炎(南宋高宗赵构第一个年号)初,置御营司,擢王渊为都统制,名官自此始。其后,神武五军及川陕宣抚司、都督府、枢密院皆置……恩数略视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合称三衙),权任在帅臣右,官卑者称副都统制。”
都统制呼延灼可称将军,青州指挥司统制秦明比他低一级:“(都统制以下)大军又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统领、同统领、副统领,其下有正将、淮备将、训练官、部将、队将等名,皆偏裨也。”
梁山军征方腊折损过半,幸存的“正将十员,各授武节将军,诸州统制;偏将十五员,各授武奕郎,诸路都统领”,都没有呼延灼上梁山前的“汝宁郡都统制”品级高。
我们从赵佶钦赐踢雪乌骓马,高俅划拨铁甲三千副、铜铁头盔三千顶、战马三千匹组建铁甲骑兵师来看,呼延灼就是一百单八将上梁山前军衔最高的,浦东巡检大刀关胜跟他没法儿比:“数州数县管界、或一州一县巡检,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事。又有刀鱼船战棹巡检,江、河、淮、海置捉贼巡检,及巡马递铺、巡河、巡捉私茶盐等,各视其名以修举职业,皆掌巡逻几察之事。”
我们查阅《宋史》可知,其中只有一次出现过蒲东字眼,那就是“华亭浦东盐场”,按照规定,该盐场是要设一个巡检查抄私盐的,这正好跟关胜的“屈在下僚”相对应——原来关胜就是嘉兴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一个盐业市场的稽查队长。
古代“官”与“僚”是两个概念,官有品,僚无级,比如时文彬是七品官,宋江就是无级幕僚。
关胜是在丑郡马宣赞的举荐下破格提拔的,他能不能算正牌将军,还有待商榷,其余的梁山好汉,还有几人在落草为寇前能称将军,那就要呈请读者诸君发表高见了:在您看来,双枪将董平、没羽箭张清、镇三山黄信,够不够得上将军品级?像花和尚鲁智深、病尉迟孙立那样的兵马提辖,是不是比将军还低一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7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