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梦华录》中萧钦言的原型和宋朝官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0 16:2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梦华录》是一部以北宋为背景的电视剧,剧中顾千帆到萧钦言家去的时候,门口的灯笼挂着“平江军节度使、参知政事、知苏州事”。

聊聊《梦华录》中萧钦言的原型和宋朝官职

这里的三个官名,分别就是萧钦言“职、官、差”

平江军节度使,这是萧钦言作为宰相卸任之后的荣誉职务(实际上,宋朝宰相如果外出担任这类职务,基本上属于朝廷斗争失败,或者是被罢相了);

参知政事,这是萧钦言担任的官名(宋初并无参知政事一职,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参知政事始得与宰相于政事堂同议政事,职权、礼遇大致等于宰相。宰相出缺时,代行宰相职务,至此至宋仁宗、宋神宗时期,参知政事的职权和礼遇达到巅峰,甚至在很多特殊时期,是名副其实的宰相。)

知苏州事,这才是萧钦言真正干的活,按照现在说的话,应该就是苏州市长。

如果按照宋朝官职,节度使是从二品,参知政事是正二品,诸州刺史是从五品。根据宋朝如果官员品秩高于州格,用“判”字;官员品秩与州格相等,则用“知”字。

依据上述原则,萧钦若其实应该是“

平江军节度使、参知政事、判苏州事

”较为妥当。

萧钦言能不能称为“使相”

宋代,在亲王、留守、节度使等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都称为使相,他们不参预朝政和签署朝政命令,只在朝廷除授大臣的诏令上副署,这种副署多是形式性质的。

这里有一个名词,叫“同平章事者”,也就是“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的简称,一般唐宋“同平章事者”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严格意义上,参知政事还是不“正宰相”。

所以剧中称

萧钦言为“使相”,小编觉得勉勉强强。

萧钦言的原型到底是谁?

小编曾经在“

《梦华录》中这句台词是宋朝人讲的吗?

”评论区中写到:皇城司是太平兴国六年改名的,东京是北宋的首都。因此故事只能在太宗到钦总的北宋。皇后在夜宴图看到叫刘婉。宋真宗皇后刘娥;宋仁宗皇后郭废后,曹皇后;宋英宗高皇后;宋神宗向皇后,朱皇后,陈皇后;宋哲宗孟皇后,刘皇后;宋徽宗王皇后,郑皇后;宋钦宗朱皇后。小编觉得,如果从刘皇后的角度来说,那就是宋真宗和宋哲宗的时代了。但是哲宗时期的刘皇后也没那么出名。相反真宗刘皇后就是民间“狸猫换太子”的原型,况且刘娥也是北宋最有实权的皇后,后来穿衮服祭祖。另外赵盼儿的相思之人欧阳旭,总让人联想到仁宗时期的欧阳修。所以故事发生在宋真宗和宋仁宗的时代是比较可能的。

那在剧中,萧钦言有一句话,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

喜好弄权阿谀的奸相

聊聊《梦华录》中萧钦言的原型和宋朝官职

为啥凭这句话,就可以找寻萧钦言的原型呢?

既然自定义为“奸相”,那在真仁时期的“奸相”屈指可数,除了

王钦若和丁谓

,别无他人。

大家来看看王钦若的简历

王钦若(962年~1025年),宋真宗、宋仁宗时期两度担任宰相,五鬼之一。淳化三年(宋太宗992年),进士及第(三十周岁,剧中萧钦言进士及第为26岁,还是比较接近的)。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寺丞、翰林学士、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职。澶渊之战时,主张迁都金陵,受到宰相寇准弹劾,出判天雄军。景德三年,寇准罢相后,知枢密院事。王钦若在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为相。三年,出判杭州(萧钦言,出判苏州,苏杭一体,还是挺接近的)。宋仁宗即位后复为相。

聊聊《梦华录》中萧钦言的原型和宋朝官职

大家再来看看丁谓(966年-1037年)的简历

丁谓淳化三年(宋太宗992年),考中进士(二十六周岁,剧中萧钦言进士及第为26岁),大中祥符九年(1016)九月,以参知政事身份,出任平江军节度使,宋仁宗即位,授丁谓司徒兼侍中,位列三公,显赫无比。包庇宦官之事,受到群臣弹劾,被一贬再贬,明道年间,授秘书监,致仕。(好像和剧中人物都对的上)

同时,剧中有句话很重要,萧钦言在处理钱塘知县郑青田留下的47万贯钱时,特别提到了一句:最后再送二十万进东京,给皇后的哥哥刘太尉。

在宋仁宗初年,真正掌握朝政的,正是北宋章献明肃皇后刘娥。送钱给皇后的哥哥,说明萧钦言在政治上是和皇后一党的,如果是和皇后一党,那也就印证了历史上王钦若和丁谓都在北宋章献明肃皇后刘娥掌权后,拜为宰相的事实。事实上,剧中也是这么写的,最后萧钦言的确也拜了相。

聊聊《梦华录》中萧钦言的原型和宋朝官职

所以,

萧钦言的原型是北宋宰相王钦若还是丁谓,大家看到底是哪个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0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仁宗要废郭皇后的原因有哪些
...亲政,与夷简谋。枢密使张耆、副使夏竦、范雍、赵稹,参知政事陈尧佐、晏殊,皆章献所任用,悉罢之。退告郭皇后,后曰:“夷简独不附太后耶,但多机巧善应变耳。”由是并罢。夷简为武胜军
2023-11-10 20:25:00
宋朝刘太后从二婚歌姬到皇后,执政十余载
...娥出身微贱,不可以为一国之母”为由坚决反对。同时,参知政事赵安仁不仅反对立刘娥为后,更是请立出身更为高贵的前宰相沈伦的孙女沈才人为后。结果,宋仁宗未能成功将刘娥立为皇后,也没
2022-12-16 15:30:00
富弼和韩琦是战友,为何最终反目成仇?
...公亮接替韩琦出任集贤殿大学士,而欧阳修则出任副宰相参知政事的官职。 根据大文豪苏辙的《龙川别志》记载,在富弼离职服丧之前,曾与韩琦讨论过回归朝廷的流程。本来按照宋朝制度规定
2023-05-14 21:16:00
王安石变法,宋神宗后宫成最大阻力
...元1069年,宋神宗再一次把王安石召集京城,并且任命为参知政事。王安石的此次到来主要负责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变法。宋神宗和王安石走在了一起,民间百姓高兴,朝中臣子高兴,就连
2024-01-19 19:28:00
聊聊北宋时期宰相——王钦若
...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寺丞、翰林学士、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职。澶渊之战时,主张迁都金陵,受到宰相寇准弹劾,出判天雄军。景德三年,寇准罢相后,知枢密院事。大中祥符初
2023-06-06 15:01:00
谈谈宋真宗时代政治权力的激烈博弈
...大化的城市作为“新都城”。据《宋史》当中记载称:“参知政事王钦若,江南人也,请幸金陵。陈尧叟,蜀人也,请幸成都。”虽然“迁都”并没有实行,但是从侧面就可以反映出当中已经形成了
2024-06-28 10:51:00
...位寿州茶商,在讲究门第的古代,显然,陈氏出身卑微。参知政事宋绶上疏阻止此事,说你赵祯怎么能“以贱者正位宫中”呢?没过几天,枢密使王曾也劝谏不可纳陈氏,赵祯也懒得搭理他,就回了
2024-06-02 09:01:00
...于是便趁机将宰相吕夷简、枢密使张耆、枢密副使夏竦、参知政事陈尧佐、礼部尚书晏殊等刘太后垂帘期间任命的朝廷重臣,全部贬出京城,一个也没有留下,并重新任命了一批刘太后时代不得志的
2024-06-04 11:17:00
她是少数被正史高度评价的女政治家,却在明朝被抹黑
...后的仁宗在皇仪殿召群臣,哭问为何刘娥死前拉扯衣服,参知政事薛奎表示太后不愿先帝见她身穿天子服入葬。仁宗立刻下令给刘太后换上皇后冠服,谥号“章献明肃”皇后。再说下刘娥和宋仁宗的
2023-03-11 10: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