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中经评论:ChatGPT来了 谁该担忧“饭碗不保”?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2-09 11: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人工智能只能“忠实”地执行指令,而人则有说“不”的权利。这种质疑的态度和精神,恰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更应思考的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保持自己的“进化”能力而不至于成为科技的“附庸品”。

最近,两个人工智能系统“火出了圈”。一个是电影《流量地球2》中的“幕后主角”MOSS,另一个是现实中众多资本力捧下的“全能网友”ChatGPT。前者满足了不少影迷的“科幻好奇心”,而后者则真切地走入了人类生活。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过去几年热炒的“元宇宙”好多人还没弄明白,如今关于ChatGPT的报道和“测评”已铺天盖地袭来。据说,这款“智能聊天机器人”能够较为精准地识别提问者意图,可以做算法题写代码,甚至还会撰写小说大纲,等等。太阳底下没新鲜事,与此前每次的技术升级一样,ChatGPT在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让一些人担忧“饭碗不保”,还有一些人因此唱衰教育、新闻媒体等行业。

说得直白点儿,就是一些重复性的脑力劳动或职业岗位,有被 ChatGPT 替代的可能。那么,这真值得让人“茶不思饭不想”吗?恐怕得“让子弹飞一会儿”再看。这款应用程序才上线两个多月,俗话说“这才哪儿到哪儿啊”。这不就有消息称,北京时间2月7日22:49,记者登录ChatGPT官方网站发现,该网站首页提示称其“已经满负荷了”。ChatGPT官网表示,许多人在“最近一小时内蜂拥而至我们的网站,但我们的(网络)资源是有限制的。”

当然,人工智能本就是人类智慧的产物,ChatGPT所谓的“回答”更多依赖于制作者的“投喂”,它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不久前“AI绘画”引发热议,一阵喧嚣之后人们发现,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而已。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只能“忠实”地执行指令,而人则有说“不”的权利。这种质疑的态度和精神,恰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更应思考的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保持自己的“进化”能力而不至于成为科技的“附庸品”。

纵观历史上的每一次科技进步,一些职业工种总在“破旧立新”,与之相匹配的是对劳动者更高的知识和素养要求。可以预计,未来一定时期,单一技能、单一技术的简单岗位会相应减少,而新的多技能、多技术复合型岗位将快速产生。这些新职业岗位的产生速度,甚至可能会超过传统简单岗位的消失速度。可以说,ChatGPT引发的这一轮人工智能热潮,是伴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应用而来。这也提示很多职场人和年轻求职者,既需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不妨努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从而尽可能地让自己“不可替代”。

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从田间到餐桌、从工厂到商场,人工智能已全方位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技术前进的脚步不可阻挡。即便ChatGPT不出现,那些不能与时俱进的岗位也会迟早被其他技术进步所替代。而那些散发着人性光芒的思想和智慧,恐怕是技术永远无法触达的。

未来,面对新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我们理应多一些自信和底气,快一些思考如何让新技术更好地帮助人类创造美好的未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ChatGPT“出圈”,值得期待

ChatGPT爆火,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人工智能只能“忠实”地执行指令,而人则有说“不”的权利。这种质疑的态度和精神,恰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更应思考的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保持自己的“进化”能力而不至于成为科技的“附庸品”。

最近,两个人工智能系统“火出了圈”。一个是电影《流量地球2》中的“幕后主角”MOSS,另一个是现实中众多资本力捧下的“全能网友”ChatGPT。前者满足了不少影迷的“科幻好奇心”,而后者则真切地走入了人类生活。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过去几年热炒的“元宇宙”好多人还没弄明白,如今关于ChatGPT的报道和“测评”已铺天盖地袭来。据说,这款“智能聊天机器人”能够较为精准地识别提问者意图,可以做算法题写代码,甚至还会撰写小说大纲,等等。太阳底下没新鲜事,与此前每次的技术升级一样,ChatGPT在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让一些人担忧“饭碗不保”,还有一些人因此唱衰教育、新闻媒体等行业。

说得直白点儿,就是一些重复性的脑力劳动或职业岗位,有被 ChatGPT 替代的可能。那么,这真值得让人“茶不思饭不想”吗?恐怕得“让子弹飞一会儿”再看。这款应用程序才上线两个多月,俗话说“这才哪儿到哪儿啊”。这不就有消息称,北京时间2月7日22:49,记者登录ChatGPT官方网站发现,该网站首页提示称其“已经满负荷了”。ChatGPT官网表示,许多人在“最近一小时内蜂拥而至我们的网站,但我们的(网络)资源是有限制的。”

当然,人工智能本就是人类智慧的产物,ChatGPT所谓的“回答”更多依赖于制作者的“投喂”,它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不久前“AI绘画”引发热议,一阵喧嚣之后人们发现,这些画充其量只是替代了某些“艺术工厂”的流水线式生产而已。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只能“忠实”地执行指令,而人则有说“不”的权利。这种质疑的态度和精神,恰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更应思考的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保持自己的“进化”能力而不至于成为科技的“附庸品”。

纵观历史上的每一次科技进步,一些职业工种总在“破旧立新”,与之相匹配的是对劳动者更高的知识和素养要求。可以预计,未来一定时期,单一技能、单一技术的简单岗位会相应减少,而新的多技能、多技术复合型岗位将快速产生。这些新职业岗位的产生速度,甚至可能会超过传统简单岗位的消失速度。可以说,ChatGPT引发的这一轮人工智能热潮,是伴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应用而来。这也提示很多职场人和年轻求职者,既需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不妨努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从而尽可能地让自己“不可替代”。

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从田间到餐桌、从工厂到商场,人工智能已全方位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技术前进的脚步不可阻挡。即便ChatGPT不出现,那些不能与时俱进的岗位也会迟早被其他技术进步所替代。而那些散发着人性光芒的思想和智慧,恐怕是技术永远无法触达的。

未来,面对新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我们理应多一些自信和底气,快一些思考如何让新技术更好地帮助人类创造美好的未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ChatGPT“出圈”,值得期待

ChatGPT爆火,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9 14: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世界看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无限潜能。今年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站上风口,展示了人工智能定义社会、改变社会的可能性,加速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不过,AI应用越来越懂人、越来越像人
2023-08-31 15:26:00
...意义。创新驱动让供需精准匹配成为可能,物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正在为更多新型消费场景和模式嵌入“智慧”内核,也在不断优化年货等商品的供给结构,让年货充分“
2023-01-23 09:16:00
这条视频的评论区炸锅了!人的创造力真的很强吗?
...论里分享的一位大西洋月刊》科技记者的经历:因为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来给杂志画插图,直接绕开了插画师,让很多艺术家感到不愉快,在社交媒体上被各种吐槽。我看了一下留言区,评论很多,主
2023-01-26 16:00:00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核心观点:“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出发,落脚在“加快战略性
2022-12-24 08:20:00
...去年持续了上百天的好莱坞大罢工,然后自问自答道:“人工智能可以为《变形金刚7》编剧吗?当然可以。”吉米的言下之意很清楚:AI时代,在座编剧的饭碗怕是危险了。其实,这句话多少有
2024-03-15 06:13:00
...技创新是大国竞争的焦点,哪个国家能够率先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在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中确立竞争优势,哪个国家就能抢占科技创新高地,在
2023-01-27 07:11:00
人工智能抢走饭碗?美国科技公司开年已裁员万人
...称,削减成本是裁员的原因之一,也有观点认为,裁员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有关。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曾将2023年称为“效率之年”
2024-01-27 07:51:00
部分人被淘汰不可避免!但ChatGPT真能颠覆新闻业吗?
...有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春节刚结束,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火出了圈。上线5天,用户量上百万,仅2个月,活跃用户突破1亿。改论文、敲代码、写文案样样在行。甚至于被Buz
2023-02-09 14:15:00
AI“上岗”,我的“饭碗”还稳吗?
...本;做题遇到困难,用AI模型工具就能找到答案……AI即人工智能。“30秒搞定一张插画图、5分钟生成一篇爆款文章。”近来,AI正在从抽象的概念走进日常工作和生活。这让一些人产生
2023-09-25 14:0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