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保持高新技术产业良好势头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1-27 07: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格局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稳固。未来,随着市场主体活力、居民消费潜力和产业升级动力的有效释放,我国工业经济将稳步回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2022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依然保持良好势头。数据显示,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5.6%,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8、2.0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依赖性强、资源消耗小、生产效率高、竞争力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对科技产业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劲。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4.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约45万家。展望未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将会更大。

首先,我国具备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我国拥有4亿多人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为高新技术产业供需有效互动、产品快速迭代升级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

其次,我国正在迎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口质量红利期”。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超过26%。随着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高素质劳动力数量还会不断增加。这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劳动力要素保障。

高新技术产业强劲增长,代表着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创造出更便捷、更具时代感的产品,吸纳更多掌握新技术的年轻群体就业,有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的供需错配,进一步实现经济稳增长。

当然,就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而言,还存在原创技术动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不畅、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强化这些弱项也非一日之功,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夯实产业基础、补齐技术短板、构筑创新生态,从而不断增强内生动力。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创新是大国竞争的焦点,哪个国家能够率先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在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中确立竞争优势,哪个国家就能抢占科技创新高地,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赢得主导权。

2023年,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工业领域仍较突出。但是,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格局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稳固。未来,随着市场主体活力、居民消费潜力和产业升级动力的有效释放,我国工业经济将稳步回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好。(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领跑

瞄准高技术产业稳投资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格局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稳固。未来,随着市场主体活力、居民消费潜力和产业升级动力的有效释放,我国工业经济将稳步回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2022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依然保持良好势头。数据显示,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5.6%,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8、2.0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依赖性强、资源消耗小、生产效率高、竞争力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对科技产业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劲。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4.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约45万家。展望未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将会更大。

首先,我国具备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我国拥有4亿多人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为高新技术产业供需有效互动、产品快速迭代升级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

其次,我国正在迎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口质量红利期”。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超过26%。随着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高素质劳动力数量还会不断增加。这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劳动力要素保障。

高新技术产业强劲增长,代表着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创造出更便捷、更具时代感的产品,吸纳更多掌握新技术的年轻群体就业,有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的供需错配,进一步实现经济稳增长。

当然,就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而言,还存在原创技术动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不畅、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强化这些弱项也非一日之功,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夯实产业基础、补齐技术短板、构筑创新生态,从而不断增强内生动力。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创新是大国竞争的焦点,哪个国家能够率先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在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中确立竞争优势,哪个国家就能抢占科技创新高地,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赢得主导权。

2023年,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工业领域仍较突出。但是,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格局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稳固。未来,随着市场主体活力、居民消费潜力和产业升级动力的有效释放,我国工业经济将稳步回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好。(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领跑

瞄准高技术产业稳投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7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挥刘伟红介绍。重大项目是推动经济加快回升向好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强引擎”。记者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枣庄高新区77个实施项目,已经建设完成投入运营33个。其中,省重大
2023-11-28 06:48:00
龙头强链工业强区势头劲
...,申创工作进展顺利。银河化工、和诚锰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促进工业产业从资源型向技术型、绿色化的转变。依托“应用驱动·融创发展”铜仁路径,引进培育
2024-01-25 06:52:00
河南新增5家省级高新区,总数增至44家
...文转自:大河网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5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的省级高新区如何建设?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省级高新区和“国字号”高新区未来如何协同发展?一起来看——
2023-02-23 20:37:00
...伍,成为工业稳增长的中坚力量。05/开足马力,各展所长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各区县已开足马力。一季度,市中区GDP达329.1亿元,三产占比超80%,商业中心地位稳固。通过优化
2025-05-10 23:07:00
六安海关赋能老区新质生产力
本文转自:皖西日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额对比7.3亿元同比增长54.9%2023全市进出口总值103.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率约为7
2024-04-07 08:35:00
...新区持续激发数字经济活力。上月,鼓楼又召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推介会,诚邀国内外数字经济领域的顶尖企业、科研机构和创新人才共聚鼓楼,共谋发展。一年来,园区通过“链”上发力,紧抓
2024-12-07 08:51:00
创新探索“园区商会+”工作模式 达州高新园区商会成立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余开洋 摄影报道)6月28日,达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商会成立。近年来,达州高新区按照市委“一年有形象、两年上台阶、三年创成国高”要求,以创国高为统揽,聚焦产
2023-06-29 16:13:00
本文转自:盐阜大众报本报讯 (高婷婷 蔡宇)今年来,建湖高新区紧紧抓牢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把稳增长的着力点集中到项目上,把调结构的突破口锁定到项目上,以项目引建的新突破促进发
2023-09-22 00:13:00
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升电子元器件等配套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内特色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023-10-25 21:48: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OpenAI杀入招聘市场:打造AI技能认证体系+人才对接平台
财联社9月5日讯(编辑 赵昊)OpenAI计划在明年上线一款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求职平台“OpenAI Jobs Platform”
2025-09-05 07:33:00
华天科技斥资20亿元“加仓”南京
突破纯国产2.5D/3D先进封测技术空白华天科技斥资20亿元“加仓”南京□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肖凡通讯员吴晓倩杨长松近日
2025-09-05 07:42:00
聚力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东北亚新格局 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坚持以高质量金融服务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
8月27日,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长春开幕。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携创新产品和服务精彩亮相,充分展示了交通银行业务综合化
2025-09-04 15:46:00
京沪楼市8月份活跃度提升,现存房地产经纪相关企业超百万家
据媒体报道,8月份,在政策优化的推动下,北京、上海楼市的成交表现出一定韧性。其中,北京新房、二手房成交相比7月份均有小幅增长
2025-09-04 16:00:00
北京银行: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创近三年同期新低
近日,北京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18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
2025-09-04 16:08:00
浙江杭温铁路联络线工程公司注册成立
近日,浙江杭温铁路联络线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彬,注册资本为5亿元,经营范围包含:建设工程施工;公共铁路运输
2025-09-04 16:12:00
联创光电成立数智科技公司,含半导体分立器件业务
近日,江西联创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光电子器件销售,半导体照明器件销售,通信设备销售,半导体分立器件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联创光电(6
2025-09-04 16:12:00
聚和材料在无锡新设半导体子公司
近日,无锡聚光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
2025-09-04 16:12:00
吉林银行长春同志街支行在新民大街开展金融教育活动
金融为民,初心如磐;消保护航,使命在肩。作为扎根春城、服务百姓的金融力量,吉林银行同志街支行始终将“守护消费者权益”视作践行金融初心的重要基石
2025-09-04 16:17:00
平安产险受邀出席湾区金科保险业专场活动,分享AI赋能先进实践
8月14日,由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以下简称“金科协”)主办的第76期湾区金科(FinTech)沙龙-保险业专场活动在深圳成功举办
2025-09-04 16:18:00
经常HUI企 中银护航——跨境资金集中运营 助力集团国际化布局
鲁网9月4日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方针,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中国银行临沂分行始终坚持为广大企业提供专业
2025-09-04 16:20:00
海南农商银行副行长邹燕玲带队赴北京走访重要企业深入交流银企合作与产业发展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 □ 洪开祥)为密切银企关系,推动授信尽快落地,海南农商银行总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邹燕玲日前带队赴北京
2025-09-04 16:22:00
湖北长晟三期投资发展公司成立,注册资本约151亿
近日,湖北长晟三期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51.2亿元,经营范围包含: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
2025-09-04 16:24:00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增资至507亿
近日,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473亿元增至507亿元。企查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1995年,法定代表人为孙文良,由国投电力(600886)、川投能源
2025-09-04 16:24:00
拓维信息成立云智科技公司,含多项AI业务
近日,湖南拓维云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
2025-09-04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