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战国策·齐策四》之中有这样一段话:“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只要留心观察历史中一些赫赫有名的人物就会发现,其中一些人在征战天下的同时,往往会给自己活着自己的子孙后代密谋一条能够全身而退的退路。等到做好了这一切之后,在征伐天下的时候自然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即便失败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家人受到牵连。而明清交替时间节点的吴三桂,无疑是这之中的佼佼者。
明清之间的抉择
有关于吴三桂这个人物,其实历史上一直都是争议不断的。有的人认为正是由于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才导致了明朝最终的灭亡。可有的人却认为吴三桂之所以选择打开山海关,主要是想要借助清军的力量消灭李自成的军队,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关于吴三桂究竟是怎么想,两种观点谁也无法说服谁,不过从当初吴三桂写给祖大寿的一封信件之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一些端倪的。
提到祖大寿这个人,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可在历史资料记载之中,祖大寿此人和吴三桂是外甥和舅舅之间的关系。当时祖大寿在清兵攻下宁锦城之后,第一时间选择了投降。而清兵在得知了祖大寿和吴三桂之间的关系以后,也第一时间要求祖大寿给吴三桂写信,让他劝说吴三桂投降,并开放山海关让清军入主中原。可对于自己舅舅的劝降,吴三桂却回应道:“舅若说背中国之臣主而来,与叛东土之民、东土之主何异。不事二主,人各有志,请舅亦为儿思虑”。
通过这封信件我们能够看出,其实在那个时候,吴三桂本身并不愿意投降清军,对于明朝也是十分忠心的。只可惜在这之后不久,吴三桂就收到了李自成攻破北京,而崇祯皇帝也在景山自缢身亡的消息。所谓的大明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吴三桂也自然独木难支。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也只好无奈地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
其实就那个时候的情形而言,吴三桂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投降已经攻下北京城的李自成,二是投降山海关外虎视眈眈的清军。如果选择一味的坚守,最终只会是死路一条。面对导致国家灭亡的李自成,吴三桂自然是不可能选择臣服的,所以选择投降清军,一方面是外部的压力;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不得吴三桂选择的现实困境。
“迫不得已”的反抗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吴三桂投降了清军之后,清朝统治者就将其送到了云南贵州一带便宜行事。这一方面是为了安抚吴三桂打开山海关的“功勋”,另外一方面则是担心吴三桂继续执掌山海关一带可能对自己产生的威胁。毕竟就地理以及古代的战争形势而言,山海关对北京一带拥有绝对的进攻主动权,清军自然不会将如此重要的军事重地交给一个“外人”。
不仅如此,就当时整个清军的实力而言,倘若明朝内部没有发生李自成起义反抗明军的事件,清兵想要攻进中原也是十分不易的。首先是清朝军队本身的兵力并不充足,没有像蒙古进攻南宋一样的绝对优势。其次则是明朝本身抵抗的态度十分明确。当朝堂之上出现向清军求和的声音时,更多的大臣发声讥讽,认为这和宋朝的软弱有什么区别,最终只会养虎为患罢了。
所以面对这样的现实,清朝统治者也自然而然地将吴三桂送到了云南贵州一带,并在这之后,千方百计地想要削弱吴三桂本身的势力。尤其是到了康熙执政的时候,更是多次想要将吴三桂的实力削弱。而吴三桂本人也曾以目疾的借口来试探康熙的态度,在明确了解到康熙十分希望削弱自己实力的时候,吴三桂选择先下手为强,发动对康熙统治的反抗。
失败之后的密令
1673年11月,吴三桂宣布起兵反抗清王朝的统治。由于康熙错误地判断了两军的形势以及吴三桂的真正实力,导致吴三桂仅仅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就兵不血刃地拿下了云贵两省。在这之后更是趁热打铁的接连进攻四川和湖南等地。而当时邻近省份的巡抚大臣们在看到吴三桂的军事实力后,也纷纷选择了响应吴三桂的反抗。可他们所有人都忽视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只要江浙一带一直处于清朝的掌控之中,清军的根基就不会受到多大的损害。
果然,在之后的征战之中,三藩之一的耿精忠屡屡遭遇失败,并因为清军的围剿而选择投降清军。之后其他省份的一些响应之声更是雷声大雨点小,完全没有任何实际行动。面对清军源源不断的支援和进攻,前期取得了巨大胜利的吴三桂也逐渐感受到了身心俱疲。除此以外,吴三桂本身对于战争的态度也令人深思。纵观吴三桂的整个战争思想,一直都在不断的求稳,希望一步一步地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这种不断自我约束的战争方法,也导致了吴三桂最终的失败。
要知道他的对手可是清朝为数不多的明君康熙,任何一点机会给到康熙手上都绝对是致命的。而在康熙持续不断的调兵遣将之中,吴三桂终究还是落了下乘,最终惨遭失败的命运。可在这个时候,为了保住自己的后代子孙,吴三桂也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让自己的后人改名易姓,悄悄地逃到贵州一带生活。
结语
不仅如此,吴三桂更是下了密令禁止自己的后人将身份写在书本上,更不能记录在族谱之中。根据后来考古学家们的调查,发现如今吴三桂的后人们就生活在贵州马家寨一带,改姓为如今常见的“马”姓,并世代相传着曾经吴三桂所留下来的遗物。虽然在吴三桂叛乱失败以后,自己以及儿子的尸身都被康熙送到了各个省份以示警戒,但能够在康熙皇帝的眼皮子下留着子孙传承,也不得不感慨此人如教科书一般的狡兔三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5 13: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