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山海关之战有多惨烈?李自成的18万精锐几乎被全灭,15员大将阵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20 00:3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山海关之战是明末历史上最惨烈、最血腥的战役之一。李子成率领的十八万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十五名将领战死沙场,惨烈程度令人震惊。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支嚣张的起义军在山海关遭遇如此惨败? 惨烈的战场场面和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战略失误和失误?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改变了明清两代的进程呢?

山海关之战有多惨烈?李自成的18万精锐几乎被全灭,15员大将阵亡

明朝末年,饥荒频发,战乱不断,旧社会秩序陷入危机。在这个动乱时期,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迅速崛起,率领精锐的大顺军,击败守候的政府军,进军北京城下。

1644年,崇祯皇帝绝望自缢,明朝灭亡。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李自成理所当然地进入了北京,宣布自己即将即位,称帝,创建新的王朝。

山海关之战有多惨烈?李自成的18万精锐几乎被全灭,15员大将阵亡

在这关键时刻,山海关吴三桂成了李自成最大的隐患。吴三桂,早年侍奉崇祯,后来被迫加入大顺军的明朝遗人,表面上接受了李自成的领导,但与李自成并没有什么感情。农民出身的新主人。

对于李自成来说,吴三桂控制的山海关绝对是一堵难以突破的高墙,如果不能尽快解决这个障碍,他可能很难巩固自己在北京的根据地。因此,他决定亲自率军进军山海关,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隐患。

山海关之战有多惨烈?李自成的18万精锐几乎被全灭,15员大将阵亡

1644年6月,李自成率领十八万大军抵达山海关,准备向驻扎于此的吴三桂发起进攻。这支大军如洪流般冲来,让勉强抵抗的吴三桂大军惊愕不已。

经历了明朝灭亡的漫长过程后,吴三桂对未来失去了信心,甚至开始考虑加入清军,在历史的洪流中保全自己的生命。

在这关键时刻,李自成对他十分残忍。原来,李自成攻克北京后,就开始盘剥京城的王公贵族,要求他们免费交出家产作为军费。

吴三桂的父亲吴祥是受害者之一,被关进监狱并遭受酷刑。吴三桂对此大怒,决定不再与李自成合作。

山海关之战有多惨烈?李自成的18万精锐几乎被全灭,15员大将阵亡

吴三桂走投无路,只能向清军求助。满清军队是明朝的敌人,清军自然对此感到高兴。当时统治东北地区的清朝皇帝多尔衮立即率领自己的军队支援吴三桂,并决定一起对付李自成。

这对于李自成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原本以为吴三桂一人无法对抗十八万大军,没想到对手却联合了清军。然而,更令他惊讶的是,清军竟然可以立即出兵支援吴三桂。

山海关之战有多惨烈?李自成的18万精锐几乎被全灭,15员大将阵亡

当第一批清军从山海关南路挺进时,李自成立即派出两路部队拦截。一支是李自成亲自率领的,一支是唐同将军率领的。

这次,李自成和吴三桂的军队在山海关周围激战。随着冲突不断,大顺军的攻势逐渐被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压制住。

山海关之战有多惨烈?李自成的18万精锐几乎被全灭,15员大将阵亡

然而此时,多尔衮亲自率领精锐八旗铁骑从东面,对李自成的大顺军形成夹击。八旗铁骑卓越的战技和强大的火力很快就打乱了大顺军的阵型,让大顺军陷入了混乱。

与此同时,多多率领的另一支清军也从石河下游对李自成队伍的后方发起猛烈攻击。这里的防线是最薄弱的,很快就被多铎的部队攻破。惊慌失措的大顺军顿时四面崩溃,毫无还手之力。

山海关之战有多惨烈?李自成的18万精锐几乎被全灭,15员大将阵亡

激战中,李自成麾下15名将领全部阵亡,李自成本人负伤逃亡。曾经引以为傲的十八万大军在战斗中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几千名士兵保护李自成逃回北京。

李自成大败,仓促登基称帝,却仓皇逃往西北,再也没有回来。寻求胜利的清军迅速攻入北京,正式宣告明朝的结束,满清新时代的开始。

山海关之战有多惨烈?李自成的18万精锐几乎被全灭,15员大将阵亡

这个结局的关键在于李自成本人的性格和行为。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不断征战,积累了强大的军事力量。然而,占领北京后,他们逐渐放松戒备,沉迷于声色,对人民的苦难视而不见。

本来,李自成应该利用这种情况来稳定自己的统治,安抚百姓,重建社会秩序。但他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剥削首都的富裕阶层,无情地榨取人民的财富来支持他的军队和奢侈的生活方式。

山海关之战有多惨烈?李自成的18万精锐几乎被全灭,15员大将阵亡

这种做法自然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那些原本对李子成抱有一线希望的人,如今都变了主意,甚至还留恋着前朝的腐朽统治。然而李自成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只顾自己对权力和享乐的渴望,完全忽视了人民的诉求。

即使李自成在刚掌权之初仍然秉持以民为本的思想,但登基后很快就被权力和贪婪蒙蔽了双眼。他心高气傲,鄙视与人合作,甚至看不起自己多年来依赖的吴三桂。

当吴三桂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选择造反的时候,李自成居然派了一个无能的将军去占领山海关,完全低估了这个老将军的力量。

山海关之战有多惨烈?李自成的18万精锐几乎被全灭,15员大将阵亡

这样的错误决策,直接导致了日后山海关之战的惨败。李自成所向无敌的大军被清军猛烈的进攻所摧毁,他的15名亲信将领也牺牲在战场上。

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不仅粉碎了李自成的帝业梦,也让他彻底失去了百姓的信任。最终,李自成只能仓皇逃往西北,以失意的结局收场。

而满清则抓住这次绝佳机会,乘胜追击,趁虚而入,很快就攻破了北京城,接管了中原大地。从此,明朝的历史画上了句点,清王朝开启了它的新篇章。

山海关之战有多惨烈?李自成的18万精锐几乎被全灭,15员大将阵亡

君临天下的幻梦

李自成最终失败的原因,说到底还是在于他自身的缺陷。作为一个出身底层的农民起义者,他固然勇武善战,手下也拥有一支精锐的大军。

但在稳定统治、建立新秩序的关键时刻,他却完全失去了远见和智慧。他不愿意与过去的官僚精英们合作,反而予以打压和剥削。他还肆意挥霍,放纵自己的欲望,完全忽视了普通百姓的疾苦。

这种做法不仅迅速地失去了民心,也为清军提供了可乘之机。最终,李自成的狂妄自大酿成了大祸。他一度接近履踏帝位的梦想,却最终成为了明末清初历史洪流中的又一个牺牲品。

他的失败,也成为了后世君主的一堂沉痛的教训 ——不能忽视民意,也不能骄纵自己,否则必将自食恶果。

山海关之战有多惨烈?李自成的18万精锐几乎被全灭,15员大将阵亡

结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李自成的悲剧也早已尘埃落定。当时的那些纷争和动荡,如今已经化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

但我们仍需警惕,防止类似的错误被再次重复。政治的道路从来都是崎岖险阻,唯有谨慎自持,才能行稳致远。让我们以此为鉴,携手共创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未来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海关之战,李自成十八万精锐几乎被团灭,十五员大将阵亡
...之年也无法踏足北京。那一年,上关之战更是轰动一时。李自成率领十八万大军北上,不料被吴三桂、多尔衮所灭。吴三桂最初同意加入李自成的大顺军。但他随后突然改变主意,转向多尔衮,与李
2023-02-28 20:59:00
山海关之战有多惨烈?李自成的18万精锐几乎被全灭
前言山海关之战,是明末历史上的一场惨烈血战。李自成带领的18万精锐部队几乎被全灭,15名大将战死沙场,战况之惨烈令人震惊。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支不可一世的起义军在山海关遭遇如此惨败?
2024-05-25 14:34:00
吴三桂带着自己的大军占领山海关
...朝,到明朝灭亡一共200多年,最后骄傲的大明王朝终结在李自成的手中,但是此时的李自成也迅速的意识到自己想要当上新王朝的皇帝还需要客服很多问题。李自成毕竟经历了很多大事,自然迅
2023-08-30 15:05:00
大顺骑兵与八旗厮杀,清军靠红衣大炮获胜
1645年,地点潼关,李自成率300骑兵发起冲击,与八旗精兵血战厮杀。大顺骑兵悍不畏死,左冲右突,给清军留下深刻印象。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让崇祯答应他三个条件,便亲率大顺精兵征讨
2023-05-23 10:28:00
如果李自成与多尔衮决战,李自成会死磕多尔衮吗?
如果铁了心决战,死磕到底,多尔衮元气大伤,李自成主力覆没,明清历史将会是“不定数”。一、双方兵力对比,八旗单兵作战有优势,却未必能赢单兵作战能力,八旗无疑比“大顺”厉害,但并非碾
2023-08-20 16:17:00
李自成进京之后没堕落,为什么仍然兵败如山倒
...,就可能夺走他的一切。——读《明末农民战争史》有感李自成,在后来无数人的口述中,和他的大顺政权一道,成为了功败垂成功亏一篑的代名词。更有甚者,喜欢用贪图享乐,夺取江山以后不思
2023-05-15 12:07:00
满清入关时的运气有多好
...王牌部队,战斗力不在八旗之下。一片石大战中又摧毁了李自成主力军,顺带收编了部分残部,要知道当时李自成带到一片石参战的大顺军,已经是李自成最精锐的主力,也是汉人中唯二(另一只就
2023-02-04 11:29:00
李自成未能统一天下除了天时人和,还有哪些因素?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政治形势波诡云谲。李自成有幸成为了其中的弄潮儿,1644年3月19日,大顺军攻克北京城,明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身亡。当天李自成进入北城,明朝灭亡。可以说此时
2023-09-06 00:06:00
李自成是怎么把花花江山送人的
崇祯皇帝自杀后,大明亡了,李自成成为北京城新的主人。此时的李自成算是最春风得意的时候,此时拥兵百万之众,且多为久经战阵之精兵悍将,占据淮河以北,刚刚攻陷北京,明朝官吏兵将多归顺之
2023-02-03 10: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