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自成未能统一天下除了天时人和,还有哪些因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06 00:06: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政治形势波诡云谲。李自成有幸成为了其中的弄潮儿,1644年3月19日,大顺军攻克北京城,明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身亡。当天李自成进入北城,明朝灭亡。可以说此时的李自成一定是信心满满,向着统一全国改朝换代的大好前景不断加速。然而自从山海关一战失利以后,李自成与他的大顺军就节节败退,一直到西安失陷,李自成与大顺军辗转各地,最终在湖北被农民武装杀死,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李自成与大顺军的腐败堕落导致的吗?还是有一些其他的因素造成?

李自成未能统一天下除了天时人和,还有哪些因素?

大顺军的战斗力一直不弱

李自成手下的大顺军,其主要成员都来自明朝西北的边军,他们一直是明朝对外防御对内打压叛乱的主要力量,可以说相比关内的明军,他们的战斗技能以及实战经验都要高出许多。他们投奔大顺军的主要原因是领不到的军饷。

大顺军在对阵清军中的表现就很能说明这支军队的战斗力,首先来看山海关大战,大顺军6万对阵吴三桂部5万,吴三桂依托了山海关的城防工事以逸待劳,结果一天的时间,远道而来的大顺军就打下了北翼城。在随后的决战中,本来以骑兵和重甲步兵为主的大顺军已经杀的关宁军节节后退,但忽然出现在两翼的清朝骑兵则彻底把大顺军包围在了中间,这才导致了大顺军在山海关前的失利。

山海关一战失利以后,李自成率领大顺军主力迅速退回了陕西,清军则步步紧逼,一年以后双方又在潼关发生了第二次决战,潼关战役原有土匪和前明弱兵构成的守军5万人,后李自成又率领3万精锐进驻潼关,而清军方面多铎亲自带领数万八旗军投入到战场。李自成以及手下大将刘宗敏、刘芳亮主动率步骑进攻,虽然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大顺军拼死作战打的很有几分骨气,即便是清军攻入大顺军营,李自成手下300精锐骑兵也敢主动反击清军,一直守住阵地没有让清军突破潼关,直到被阿济格抄了后路,才主动放弃潼关撤退。

另外值得一提的陕北战役,由李过、高一功率领的4万大顺军在陕北对阵由清阿济格统领的清军以及汉族降军8万人,虽然大顺军兵力匮乏但面对清军的围攻李过仍然敢主动出城反击,双方曾经7次交锋,高一功守卫榆林也达半个月之久,直到李自成放弃了西安,他们才主动突围撤退。

既然大顺军的战斗力不弱,为何李自成要撤离北京,又为何在后来与清军的战斗中一败再败呢?原因有2点:天时,人和。

李自成未能统一天下除了天时人和,还有哪些因素?

失败原因之一天时:明朝灭亡的太快,李自成还未消化自己的胜利成果

军队的战斗力还未成型:

在李自成军中,精锐士兵只有十万人左右,其他的军队都是在打进北京的一路上受降的明军或者是来自周边的流民百姓,由于攻入北京的时间太快,导致大顺军没有时间重新整合这些明朝的投降部队,对于百姓更加缺乏长期的军事训练,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因此在攻打山海关一战中,能与关宁铁骑以及清军正面对抗的只有李自成的核心精锐,而这部分军队已经山海关一战中损失大部,让大顺军在与清军后续的对抗中,只能依靠守城而无法发动大规模的反击。

大顺政权尚未稳定:

李自成在崇祯十四年之后进展神速,短短两年时间内占领了河南、陕西、甘肃、湖广等地,从崇祯十七年正月起的两个多月更是从西安一直打到了北京,很多明朝守将、地方官员纷纷投降。而势力急剧扩张的大顺朝也缺乏如此之多的人才来接受明朝投降的军队和地方,所以只能暂时委任降将和降官继续进行统治。在李自成山海关兵败之后,大顺朝的领地之上不断出现反叛现象。1644年五月,河南滑县士绅约定“起兵,将斩伪令以待王师”;五月上旬,山西平定州、榆次县和太谷县的官绅背叛大顺,关起城门,不让大顺军入城修整;五月中旬,山西定襄的大顺饷银被原明朝官僚组织的“游兵散勇”抢劫。这些都成为了李自成的后顾之忧。

李自成未能统一天下除了天时人和,还有哪些因素?

失败原因之二人和:李自成的“迎闯王,不纳粮”政策把官绅地主阶级推向了对立面

李自成在起兵之初喊出的口号是“迎闯王不纳粮为”,赢得了大明朝广大基层百姓的支持,继而赢得了发不出工资军人的投诚,因此军队势如破竹。然而维持一支军队的正常运作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初期的大顺军可以靠收缴乡绅地主的财产作为军费,到了李自成攻入北京以后,军队数量已经发展到了几十万人,李自成初期收缴的财富已经无法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军队,可让他没有料到的是崇祯也没钱,大明的国库、崇祯的私房库里只搜到了几万两银子,根本不够大军的日常开销,只能将北京城中的大小官吏,逐一抓起来拷问,四处抄家。发展到后来,连北京城中的富商以及缙绅都没有放过,并且在全国各地大顺政权也都在执行这样一种策略。

除了收缴官员以及缙绅的财物,对于明朝官员的吸收以及使用上,李自成以及他的领导班子也没有重视这批人的力量,他手下的主要将领中没有一位明朝的官吏,一直任用最早跟随他的那批幕僚以及将军,投降到他手下的明朝官员也很少能获得李自成的优厚待遇。

作为一个新生的政权,拥有广大底层群主的支持只是基础,而作为核心的士大夫阶层理应成为新政权重要的拉拢对象,却被李自成以及他的手下无情的推到了大顺政权的对立面。最后让入关的清军轻易摘取了胜利果实,其中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吴三桂的降而复叛。

李自成未能统一天下除了天时人和,还有哪些因素?

结语

1644年,当大顺政权接管了明朝辽阔的疆土,大批的明朝官员将领投降李自成时。政治形式是非常有利的。腐败的明朝政府业已败亡,清朝也只存在于关外。而张献忠仅局限于四川一隅之地。广大汉族人民对新生的大顺政权充满期待。如果李自成能够顺势而为,团结汉族各个阶层人民,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逐鹿中原,天下归一并非没有可能。

然而在崇祯帝煤山自缢身亡以后,大顺政权仍将自己的主要敌人锁定为明朝的残余势力,这是非常缺乏远见的行为,没有制定恢复经济、鼓励生产、充实税收的政策,反而将搜刮官吏、缙绅追缴赃款当成主要的军费来源,这样的政权即使没有清军的入侵,也无法获得长久立足。

李自成是一位伟大的统帅,他手下的大顺军也是一支有骨气有血性的精锐之师,然而缺乏政治以及经济的远见,再强大的统帅也无法获得所有阶级的支持,在大顺政权成立的那一天他的失败就已经被注定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6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明兴衰:气数、军阀与清军的围攻
...况下,人们对明朝的了解肯定是非常多的。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先进攻到了京城,此后崇祯帝在煤山自尽身亡。由此标志了大明王朝的结束,只不过明朝的皇室后裔没有被赶尽杀绝。京城被攻破后
2023-12-02 08:56:00
...都失败了,失败的那些人当中,距离成功最近的大概就是李自成了。李自成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他杀了一个可以跟诸葛亮相媲美的人。很多人都知道李自成很厉害,曾经成功
2024-05-26 06:34:00
如果当时黄巾军取得成功,之后会怎样
...层出不穷。陈胜吴广、绿林赤眉、还有后来的方腊宋江、李自成张献忠,千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当然了还有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那么如果当时黄巾军取得成功,之后会怎样?之
2024-05-27 17:16:00
李自成的一手好牌打烂,如果不杀此人历史便将改写
...秀,朱元璋等等,除了这几个人之外,建立了大顺王朝的李自成应该也算一个。李自成是一个正儿八经农民出身的皇帝,他推翻了明朝的统治,逼死了崇祯皇帝,但是皇位却没有坐稳。李自成统领天
2023-06-16 09:37:00
满清入关统一中原: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结合
满清入关统一中原,当然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什么叫天时?那是因为当时中原大乱。即使当时的明朝已经万分衰落,还把清朝的兵力挡在长城之外,如果不是吴三桂投降,清朝统治
2023-09-23 16:56:00
李自成灭明称帝,为何最后却没能统一天下
...落败,最终只能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01风风火火的闯王李自成,便是这其中具有悲剧色彩的一个起义领袖。他曾经一路势如破竹,凭借百万农民义军终结了大明的统治,建立起了大顺朝廷。眼看
2023-06-25 16:10:00
李自成当42天皇帝的这段时间里都做了什么
...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起兵造反的农民子弟。明清时期的李自成便是典型例子,他称帝的42天内做了三件事为自身铺了条绝路,正是这三件事断送了他的帝王梦。01看清世态炎凉百姓的苦楚李自
2023-05-28 21:20:00
如果没有清军入关,李自成能巩固政权统一中国吗
明清革鼎之际,李自成是不得不说的关键人物,具有上承明朝下启清朝的重要意义。笼统意义上明朝之后是清朝,所以很多人认为是清朝灭了明朝以后取而代之,其实灭亡明朝的是李自成。1644年,
2024-04-26 15:32:00
北周、北齐、南陈时期,为何北周能吞并北齐统一天下?
但凡得天下者,都要具备天时地利以及人和,缺一不可。三国时期,曹操得了天时,准确把握住机会反董卓、灭袁绍、败吕布、退马超,从而拥有了北方偌大的中原地区。他的儿子曹丕,才有建立曹魏的
2023-04-23 19: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