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宋敏 通讯员钟军 李锋)5月28日,记者从宜城市农业农村部门获悉,今年宜城夏收小麦总产量达到23.88万吨,比去年增加0.65万吨,实现“21连丰”。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宜城市近年来制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该市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引进培育高产优良品种、加强田管技术指导服务等措施,为小麦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5月25日上午,在宜城市郑集镇童梅村五组的高标准农田里,小麦高产竞赛专家验收组对其中3亩小麦进行了实收测产验收,结果显示,3亩小麦实收鲜重为1645公斤。经过水分含量折算,亩产达到508.09公斤。这一成绩明显高于当地平均产量水平。
该块高标准农田总面积为100亩,种植的小麦品种是“秦鑫271”,这一品种分蘖力强、抗病性强、抗倒性强、丰产性好,在宜城得到广泛种植。
宜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吴运明表示,高标准农田小麦丰收的背后,是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的全面应用。从机械条播、配方施肥,到冬季控旺促弱、春季抗冻害技术应用,再到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的防控,当地都采取了科学的管理措施,确保小麦生产高效与稳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9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