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援宁支教教师郑燕华:
培养带不走的骨干教师
郑燕华与宁夏中卫市海原二中学生合影
2020年,在宁夏中卫市海原二中最后一堂课上,一张卡片摆在了郑燕华的眼前。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没有杯子,咖啡是寂寞的。没有你,我们是孤独的。”一定是哪个腼腆的孩子的临别语,郑燕华把卡片悉心收进口袋保存至今,“孩子们的表达总是如此纯真”。
2019年,作为福建省第二十一批援宁支教教师之一,高新六中历史教师郑燕华奔赴宁夏海原,任教八年级6个班级的历史课,并被选为学校政史地教研组组长。令她感到惊喜的是,在宁夏,越来越多学校建起了敞亮的教室,修建了塑胶跑道,教室里还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虽然宁夏生活环境比较艰苦,教育资源配备却一年比一年好。”她时常嘱咐宁夏的孩子们:“你们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既能走出去看看,也能回来建设家乡。”
在宁夏海原任教期间,她发现当地学校对历史课程并不重视,教学方式大多以简单划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为主。“学习历史,需要掌握方式方法,重在理解。”郑燕华时时提醒着自己:“要抓紧时间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尽可能留下来。”
援宁,其中一个重要目的便是深耕精磨“传帮带”,培养一批带不走的骨干教师,从教育“输血”向“造血”转型。“希望漳州的教育理念能够在宁夏‘落地生根’,帮助更多年轻教师成长,形成一套适合这边孩子成长的教育方法。”
一有空,郑燕华就加塞在教室后几排,记录年轻老师授课情况。在这位老师傅的“传帮带”下,年轻教师认真准备课堂教具,精心设计课堂环节,丰富教学形式,呈现出别开生面的课堂。课后,郑燕华还从课堂目标制定、重难点把握、课堂环节设计、语言交流等方面进行系统点评,为宁夏青年教师组织和驾驭课堂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她总是惦念着宁夏的这片热土,“有机会,一定要再回这片热土”。正如当初援宁教师编写的朗诵诗:滔滔闽江水/巍巍贺兰山/从东海之滨到黄河之畔/千里迢迢/山在呼唤/水在激荡……
☉记者 陈慧慧 文/供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9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