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凌烟阁中最特殊的功臣,李世民没登基他就死了,最后还能入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08 18:39:00 来源:戏说三国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追随自己的功臣,选了二十四位名臣出来,让人绘了二十四幅画像,挂进凌烟阁,供其经常观看缅怀。

这就是在历史上知名度高居不下的凌烟阁功臣榜。

在这份榜单中,99%的人选是跟随李世民为大唐统一天下,以及参与“玄武门之变”,再帮助历史创造“贞观之治”的著名文臣、武将。

其中有一位很特殊,就是排在凌烟阁榜单第十三位的郧国公殷峤。

凌烟阁中最特殊的功臣,李世民没登基他就死了,最后还能入选

为什么说他特殊呢?因为他既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也没有为“贞观之治”做出贡献。

他在唐高祖执政时期的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就去世了。

因而,他是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中,唯一的一个没有等到李世民登基的功臣。

凌烟阁功臣是李世民缅怀追随自己的功臣,入选的标准有两个基本条件,“玄武门之变”和“贞观之治”。

殷峤都没有参与,李世民为何还牢牢地记住了他?他凭啥入选凌烟阁?

下面就聊聊这个事,供唐史爱好者们参考、品评。

殷峤,字开山,他出身不凡,出自陈郡殷氏,在当时,也是不大不小的贵族。

他还有一个传说中的身份,在名著《西游记》中,他是唐僧的外公。

殷峤早在李渊起兵反隋之前,就投靠了李家,参与晋阳起兵,深受李渊的信任和重用,《旧唐书·列传第八·殷峤传》中记载:义兵起,召补大将军府掾,参预谋略,授心腹之寄……

殷峤为李渊反隋建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凌烟阁中最特殊的功臣,李世民没登基他就死了,最后还能入选

所以,他不但是凌烟阁功臣,也是唐朝开国功臣,是李渊钦定的“太原元谋功臣”十七人之一。

这样一个在唐初政局中,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自然不可避免的会卷入到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争斗中。

殷峤应该跟李世民在李渊起兵前就关系密切,很早就成为了李世民的心腹。

在《旧唐书·列传第八·殷峤传》中有这么一段记载:……从隐太子攻克西河。太宗为渭北道元帅,引为长史。

这是在李渊起兵后,兵发长安路上发生的事,就是一开始,殷峤本来是跟着李建成一路行军。

他在隋朝时,曾当过太谷县长(今属山西晋中市),太古距离西河(今山西汾阳市)不远。

所以,他大概是因为熟悉当地情况,被指派给李建成,帮助他作战,李建成一定收买过他。

但等到任务完成后,他马上就回到李世民麾下。

殷峤丝毫不在意跟着当时的唐国公世子,未来的皇太子李建成,可能带来的好处,立场比较坚定。

凌烟阁中最特殊的功臣,李世民没登基他就死了,最后还能入选

当然,还有一种猜测,就是殷峤本来是李建成选定的人,但因为某些原因,他半路跳槽了。

李世民当时的地位是远不如李建成的,其声望和功劳是在唐朝开国后,才慢慢通过军功超过李建成。

所以,不管殷峤是立场坚定,还是半路跳槽,都足以让李世民对其念念不忘。

另外有一件只能算是猜测的事情。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六月,李世民奉命率军征讨薛举。

当时,李世民带的两个副手是刘文静和殷峤(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等一干名将,当时还没有归唐)。

这一仗唐军打败了,是李世民在当上皇帝之前,唯一的一次败仗。

根据史书中的记载,这一仗唐军败的原因,主要是李世民突发重病,然后刘文静和殷峤擅自出兵,因而大败。

凌烟阁中最特殊的功臣,李世民没登基他就死了,最后还能入选

《旧唐书·列传第八·殷峤传》中记载:时太宗有疾,委军于刘文静,诫之曰:“贼众远来,利在急战,难与争锋。且宜持久,待粮尽,然后可图。”峤退谓文静曰:“王体不安,虑公不济,故发此言。宜因机破贼,何乃以勍敌遗王也!”久之,言于文静曰:“王不豫,恐贼轻我,请耀武以威之。”遂陈兵于折墌,为举所乘,军乃大败。

从上述记载看,唐军大败的主要责任在殷峤,李世民交代了不让出兵,他却私下鼓动刘文静出兵,结果导致大败。

但这事情有个疑问,即李世民下的命令就那么不管用?

李世民驭下,想必是有一定的手段,特别是军事指挥权,在李世民亲临战阵时,很难想象有人不听他的军令。

主帅下令不让出兵,部下却擅自出兵,这样的人能用?

李世民对军队的指挥权,就那么容易松动?

殷峤是李世民的心腹,能不知道李世民对军权的看重?他怎么就敢绕开李世民,私自调动军队?

今天能调动军队出战敌军,明天是不是就能调动军队谋反?

有一种猜测是,这一仗其实是李世民指挥的,但依旧败了。

打了败仗,就要有人承担责任,李世民敢承担责任吗?

当时唐朝刚开国,五月开国,六月李世民即率军出战薛举,可以说,征讨薛举是大唐开国第一战。

要是世人知道是李世民指挥的这一场败仗,对他的声望的打击是巨大的,且对志在皇位的李世民,也是相当不利的。

开国第一仗都败了,以后还能经常带兵征战?

凌烟阁中最特殊的功臣,李世民没登基他就死了,最后还能入选

李世民不能也不敢承担这个责任,所以要找人背锅。

刘文静和殷峤都跟李世民关系深厚,知道这事不能让李世民暴露出来,于是,两人一起帮李世民背了锅。

上报的战况,或许是三人集体润色,把李世民从中摘了出去,理由就是生病了,不能视事。

战后,刘文静“坐除名”,殷峤这个擅自出兵的“主谋”是“坐减死除名”。

两人都是开国功臣,不会因为一场战争的失利就丢掉性命,随时可以复出。

他们的顶罪,对李世民的帮助极大。

如果此猜测为真,这或许才是李世民对殷峤念念不忘,过了二十一年,选凌烟阁功臣的时候,还把他选进去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没把刘文静也选进去?刘文静的两个儿子在贞观年间因谋反被杀,连累了死去的刘文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8 1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玄武门兵变,李世民隐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血腥和冷酷。但是在这种残酷的背后,成就的却是唐太宗李世民和他开创的“贞观之治”。至于为什么会手足相残父子反目,这些都是有缘由的,是有很多事件推波助澜的,下面我会讲到。提一个问
2023-01-18 22:26:00
手握免死券的刘文静为何还是被满门抄斩了
...过裴寂结识了李渊,在李渊的诸子之中,刘文静尤其看好李世民。隋末瓦岗寨起义,隋朝到处抓捕与瓦岗寨有关系的叛贼,刘文静因和瓦岗寨的首领李密有姻亲关系,被关进监狱。李世民多次前往监
2023-05-20 16:24:00
有“小诸葛”之称的刘文静是开唐首要功臣,为何不在二十四功臣?
...肇仁,京兆武功县人。刘文静原为晋阳令,后联络裴寂、李世民,协助李渊起兵反隋。刘文静在晋阳起兵时候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来李渊摇摆不定,刘文静伪造隋炀帝敕命,说要征发太原等郡兵马
2023-03-08 12:24:00
与刘文静之死直接有关的有哪些
...静。在起兵后,刘文静代表李渊出使突厥与其联合出兵,李世民一起南征北战参加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大唐刚建国仅二三年的时间,天下未靖,52岁的鲁国公刘文静就被李渊所
2023-05-12 10:26:00
他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外公,聊聊殷开山的一生
...朝代都会被当权者重用。殷开山也就因为自己的能力而被李世民所赏识了。李渊在太原起兵的时候,殷开山特地前去投靠他。殷开山入行早,再加上自己有才学,因此李渊非常器重他。没过多久,殷
2023-04-24 18:45:00
虽然史书上有多处记载说,李渊一直想立李世民为太子,但这些记载都不靠谱,几乎可以认定这都是李世民篡改历史的结果。我们节选《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中的四段如下:高祖起太原
2024-01-31 20:57:00
在李渊离世时,李世民为何连一滴眼泪都没有,心中无任何悲痛?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天策府上将秦王李世民率领帐下精锐,伏兵宫城,一举歼灭太子建成、元吉等人,并带领亲信尉迟恭直奔中枢李渊所在处,尉迟恭通报太子谋反被诛,并请求(威胁)李渊给
2022-12-16 19:48
玄武门事变中,李建成真正的对手不是李世民,而是李渊
...为不利。玄武门事变,是当时还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在长安的太极宫玄武门与大哥李建成的一场军事政变。这场军事政变最后是李世民诛杀了大哥太子李建成和四弟
2024-02-24 23:07:00
刘文静有免死铁劵在手,仍被李渊满门超斩,他死得冤不冤?
...年纪虽小,却有天子之相。刘文静曾被隋炀帝关入牢里,李世民去牢中探望,和他畅谈大事,商讨起兵反隋。 李渊在晋阳起兵时,刘文静制定方案,屡献良策,扭转当时不利局面,同时出使突厥
2023-01-07 16: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