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与刘文静之死直接有关的有哪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2 10:2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隋末天下大乱,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

在李渊阴谋起兵过程中,刘文静、裴寂等人积极参与,特别是刘文静最早提出起兵“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的非常之计。为此,《资治通鉴》将太原起兵的谋划之功归于刘文静。在起兵后,刘文静代表李渊出使突厥与其联合出兵,李世民一起南征北战参加了一系列重大战役。

与刘文静之死直接有关的有哪些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大唐刚建国仅二三年的时间,天下未靖,52岁的鲁国公刘文静就被李渊所杀。

关于刘文静的死因,历史记载得非常简略且多有抵牾,令人十分不解。

一次,刘文静与其弟刘文起酣饮,酒后失言:“必当斩裴寂耳!”此外,还有一事即刘文起在家中召巫压胜。这两件事一起被告发。刘氏兄弟随即被下大狱,后被杀。

刘文静之死直接有关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李渊,一个是裴寂。

隋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正式任太原留守、晋阳宫监,成为这一地区最高军政长官。此时天下起兵反隋的队伍蜂拥而起,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孤立,李世民就和晋阳县令刘文静密谋起兵。在起兵造反的计策确定过程后,李渊并不知情,知道后还十分反对,直至其周围的心腹裴寂、许世绪、武士眜等也纷纷劝其起兵,李渊这才终于下定了反隋的决心。

不过,刘文静的做法引起李渊的不满。当时李渊还必须依靠刘文静这样的干将为自己出力,所以即使不满,也只好埋在心里引而不发,但忌恨由此产生。

唐朝开国后,李渊便开始对刘文静实施打击报复。

晋阳首义功臣,当首推刘文静与裴寂,而刘功大于裴,只因李渊亲裴恶刘,赏赐反而厚此薄彼。

裴寂被拜为尚书右仆射,成为宰相,每日还获赐御膳。李渊每有临朝,必请裴寂同坐,散朝之后也把他留在宫中,对他言听计从,只称"裴监",从不直呼其名。裴寂所享有的待遇,满朝文武无人能及。

而刘文静仅被任命为民部尚书,职位、待遇远远不如裴寂。

与刘文静之死直接有关的有哪些

在太原时,刘文静与裴寂还算是好朋友,常有往来,一起谈论时局,都有起兵之功。但在李唐政权建立后,裴寂因与李渊关系密切,官职在刘文静之上。刘文静以为自己无论才干还是功劳都高于裴寂,但官位却在其下,因而对裴寂很是忌恨。

刘文静不敢迁怒李渊,于是就把这种怨恨的情绪转嫁到裴寂身上,二人在政见上也产生了严重分歧,不管裴寂所言正确与否,符不符合当时形势,只要裴寂张口,刘文静都否定不赞成,完全是个人利益从中作祟,变成纯粹的个人利害,而非国家利益。

刘文静曾怨望:“起义之初,忝为司马,计与长史(指裴寂)位望略同;今寂为仆射;据甲第;臣官赏不异众人;东西征讨;家口无托;实有觖望之心。”

刘文静与裴寂争功引起李渊不悦,刘裴之间的矛盾渐渐转化为刘李的矛盾,这对于身为皇帝李渊来说是不能容忍、不能饶恕的。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众所周知,刘文静是李世民的心腹,而裴寂则倾向于李建成。

与刘文静之死直接有关的有哪些

早在李渊在镇守太原时,刘文静就认为李世民才勇兼备,“豁达类汉高,神武同魏祖”,年纪虽轻,却怀有建功立业的大志,对李世民寄予厚望。李世民看出刘文静是员干将,也有意拉拢,双方交往密切,关系甚笃。

李世民、李建成争夺储位的斗争就没有停止,直到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后,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分化。李建成为力图保住自己的储君之位而极力笼络人才,而李世民凭借自己亲总元戎的机会不断收兵降将,双方阵营里都有谋臣猛将。

在兄弟俩人明争暗斗之际,李世民跃跃欲试步步紧逼觊觎太子之位,李渊十分忧虑。李世民的所作所为打乱了李渊既定的正统权力继承人的序位,对自己确定的接班人形成威胁,从而引起李渊恼怒。

由于种种原因李渊不能直接迁怒于为自己建立政权立下显赫功绩的儿子李世民,便不得不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必要的警告。于是,李渊便拿秦府最忠实的谋士、猛将兼外交家刘文静开刀,向李世民发出警告。这样做,一来可以掩盖自己曾向突厥称臣的不光彩经历;二来可以斩断李世民同突厥的联系。后来的事实证明,前一个目的达到了,但后者似乎并未奏效。

刘文静被杀前,太子集团包括李渊本人一口咬定刘文静“谋反”主张杀无赦,而李世民集团则竭力营救。但李渊蓄意拔除刘文静这个眼中钉,但正在犹豫之中,裴寂对李渊说了一句话“文静才略,实冠时人,性复粗险,忿不思难,丑言悖逆,其状已彰。当今天下未定,外有劲敌,今若赦之,必贻后患。”

裴寂的意思是:刘文静的才能、谋略确实在众人之上,但生性猜忌阴险,忿不顾难,其丑言怪节已经显露。如今天下未定,外有劲敌,若赦免刘文静,必贻后患。

这句话起了落井下石的作用,所言正合李渊心意。所以,李渊不顾李世民等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杀了刘文静。

与刘文静之死直接有关的有哪些

刘文静死前仰天长叹空悲切,留下一句话:“高鸟尽,良弓藏,此言不虚啊!”

七年后,公元626年7月2日发生玄武门之变,李渊禅位,李世民即位,再三年,太宗李世民为刘文静被平反,位列凌烟阁功臣。

《旧唐书》作者刘昫认为:文静奋纵横之略,立缔构之功,罔思宠辱之机,过为轻躁之行,未及封而祸也,惜哉!

有功之臣刘文静悲剧性的结局给我们留下许多思考。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汉高祖刘邦曾评价他:“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但在刘邦分封的一百四十三位功臣中,张良仅名列第六十二位,排名非常靠后。刘邦令其“自择齐三万户”,但张良婉拒道:“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最终张良在汉初大杀功臣的环境下,整日闭门不出,以辟谷为务,激流勇退,明哲保身,而当年功臣勋贵一个个都成了刀下之鬼:韩信、彭越、卢绾。

人生在世,竞争是需要的,但要看清形势,必要的隐忍是成大事的必修课。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谋一世者,不足谋一时”,我们把目光放长远点,就不会觉得眼前这点委屈算什么了。

但像刘文静这样因名利心太重,又不懂隐忍的,才导致杀身之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2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渊晋阳起兵造反,谁是主谋谁又是帮凶?
据《资治通鉴》记载,晋阳起兵并非李渊之本意,而是李世民强迫所为。当时刘文静受李密牵连而下狱,在狱中对李世民提出了“入关中,夺天下”的战略计划,李世民说,“君言正合吾意”。这就说明
2023-01-04 14:57:00
刘文静的一生有何作为
...李渊胸怀大志,便与他结为好友。刘文静又看到李渊之子李世民很有才能,认为他年少有为,以后一定能成就像刘邦、曹操那样的大业。裴寂则对李世民没那么重视,认为他并非是刘邦、曹操那样的
2023-06-06 14:36:00
有“小诸葛”之称的刘文静是开唐首要功臣,为何不在二十四功臣?
...肇仁,京兆武功县人。刘文静原为晋阳令,后联络裴寂、李世民,协助李渊起兵反隋。刘文静在晋阳起兵时候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来李渊摇摆不定,刘文静伪造隋炀帝敕命,说要征发太原等郡兵马
2023-03-08 12:24:00
聊聊对李渊帮助最大的三个人
...而在晋阳起兵的事件中,给予李渊最大帮助的有三个人:李世民、刘文静和裴寂。刘文静是晋阳令,也就是晋阳的最高行政长官,而裴寂则是李渊的好友,身居晋阳宫监之职,所谓晋阳宫监,就是给
2024-02-26 17:25:00
刘文静为何被李渊推上断头台?
...位功臣中,只有三人被授予免死两次的特权,他们分别是李世民、裴寂以及刘文静。然而仅过一年,刘文静就被李渊推上了断头台,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开国元勋刘文静是陕西武功人,因
2023-08-28 06:14:00
李渊为何称裴寂为 “第一功臣”
...直不错。隋朝末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大隋气数已尽。李世民和晋阳令刘文静密谋起兵造反,担心李渊不同意,于是二人想到了裴寂。裴寂好赌,为了拉拢裴寂,李世民特地给了龙山令高斌很多钱
2023-04-30 16:41:00
太原起兵:李渊反隋与统一天下的决心
...多,他也感到紧张起来了。李渊有四个儿子。第二个儿子李世民那时候刚十八岁,是个很有胆识的青年,平时喜欢结交有才能的人。人们也觉得他慷慨好客,喜欢跟他打交道。他看准隋朝的统治长不
2023-10-05 22:41:00
揭秘刘文静的真正死因,与李世民无关
武德元年,李世民、李文静和裴寂等十七人被定为“太原元谋功臣”,其中这三人有“恕二死”的特权,而另外十四人有“恕一死”的特权。不过,到了武德二年,刘文静就被李渊下令处斩了,在临死之
2023-06-30 04:57:00
李渊执意杀李世民的谋士刘文静,拉开夺嫡的大幕
李唐起兵阶段由于李渊被监视,实际操作层面就是李世民和刘文静做的,这也导致从起兵开始李渊和太原元从互相之间的信任度就不够。建立唐朝之后,李渊宁可大肆封赏任用前隋遗老和亲戚朋友,而不
2023-07-05 14: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