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要说异性兄弟之间的情谊,跟战场上打过拼的战友相比,真是难以找到敌手。李世民和侯君集就有这样的情谊。李世民在最艰难的时刻,侯君集陪着他一起策划了玄武门之变,正是因为这份深厚的情感,侯君集得到了李世民的器重。
侯君集凭借着与李世民的深厚情谊,从左卫将军一路晋升到了吏部尚书。说到封赏,李世民可是毫不吝啬,直接把侯君集封为了陈国公。
为了彰显他对功臣的重视,李世民特意修建了凌烟阁,用一比一的比例把24位功臣的画像一一列在里面,供文武百官和天下人敬仰。侯君集在这其中,排在了第17位。
侯君集可是深受李世民的器重啊。
李世民心里踏实得很,因为身边有这帮功臣兄弟呢。
唯独李世民的叔叔李道宗,给他浇了一盆冷水,真是让人意外。
在李道宗眼里,李世民虽然把侯君集封为吏部尚书,但他觉得侯君集未来一旦有机会,肯定会反叛。
侯君集虽然能力平平,但他自我感觉相当良好,常常觉得自己的功劳和才华跟房杜、李靖和徐茂公一点不差,甚至还要强。
只要他对自己和别人比起来的封赏不满意,就会闹出乱子。
李世民心里可不信,他怎么可能相信那些曾经跟着自己生死相随,一起打下唐朝江山的兄弟会背叛他呢。
对侯君集的重用依旧是不变的,直接让他“出任将领,参与朝政”,享受着无上的荣华。
侯君集的内心感受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感恩李世民,到后来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了。
侯君集心里想着,这些荣誉本来就是我应得的,再说了,凭我的战功,这些奖励根本不够啊。
这性情矫饰得很,尤其爱自夸,虽然玩过弓箭却没练成什么本事,结果还自以为是的凭武力来标榜自己。
李道宗对侯君集可没啥好脸色,连李靖都曾直言侯君集将来会造反呢。
《大唐新语》里就有一段提到侯君集跟李靖的故事。
那会儿侯君集正得龙宠,李世民为了给他增添点谋略,亲自发口谕,让李靖教侯君集一些兵法。
李靖的兵法可是他生存的本事,他可不想把这个传授给别人。不过李世民一开口,他也就没办法了,只好耐心地教侯君集兵法。
明明是件好事,没想到李世民几天后就听侯君集来告发,说李靖要造反,“李靖有异心,甚至在隐蔽的时候也不告诉我。”
李世民一听这话可惊呆了,仔细问了情况,才知道侯君集觉得李靖在给他讲兵法时有私心,到了关键时刻就不说了。
李世民叫来了李靖问这事,李靖的回答也把李世民搞懵了,他认为侯君集“心里有鬼啊!”
随后,李靖说出缘由,原来李靖交给侯君集的兵法都是保国安邦,以镇四夷的谋略,至于其他方面的谋略确实有所隐藏,因为李靖认为,镇守边关的策略已经够他用了,他还想学习其他兵法,岂不是要谋反吗?
李世民只觉得二人不过是在那唇枪舌剑,根本没放在心上,谁能想到,李靖的一句玩笑竟然成了预言。
李道宗通过侯君集的性格和为人,意识到他将来肯定不会甘心于现状,必然会寻求新的突破,而唯一的路径就是谋反。
李靖在学习兵法的时候,发现侯君集对需求的追求有点过分,再加上他在恶人先告状的事情上的表现,让李靖察觉到侯君集心中其实藏着作乱的念头。
虽然二人心中有些个人情绪,但对侯君集的看法可谓是精准无误。可李世民却不太愿意相信这些,说白了,他们经常一起经历生死,或许李世民心里其实早就知道他们说的是对的,但出于某种原因,他就是不想承认这个事实,百度也好,甩开不看了。
打垮了敌国,高高兴兴地回来,没想到却被关进了牢里。
贞观十三年(639年),发生了一件事,把李世民气得不轻。
就在离唐朝七千公里的小国高昌国,突然给了大唐的脸皮染上了些颜色。高昌王麴文泰一拍脑袋,决定跟中原的贸易往来一刀两断。
在唐太宗贞观时期,那可真是个历史上鼎盛的好时候,哪能容忍那边的小国这么不把大唐放在眼里?于是,李世民马上给高昌王麴文泰写了一封诏书,想请他来见见天子,谈谈这个事情。
李世民心想着要给高昌王麴文泰一个下马威,没想到人家压根就不买账,竟然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来了。
盛世大唐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谁要是惹了我大唐,管你多远,我都得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这回派去高昌国为自己讨个公道的将军,正是侯君集。
高昌王麴文泰听说唐朝派兵来打,也没太放在心上。他心里明白,自己的靠山可不是兵多马壮,而是高昌国和唐朝之间那道过不去的地理屏障。
唐朝和高昌国之间可真不近,光是距离就有七千多里,里头还有两千里是沙漠。根据历史记载,这段路可不简单:“冬天风冷得刺骨,夏天风热得像火,风吹到的地方,走的人多半活不成。”
正因为有这个底气,高昌王麴文泰对唐军放了狠话,他觉得“(唐军)如果在我城下呆着,顶多二十天粮食就耗光了,肯定会像鱼一样溃逃,到时候我再来抓他们,根本不值得担心!”
说实话,麴文泰想得也没错,唐军虽然气势汹汹,背后还有天朝帝王的怒火,补给也挺充足的,但这一路走来,可真是又远又艰难,想要赢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儿。
还好麴文泰在唐军到达时已经去世了,他的儿子麹智盛继位,但可没有他老爹的本事。虽然麹智盛还是继续执行父亲麴文泰生前的策略,可侯君集却带来了天朝的“绝招”。
李世民这场战斗就是为了展现威风,自然不能失败。当侯君集的大军出发时,李世民特意下令:“从山东找会攻城器械的人,统统派来跟军队走。”
侯君集这次出征,几乎召集了唐朝所有的精锐“军械工程师”。当唐军与高昌国军队交手时,高昌国的人才意识到麴文泰之前所想的守城二十天就能耗尽唐军粮草的计划是多么天真,因为面对的根本不是普通的攻城士兵,而是一堆强大的攻城器械。
“君集于是开始用木头填填洼地,推着撞车去撞击敌方的城墙,几丈深的地方都被撞出了个大口子,接着再用投石车向城里抛石头……”
砍树填平城壕,攻城车直撞城墙,投石车把高昌国的守军砸得稀里哗啦,还是建立了十丈高的瞭望塔,随时观察城里的动态。每当投石车砸中敌人,唐军的欢呼声可是一浪高过一浪啊。
在这波猛攻下,高昌国实在撑不住了,侯君集趁机把他们灭掉,不光“抓了七千多口男女”,还顺手捞了不少财宝,甚至把一些无辜的人也给流放了。侯君集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这在西域的种种举措,竟然一个个都没跟李世民请示。
李世民可是皇上呀,他派侯君集千里迢迢,花了不少代价去攻打高昌国,结果就是为了面子。没想到这侯君集打赢了高昌国,结果自己反倒成了下一个让李世民没面子的,惹得皇帝特别生气。
侯君集回到朝廷后啊,直接就被关进大牢,受了惩罚。虽然后来李世民把他放出来,但这件事他心里一直不舒服。他想着,自己明明在西域有功,结果却因为贪心被关起来,心里那个窝火呀,真是感到很不甘心。
李世民说:“你要是死了,我就不再去凌烟阁了。”
侯君集又老样子了,心里想着大的,能力却不够,喜欢抢功劳,把灭了高昌国的功劳全揽在自己身上,完全忘了李世民对他的帮衬。他脑子里怎么想的呢,觉得李世民对这位大功臣不够重视,倒是没想着感恩李世民给他这么好的机会去立功。
侯君集居然跟张亮抱怨道:“我心里压抑得慌,你能不能跟我一起反抗?”张亮那可是李世民的人,随便跟他说这种话,真是太轻率了。果然,张亮回去就把这话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倒没对侯君集动手,因为侯君集光说不做,这事儿也不算啥。
侯君集心中的反叛之念已经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和太子李承乾串通一气,开始秘密谋划叛乱。他或许觉得,当年玄武门之变他成功了,这次也一定能行。
可惜啊,侯君集真是太看得起自己了,也太看得起李承乾了。俩人这出谋反的戏真是像玩游戏一样,被李世民一锅端了。
侯君集这回真是活不成了,李世民可以饶了他,但满朝文武可不答应。侯君集心里后悔得无地自容,只希望李世民能给他家人留条生路,李世民这回还是照办了。
侯君集这家伙居然谋反,搞得李世民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过,李世民还是念着他们之间的情义,不想让侯君集受那种羞辱。
太宗亲自上前问道:“我不想让那些文官羞辱你,所以才来亲自审问。”君集听了,瞬间语言无力。
李世民真的是把谋反的侯君集当作兄弟吗?这事儿啊,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说李世民把侯君集当兄弟,主要是他在侯君集反叛后,做了不少让人感动的事儿。比如,他亲自去防止侯君集受到羞辱,还留了他家人一条命。再者,李世民还特意表态,说是因为侯君集的事,以后不再去凌烟阁了。
李世民做这些,显然不仅仅是出于和侯君集之间的情谊,更是想借此机会给其他功臣敲个警钟,感动他们,希望大家能避免再做这种“谋反”的事儿。他心里相当在意这个,因为他能够登上皇位,说白了就是一次功臣集团的动乱,他当然不想再掉进这个坑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6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