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沉寂”了20年的光盘,能否迎来下一个“春天”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22 16:24:00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沉寂”了20年的光盘,能否迎来下一个“春天”

当下,我们正处于大数据爆炸时代。大科学装置的观测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各种数据呈指数级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将产生175ZB的数据。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最为熟悉的可能是GB,1GB数据大约相当于5小时的移动网页浏览,而1TB=1024GB,1PB=1024TB,1EB=1024PB,1ZB=1024EB。

这带来一个问题,如何存储海量数据?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光机所”)与上海理工大学等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一张光盘达1.6Pb(1B=8b)的超分辨三维数据存储,是普通蓝光光盘容量的1万倍。这对于我国在信息存储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月22日凌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这带来一个思考,“沉寂”了20年的光盘,能否迎来产业化的下一个“春天”?

【全国数据中心一年耗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约3%】

2022年,全国数据中心耗电量达到2700亿千瓦时,为同期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的两倍以上,占全社会用电量约3%。事实上,由于耗电量巨大,我国新建的数据中心一般建在西部寒冷地区,而美国的一些数据中心甚至建在海底或北极地区。

访问频率高的为热数据,访问频率低的为冷数据,经过一段时间,80%的数据会变为冷数据。半导体适合存储热数据,但价格偏高、寿命短;磁存储需要恒温恒湿,且经常需要重新导入,而光存储具有绿色节能、长期保存的特性,特别适合冷数据的存储,但光学衍射极限是该技术一直难以突破的瓶颈。

正是由于衍射极限,导致光盘上的信息点无法进一步缩小,从而单盘容量难以突破500GB。在2021年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布的全世界最前沿的125个科学问题中,衍射极限仍为物理学首要难题。

在相关科学的探索中,有过两次重要突破。德国的斯特凡·W·赫尔教授,开发了受激辐射损耗显微技术,并因此获得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2012年,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顾敏团队,实现最小线宽可达9纳米的激光直写光刻实验,但其材料是液态的,难以用于实际存储。

十多年来,科学界一直在苦苦探寻可进行双光束光存储的材料。

【神奇光盘什么样?仅仅20克,看上去透明轻薄】

“这件事实在是太难了! 很多课题组都不愿意碰。也正是因为太难,早期有家合作的公司也撤资了,研究差点难以为继。”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上海光机所阮昊研究员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幸亏这一前瞻性研究在论文的另一位通讯作者顾敏院士的大力推动下,得到了上海市科委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

“沉寂”了20年的光盘,能否迎来下一个“春天”

阮昊研究员在展示光盘

论文第一作者之一、上海光机所博士后赵苗坦言,当连续做了三四年都没有什么眉目时,他曾气馁过,所幸导师阮昊研究员一直鼓励,此外还得到了上海理工大学文静教授(论文并列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钟羽武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甘棕松教授等多位老师的倾囊相授,也亲身体验到各个科研团队之间毫无保留的合作与共享。

上海光机所既研究光读写技术、也研究存储材料,这在国内比较少见,是我国最重要的信息存储材料与技术研究基地之一。研究团队利用国际首创的双光束调控聚集诱导发光超分辨光存储技术,找到了一种发光存储新材料,从而在信息写入和读出均突破了衍射极限的限制。

一张光盘由多个信息点组成,信息点越多,存储容量就越大。过去,由于信息点之间的距离(道间距)受到衍射极限的限制,因此有320纳米之多,信息点的尺寸也大到150纳米,且一张光盘单面最多只能刻写3层。

如今,在与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院长顾敏教授和文静教授等科研人员合作下,研究团队“七年磨一剑”,实现了信息点尺寸为54纳米、道间距为70纳米的超分辨数据存储,并完成了多达100层的刻写记录,单个光盘等效容量约1.6Pb。经老化加速测试,光盘介质寿命大于40年,加速重复读取后荧光对比度仍高达20.5:1。要知道,当光盘的信息对比度达到3:1时就可重复读取。

这样的神奇光盘长什么样?仅仅20克,看上去透明轻薄

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Pb量级的超大容量光存储,得到了论文审稿人的高度评价:“与现有其他技术相比,该技术在性能方面提供了最高的光存储面密度”“研究成果可能会带来数据中心档案数据存储的突破,解决大容量和节能的存储技术难题”。

【这一“突破性创新”,是否能复制商业传奇】

采访时,阮昊津津乐道一个故事:诺奖得主赫尔教授,后来与德国著名光学公司莱卡成立了合资公司,推动了超分辨光学显微镜的产业化,最贵的设备能卖到300万欧元,在商业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纵观人类文明和存储的关系,一部人类文明史堪称人类社会信息存储发展历史。未来,存算一体更是趋势所在。

放眼全球,2022年半导体存储市场约1392亿美元,机械硬盘市场约183亿美元,磁带存储市场约47亿美元,存储市场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光盘存储市场“沉寂”了20年,但此次被论文审稿人誉为“突破性创新”的研究进展,是否也能复制赫尔教授的商业传奇?

一张实现了超分辨三维数据存储的光盘,相当于一万张普通蓝光光盘,这意味着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即使刻写了100层,信号也几乎没有衰减,原始误码率仅为0.33%,这意味着具有实用化的潜力;未来加保护层后,如今预计超过40年的光盘介质,寿命还将延长。

“当科研进入‘深水区’,应着眼于某个领域的长期发展,才会有从0到1的突破,接下来我们要解决从1到10的问题。”上海光机所科技综合处处长于飞说。据悉,上海光机所已经申请了技术专利,研究团队正在考虑推进产业化,对于科技或风投公司的合作都表示欢迎。

“虽然我们在国际上第一个完成了原理和实验验证,但未来在产业化道路上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阮昊说,乐观预计,再过5年初步实现产业化。

(上观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2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超级光盘”是这样诞生的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存储容量是普通光盘上万倍“超级光盘”是这样诞生的“超级光盘”实物图。上海光机所供图■本报记者 冯丽妃 见习记者 江庆龄存储容量是普通光盘上万倍、普通硬盘上百倍
2024-03-14 06:41:00
突破!超分辨光盘研制成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Pb量级光存储
...本存储海量数据。然而,受到衍射极限的限制,传统商用光盘的最大容量仅在100GB量级。在信息量日益增长的大数据时代,突破衍射极限、缩小信息点尺寸、提高单盘存储容量,一直是光存储
2024-02-22 11:57:00
一张顶一百万张!我国科学家造出超级光盘,单张可存168万GB数据
可能大家都对光盘比较陌生了,那一张张闪烁着七彩光曾经是很多人的记忆,它曾经是影视作品的主要载体,也是电脑数据拷贝的主要载体,通常一张光盘的数据存储量在0.3~2GB之间。虽然现在
2024-02-23 11:07:00
...技术可以让单张盘容量高达Pb级,相当于至少一万张蓝光光盘的容量。相关研究表明,以50年为使用周期估算,光存储技术的平均成本相较于硬盘可以减少两个数量级,达到“以一抵百”的效果
2024-02-23 02:22:00
光盘记录信息方式曝光,发现难得一见的现象!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光盘已经逐渐被取代,成为了旧物。然而,最近有一种光盘记录信息的方式却突然曝光,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和好奇。人们发现,这种光盘记录信息的方式中蕴藏着一种难得一见的现象
2024-01-05 10:08:00
全新技术加持!光盘存储有望王者归来
快科技10月27日消息,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CD和DVD等光盘存储似乎已成为过去式,流媒体和云存储成为主流。然而,近日一项由芝加哥大学和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发的新技术,通过
2024-10-27 11:59:00
中国光存储领域重大突破,网友却说:谁还用光盘?
...科学家在光存储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出了一款“超级光盘”,这个创新将改变数据存储的方式和效率。虽然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网友们看来,这似乎已经过时了。文章将会从不同角
2024-03-18 10:47:00
全球首次!中国科研团队实现超大容量pb量级
...。这一成果相当于将庞大的数据中心机柜信息压缩至一张光盘之上,预示着数据存储技术的新篇章已经开启。该团队由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领衔,他们采用国际首创的双光束调控聚集诱导发光超
2024-02-22 15:51:00
HDD硬盘、SSD硬盘、光盘、磁带,哪种存储容量大?保存时间最久
...明显优于机械硬盘,常用作个人电脑的系统盘使用。三、光盘除了企业级的系统光盘,主板的驱动软件等,基本上现在已经很少使用光盘。个人电脑基本上已经在逐步取消光驱,这与光盘的容量、易
2022-12-15 02:0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中国东航×MSC邮轮首推“航空+邮轮”梦旅计划
记者从中国东航获悉,2025年11月5日起,中国东航将与全球著名邮轮品牌MSC地中海邮轮正式启动国内首个“航空+邮轮”联合会员计划——“东方航空MSC地中海邮轮联合会员”
2025-11-05 15:29:00
海工核心装备自主化取得新突破全国首台(套)船用SCV模块化装置成功交付南报网讯(通讯员张正平记者张希)近日,由江宁高新区企业中圣科技集团旗下中圣高科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台(套)应
2025-11-05 08:1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余梦娇通讯员彭蓉10月31日,在“向栖霞·享未来”2025年栖霞区秋季引才校园行南京财经大学站专场招聘会上
2025-11-05 09:56:00
智艺共生:AI赋能传播设计研究生作品展开幕
展览开幕历经三十余载积淀与发展,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与品牌学院以教学、科研与创意实践的融合创新,持续引领设计教育的前沿进程
2025-11-05 10:56:00
大皖新闻讯 11月5日,威马汽车在其官方微信号发布消息称,“我们很高兴地宣布,小威随行APP于2025年11月5日重新上线iOS和Android平台
2025-11-05 11:00:00
钉钉AI表格支持千万热行,超复杂实时计算真实可用
11月5日,钉钉AI表格宣布成为业内首个单表容量支持1000万热行的智能表格,目前已率先应用于“老字号”餐饮德香苑烤鸭等多家连锁零售
2025-11-05 11:23:00
沂南农商银行:助力科技企业打造新领域标杆
鲁网11月5日讯一根摩丝仅比头发丝略粗一点,但中间却是空的,这款膜组件直径36毫米,里面装了2000多根摩丝,直径最大的膜组件超过600毫米
2025-11-05 11:44:00
科技为骨,情感为魂:米连科技如何用温度重塑品牌连接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技术和服务是骨架,而品牌情感则是血肉。米连科技的过人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帮助用户获得爱与归属感”这一企业使命
2025-11-05 13:58:00
2025留学机构推荐:高口碑中介综合评测
在当前全球教育交流日益频繁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深造,出国留学中介机构因此承担起连接国内外教育资源的重要角色
2025-11-05 11:09:00
在线许愿,“听劝”的Leader统帅成了年轻人最想@的家电品牌
一条评论区里的留言,一次产品论坛里的建议,甚至是一段短视频下的“许愿”……这些散落在互联网角落的零散声音,正被统帅仔细收集起来
2025-11-05 11:07:00
即将开幕!首届WCE世界营地博览会,一篇理清所有重点!
想对话全球营地大佬?想抄浙江标杆营地的实战作业?想一站式对接国际资源与供应链?2025年11月7-9日,首届WCE世界营地博览会将在“两山理论”发源地浙江安吉重磅启幕
2025-11-05 08:25:00
近日,太重集团自主研制的国内最大1100吨直臂架门座式起重机,历经海上运输的平稳旅程,顺利抵达用户现场,设备总装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2025-11-05 08:30:00
科赴与美团医药健康升级战略合作 为消费者构建更加多元化、便捷的健康解决方案
2025年11月4日,上海 – 今日,在美团北京总部,科赴中国与美团医药健康宣布升级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多年合作的基础上
2025-11-05 08:55:00
绘喵教育八周年庆典圆满落幕:以热爱为笔,绘就艺术教育新蓝图
近日,绘喵教育以“无限热爱・无限可能”为主题的八周年庆典活动圆满举行。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线下盛典”双线联动的形式,共同回顾八年深耕插画教育的成长足迹
2025-11-05 10:26:00
“AI+医疗”活力迸发!温州全力打造医学人工智能高地
温州居民李阿姨通过AI助手解读的体检报告;医院放射科利用“AI+云影像”,五分钟就能初筛CT片;糖尿病患者张大伯通过可穿戴设备传输数据
2025-11-05 10: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