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超级光盘”是这样诞生的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3-14 06:4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存储容量是普通光盘上万倍

“超级光盘”是这样诞生的

“超级光盘”是这样诞生的

“超级光盘”实物图。上海光机所供图

■本报记者 冯丽妃 见习记者 江庆龄

存储容量是普通光盘上万倍、普通硬盘上百倍的“超级光盘”诞生了。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院长顾敏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光机所)研究员阮昊、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文静等合作,在存储领域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研发出超大容量纳米级三维光盘存储器,实现颠覆性的划时代光存储。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

相比当前最先进的光盘库和硬盘驱动器数据阵列,“超级光盘”成本更低、能耗更少,将助推大数据时代数据存储的升级换代。“可以说,我们团队登上了这一领域的‘珠穆朗玛峰’。”论文通讯作者之一顾敏说。

“百里挑一”选材料

巴掌大的DVD光盘拥有1.6Pb存储量,相当于一个小型数据中心,这是如何做到的?

据介绍,“超级光盘”研究有两个关键创新——找到适宜的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用飞秒激光调控性能。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可以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实现稳定地“写入”和“读出”。

但实现这项突破绝非一日之功。突破衍射极限是物理学的一大难题,衍射效应会限制显微成像的分辨能力,让人们难以窥见物质的细节。而实现超大容量光存储,除了需要“见微”,还需要在适宜材料上长时间稳定读写。能否突破光学和材料学的学科壁垒,成为最近10余年来光存储领域的棘手问题。

2013年,顾敏带领团队首次利用双光束超分辨原理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创造9纳米特征尺寸的世界纪录。但受限于材料,写入的存储仍难以实现稳定读出。

如何在读写两条通道上突破衍射极限、扫除材料障碍,实现超大容量光存储呢?

这一问题始终萦绕在顾敏心头,他带领合作团队展开攻关,希望核心技术落在祖国大地上。彼时,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干福熹的带领下,上海光机所作为我国最早开展数字光盘存储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也在进行相关布局。

在全球数据存储市场,主流光盘和固态硬盘领域一直被日美公司垄断。如果我国在大容量光存储领域取得突破,将有机会在数据存储方面实现“变道超车”。

论文通讯作者之一阮昊介绍,传统发光染料材料在聚集状态下极易发生荧光猝灭,造成信息丢失,在纳米尺度下还存在被背景噪声淹没的难题,导致超分辨的信息难以读出。由于其通常依赖电镜扫描的读出方式,因而限制了超分辨技术在光存储领域中的应用。

为了找到理想的材料,研究团队采用高通量的方法,即一次做数百种材料,逐个验证哪种最合适。“当时把所有材料列出来之后,大家都很头痛,因为这既涉及光,又涉及材料。合作团队之间因为知识体系差异,也难以高效交流。”阮昊回忆说。

研究团队用了5年时间不断摸索,排除了很多错误选项,直到2021年初,才“百里挑一”选出理想材料。

“我们选用的聚集诱导发光染料材料像有6片叶子的‘发光风车’,‘风车’转得越快,消耗的动能越多,对外发的光就越少。要让‘风车’发光更强,就要让它转慢一些。我们把‘风车’放在有机树脂薄膜里,用两束飞秒激光照射,就能让它们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发出更强的光。”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文静比喻说,这使其可以超越衍射极限,分辨出两个相邻点的距离,实现精确读写。

“极致”背后

单盘等效容量1.6Pb、层数多达100层、厚度仅1.2毫米……追求极致始终贯穿合作团队的整个研究过程,他们尽可能把每个参数做到极限。

创新之路伴随着孤独和压力。“接触这个课题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不太可能做成功。在各个科研团队之间毫无保留的合作与共享下,大家不断尝试,最终攻克难题。”论文第一作者、上海光机所博士后赵苗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从硕士、博士到博士后,赵苗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研究超大容量光存储器上。但研究得越深,他感觉离目标越远。研究进行到第4年,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发表了论文,而自己的研究却迟迟没有突破,赵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偶尔还闪过放弃的念头。

“有时觉得不行就拉倒,拿不到毕业证书也认了。后来,上海光机所55周年所庆时顾敏院士来所里宣讲,给了我很多指导意见,分享了许多宝贵经验,加快了整个研究的进度。”赵苗说。

为了补充实验数据,身为妈妈的文静直接“离家出走”几个月。她跟家里人开玩笑说:“论文一审我要竭尽全力,这是我的第二次‘高考’,娃儿就交给你们啦。”后来,论文到了二审阶段,她又跟家里人交代孩子的事情,家里人反倒开玩笑说:“现在是到‘中考’了吗?”

尽管这项研究投稿过程“很顺”——2023年4月投稿,送审后3周就收到3位审稿人的积极回复,不过,仍有几十个问题要进一步提供数据支持。文静和赵苗再次像以往一样开始“倒班制”——赵苗凌晨做完实验,早上文静拿到数据就开始分析。

文静表示,好的参数无法一蹴而就,而是反复优化、一点点“磨”出来的。她记得有一次和赵苗把数据整理好后,很欣喜地向顾敏汇报记录层已经做到30层。“我们自认为做得很好,会得到表扬,却没料到顾老师当即严肃地提出是否可以优化到100层,他的鞭策让我们马不停蹄地继续赶实验。”

除了团队内部合作,超大容量光盘存储器的成功也离不开外部科研机构的助力。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的显微镜设备对外开放,实验预约很满。为了赶时间,赵苗经常横跨大半个上海,趁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晚上没人时做实验。他的坚持,该中心的管理员看在眼里,特地在夜间为其“开绿灯”。

10年有望形成产业

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硬盘驱动器、半导体闪光器件等主要存储设备在能耗、寿命和成本方面都存在局限。

阮昊表示,当前固态硬盘发展接近极限,要做得更小,面临很大挑战。而半导体存储成本很高、寿命较短、数据容易丢失。光存储则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而是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的一块基石。

据介绍,目前相关研究已申请专利,下一步的目标是走向产业界。不过,尽管研究团队已大幅增加存储的面积密度,但要实现产业化,在写入和读取速度以及能源效率等多个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大规模生产方面也需要继续摸索。

阮昊表示,未来产业化还涉及技术路线图的布局。“我国在2000年左右就制定了半导体存储、集成电路发展的技术路线图。推动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也要在突破原理后制定相关的路线图,才能吸引企业投资。”

“如果经费有保障,通过和国内相关企业合作,估计10年左右就可以形成产业,占据主流市场,带来投资回报。”顾敏补充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沉寂”了20年的光盘,能否迎来下一个“春天”
...机所”)与上海理工大学等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一张光盘达1.6Pb(1B=8b)的超分辨三维数据存储,是普通蓝光光盘容量的1万倍。这对于我国在信息存储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
2024-02-22 16:24:00
突破!超分辨光盘研制成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Pb量级光存储
...本存储海量数据。然而,受到衍射极限的限制,传统商用光盘的最大容量仅在100GB量级。在信息量日益增长的大数据时代,突破衍射极限、缩小信息点尺寸、提高单盘存储容量,一直是光存储
2024-02-22 11:57:00
一张顶一百万张!我国科学家造出超级光盘,单张可存168万GB数据
可能大家都对光盘比较陌生了,那一张张闪烁着七彩光曾经是很多人的记忆,它曾经是影视作品的主要载体,也是电脑数据拷贝的主要载体,通常一张光盘的数据存储量在0.3~2GB之间。虽然现在
2024-02-23 11:07:00
...技术可以让单张盘容量高达Pb级,相当于至少一万张蓝光光盘的容量。相关研究表明,以50年为使用周期估算,光存储技术的平均成本相较于硬盘可以减少两个数量级,达到“以一抵百”的效果
2024-02-23 02:22:00
光盘记录信息方式曝光,发现难得一见的现象!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光盘已经逐渐被取代,成为了旧物。然而,最近有一种光盘记录信息的方式却突然曝光,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和好奇。人们发现,这种光盘记录信息的方式中蕴藏着一种难得一见的现象
2024-01-05 10:08:00
全新技术加持!光盘存储有望王者归来
快科技10月27日消息,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CD和DVD等光盘存储似乎已成为过去式,流媒体和云存储成为主流。然而,近日一项由芝加哥大学和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发的新技术,通过
2024-10-27 11:59:00
华科大团队研发可见光高效驱动的分子光开关,用于信息存储和加密
...仅能耗比高,还面临储存时间有限、使用费用高等问题。光盘作为常见的光存储载体,具有能耗低、成本低、存储长久和安全的优势,但它的存储密度、容量和读写速度皆有限。因此,发展出同时能
2024-03-21 11:01:00
中国光存储领域重大突破,网友却说:谁还用光盘?
...科学家在光存储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出了一款“超级光盘”,这个创新将改变数据存储的方式和效率。虽然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网友们看来,这似乎已经过时了。文章将会从不同角
2024-03-18 10:47:00
全球首次!中国科研团队实现超大容量pb量级
...。这一成果相当于将庞大的数据中心机柜信息压缩至一张光盘之上,预示着数据存储技术的新篇章已经开启。该团队由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领衔,他们采用国际首创的双光束调控聚集诱导发光超
2024-02-22 15:5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曹县汉服“遇上”拼多多:95后的创业翻盘记
鲁网10月24日讯曹县,素有“中国汉服产业重镇”之称,曾见证无数小微创业者在行业竞争中艰难求索。对许多创业者而言,汉服市场度过初期蓝海阶段后
2025-10-24 14:29:00
突破光谱检测瓶颈!中国计量大学本科生团队研制高分辨率光谱仪
通讯员:吴瑞鹏 何秋阳近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正火热备赛中,全国高校参赛队伍蓄势待发。中国计量大学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本科生团队项目——“基于微反射镜阵列的高分辨率光谱仪”
2025-10-24 15:02:00
开普勒机器人登陆IROS 2025 以开放平台携手全球开发者共筑新生态
10月19日至25日,全球机器人领域两大顶级国际会议之一的2025年IEEE/RSJ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国际会议(IROS 2025)在杭州隆重举行
2025-10-24 15:02:00
蓝月亮:用十二年为洁净艺术种下一棵“树”
10月23日,第十七届国际大学生暨青年艺术博览会(简称:大艺博)开幕。在武汉东部的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10000平方米的专业展馆内
2025-10-24 15:14:00
京东工业与南方电网供应链集团签署战略合作 以数智技术驱动供应链全面升级
10月20日,京东工业与南方电网供应链集团在广州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相关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此次合作标志着京东集团与南方电网在供应链领域的协作迈入全新阶段
2025-10-24 15:23:00
从OS到AI OS:荣耀MagicOS 10定义AI OS新时代
2025年10月23日,荣耀全球开发者大会暨AI终端生态大会在深圳坪山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系统阐释了MagicOS 10的品牌战略与发展路径
2025-10-24 15:32:00
最后窗口期!2025FHC上海环球食品展免费领票即将截止
2025FHC上海环球食品展已进入开幕倒计时!这场被誉为“全球食饮贸易超级接口”的盛会,已成为零售买家囤货、拓品的关键“战场”—20万㎡展出面积
2025-10-24 15:47:00
K90定价后引热议闪电降价,雷军:标准版12GB+512GB 版本首销月直降300元
2025年10月23日的红米K90发布会后,12GB+512GB版本原定价为3199元,但因用户反馈该版本与其他配置差价过大
2025-10-24 15:57:00
iPhone 17系列首批用户反应褪色? 苹果官方客服回应
近日,部分苹果 iPhone 17 Pro 及 iPhone 17 Pro Max 的首批用户在社交平台反映,其设备遭遇了机身褪色问题
2025-10-24 15:59:00
阿里夸克AI眼镜开启预售 体验者:轻若无物,稳如长在脸上“看一眼”就能支付
阿里巴巴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24日0时在夸克智能设备天猫旗舰店开启预售。88VIP会员实际到手价为3699元
2025-10-24 16:35:00
河北新闻网讯(梁轩轩)“原以为开业办税很繁琐,没想到这么简单!”近日,石家庄市桥西区律吕五金产品商行法人柴浩在桥西区税务局办税大厅完成税务申报后
2025-10-24 16:59:00
近日,瑞众人寿河北分公司在保定举办了2025年嘉年华客服节系列活动之“养老规划线下体验日”活动,通过创新融合中医药文化
2025-10-24 17:06:00
“尖货”频出!临安这里科技含量UpUpUp
是一场什么样的比赛技术“尖货”频出“硬核”创新不断近日,2025“海康创行・瓴创青山”智能物联青山湖科技城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第二期
2025-10-24 17:07:00
日前,邮储银行唐山市分行在其辖内网点全面推广集成化的“智能云柜”系统。该设备功能强大,整合了现金、非现金、凭证管理等逾400项个人业务
2025-10-24 17:08:00
行业领先全场景安装!海尔给“老铁门”装好了智能锁
近年来,智能门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门锁全渠道销量达897万套,同比增长6.8%。市场火热的同时
2025-10-24 17: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