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还原一个真实清代太监的内心生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3 17:2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清代太监心态的形成有其必然性,它与封建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封建制度的存在使这一群体得以继续存在和延续,并形成一种中国特有的制度——太监制度。太监制度的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罪恶,有违人道,《清稗类钞》中也曾对此进行批判:“历朝宫中使令,任用阉宦,此举最贼人道,为我国数千年相传之粃政。”太监群体不仅在身体上忍受了难以启齿的痛苦,而且在心灵上也遭受了惨绝人寰的伤害。他们中只有极端少数的人,能够出人头地,爬到太监群体中的高层。

还原一个真实清代太监的内心生活

极度自卑导致他们都有造谣的癖好

对于那些地位低下、自我认可度低的太监来说,他们为了提升自我价值,引起他人关注,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扬,亦或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往往会捏造谣言,或是将事件添油加醋地形容出来,以期达到引人注意的目的,这亦是他们内心自卑的体现。他们热衷于打探消息、散播谣言,对此雍正帝也甚为头疼:

“宫禁之中,凡有外言,不过太监等得之市井,传闻多有舛误,……嗣后凡外间闲话无故向内廷传说者,即为背法之人,终难逃朕之觉察,或查出或犯出,定行正法。”

太监们特别喜欢将宫中之事向外界传说,例如:乾隆四年太监李蟠趁着放假的空隙,返回原主家里“将宫内之事信口传说”;他们要么将身边发生之事向主子、宫女、太监等传说,以达到迎合主子,享受身边人瞩目的目的。宫女们想要打听消息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太监,如宫女荣儿回忆:“我们得消息,只能从小太监的嘴里。为了逢迎主子,他们也会四处打听消息,然后将其添油加醋的说给主子听,主子爱听什么,他们就四处寻觅什么,但凡有一点相关的消息,他们便将其极力描绘。

对太监来说,自卑并不是一件坏事

自卑具有两面性,自卑心态向下发展对人造成负面消极影响,太监群体因为惨遭阉割而备受生理上的痛苦与心理上的歧视,又因为自身地位的低下且常常受到欺凌压迫而使他们备感自卑,这些负面情绪往往会使太监们会不思进取、浑浑噩噩、万念俱灰,沉迷于酗酒赌博。

然而自卑心态向上发展便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自卑可使人对自身产生正确的认识,从而使自己有一个更加明确的定位和前进的目标,从而转化为无穷的动力。

自卑的积极面体现在太监身上则是奋发向上,以求出人头地,不再受欺凌和压迫。而这种不向命运低头的太监也有很多,如小徒弟努力学得快,学得好,讨得师父喜欢,就有‘发迹’的希望了”。

又如李连英在做事的时候,那一双精灵的眼睛却把什么都看在肚里,又记在心里。他细心研究安德海以及较次等太监的一切习惯,学做他们的事,准备万一机会来到时就可以脱颖而出。”可见自卑心态造成的双面影响,还是取决于每一个具体的太监个人。

太监的内心充满怨恨

清代太监由于其经历了生理上的痛苦,心灵上的歧视和主人以及上级无情地压迫和盘剥,使得他们的内心往往充满凄苦和怨恨,而日复一日的工作和封闭森严的禁宫生活使得他们的心态愈加孤独。

他们非常忌讳谈到自己的身份——太监,对这个身份往往充满了怨恨与愤懑,在他们看来太监两字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他们也不忍回想起自己当初被阉割送入宫的过程,那段痛苦的回忆,是他们决不愿再想起和提及的,因为一想起来,心就像挨针扎一样疼啊!然而这种根深蒂固、刻骨铭心的痛苦与怨恨却注定伴随他们一生。

还原一个真实清代太监的内心生活

由于自己身份的特殊性与敏感性,以及内心饱受怨恨痛苦的折磨,使得太监们在日常当差与生活中,充满了不满与抱怨的情绪。雍正帝曾指出太监当差时表现出的痛苦表情,并对此大加指责:“近来尔太监等私下相聚,未尝不图欢笑,及见主上时,便似拘束太苦,全无和顔悦色。”

雍正还指出太监沈自明看似可用,当指使其去撑伞时,“乃差未经手,先已露出愁苦不堪之状。《清宫二年记》记载小太监在太后身边伺候时从早到晚,都是满脸愁容。甚至连太后的吩咐也没听清,只得出来后彼此互问,或是求助于宫女。从清代太监的这些动作、语言、神态中,可窥探出他们当差时痛苦、怨恨、麻木、得过且过的心理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中多数也是不知满足,时刻处于抱怨、怨恨的心理状态,例如晚清慈禧养的学戏的小太监便是这样一种心态:“比如他们会唱戏的,不给他们机会登台,他们一定有怨言,若唱了得不了好,也是有怨言。对于那些因唱戏唱得好而提拔上去的太监,他们往往也不知感恩,还是充满了怨恨,比如背地里咒骂太后。

还原一个真实清代太监的内心生活

太监逃亡与其痛苦、怨恨的心态。从康熙时期开始,太监逃亡问题便开始出现,嘉庆以后,太监逃亡现象便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逃亡的人数,逃亡的次数都呈上升趋势。逃亡的人数从乾隆五十七年到五十八年占总人数的0.8%,到嘉庆四年到五年的1.6%,再到道光五年到六年的2.9%。逃跑的次数也从康乾时期的一次两次上升到嘉庆时期的三、四、五次已是常见,而到了道光时期甚至有了逃跑八九次的情况发生。

纵使清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严苛的对太监逃亡的惩罚措施,也并不能减少太监逃亡的现象。究其原因,这与清代太监们无聊、压抑的生活,痛苦、怨恨的心态密不可分。下层太监长期处于被压迫、被责打的状态,这对其心理和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使其产生怨恨、痛苦、逃避的心理,为了躲避责打,或是憧憬宫外的自由生活,亦或是不堪繁重的差使,他们纷纷选择逃亡,远离这个是非之地。然而天下之大却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他们终究躲不过内务府和地方的追捕,被抓获的太监在遭受责罚之后仍要继续当差,其中又有大部分人谋划着下次的逃跑。

太监的生活充满孤独

《老太监的回忆》曾有这样一段记载说太监群体中有条件和能力者都热衷于养狗,这与他们孤独的心态有较大联系。书里是这样解释太监喜养狗这一现象的原因:“太监每日供奉差使于上,提心吊胆,整年整月不一定何时得出宫洒脱一两次,人生苦之已极。每日下班时,先逗逗小狗,说些犬话,一切苦恼也就都消释无有了。”

对于下层太监来说进了宫便再难回家了。纵使家人可以探望,但是时间、地点都有限制,且旁边还有人监视,这使得他们仅有的亲情慰藉也被打了折扣,内心的凄苦孤独也越来越沉重。除了养狗,他们也会养油葫芦,或是千方百计的寻找着一些能排解孤独和寂寞的小玩意儿。

还原一个真实清代太监的内心生活

正如《宫女谈往录》里荣儿所总结的那样:“宫里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断子绝孙的太监、一是混吃等死的老寡妇。他们都是无聊到了极点,千方百计地找寻寄托,但无论如何也排遣不了那种不幸的寂寞,于是到各处拣选玩物。”可见他们内心的苦闷与孤独。

大多数太监都是极度自私

由于绝大部分太监是年幼阉割,自幼身体便有缺陷,使得他们更容易形成自私的心态。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所有在器官上有劣势的孩子,都很容易卷入和生活的战争,其社会情感因此受到抑制;这些人倾向于一种性格模式,他们总是很关注自己,以及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影象,而不在意他人的利益。

虽表现形式不一,但多数太监呈现出自私的心态,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利益与想法,表现最明显的是极强的控制欲与占有欲。太监娶妻现象自古就有,清代也不例外,特别是到了晚清时期这一现象更为普遍。而太监夫妻的结合多数不是出于你情我愿,大部分女性嫁给太监多是被指婚,或是被卖给太监为妻的,不过也不乏贪图富贵甘愿嫁人的。

太监们娶妻纳妾之后,对妻妾的控制和占有表现的更为明显与激进,他们极力想将妻妾们栓在自己身边,时刻监视她们的日常举动,太监虽不能人道,而性情奇妒,对其妻妾之防闲,更甚于常人。既不许其单独归宁,又不许与男子接触,稍不如意,即鞭挞随之,故妇人畏之如虎,因此太监妻妾几乎没有有红杏出墙之事。

慈禧身边侍奉的宫女荣儿便被慈禧指婚给了给光绪梳头的刘太监,她曾提及做太监妻子的不易:“因为太监心毒,没度量,嫉妒心最强,又心眼多,而且尽歪心眼。书中是这么记载的:老刘平常绝不让我跟男人说话,更不许我上街,也不许我走亲戚串街坊我就像在盒子里生活一样。”

太监嫉妒心特强,痴迷暴力手段

有关太监们谋杀伤人的记载也时常见诸史料。虽然当事人作案时的心理状态我们无从了解,但这与他们的极端心态必然有较大的联系,生理上有缺陷的太监,他们的情绪存在不稳定性且对外界的反抗情绪强烈,与外界发生冲突时,其往往产生极端的心态,采取极端的方式来解决。例如:小德张曾把逃跑的姨太太“大卸八块,装入皮包,埋于郊外”。李连英在慈禧咨询他如何惩罚不小心梳掉她头发的太监时,李给出的建议是“何不打死”。另外,清代太监与家人产生矛盾,谋杀家属,与他人斗殴,将他人殴打致死的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极端的、疯狂的行为,都是由于内心的期望值与现实情况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使其心理失去了平衡,产生了极端心态,以至于他们认为自己只能采取激进的方式来维护自身利益。

工作中慵懒散漫

与电视剧里活灵活现太监角色完全不一样,真实的清代太监工作中都是慵懒散漫的,能少干一点好一点。康熙五十四年,康熙帝指出巡幸时本应太监搬运行李,但由于太监懒惰散漫,竟然把这个活转交给牵骆驼的运输人员,任凭他们随意搬动。雍正曾对太监日趋滑懒这一现象提出了解决措施,即差别对待勤劳者和懒惰者:

遇朕有恩赏之处,亦要分出等次。其当差勤谨之首领太监,可分别头二三等赏赐。至狡猾懒惰者,不但不必入等,竟不必赏,令其自知愧惧,常思学好习勤,勉力当差,庶几太监等劳逸均匀,风俗渐次整顿。

然而这些措施并不能根治懒惰。到了乾隆年间甚至出现了看管画舫斋、得性轩的太监连续十几日未曾打扫,致使失窃后良久才被发觉的情况。总之他们是想尽办法让自己少干点累活,遇到主子令其跑腿时,地位高一点的太监便会指使低等太监前去跑腿,如慈禧让太监小周前往李连英处送菜,小周便因懒惰以及担心雨淋湿蟒袍,便在殿外把菜交给不穿蟒袍的做粗活的太监给李连英送去,被慈禧发觉后便挨了十板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3 21: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莲英照片被曝光:面露阴狠,一脸脓包,为何独受“慈禧宠爱”?
...边,但从不在朝政上担任一官半职。这类特殊的人群就是太监,他们是历史长河中的小人物,却关系到王朝的兴衰,秦朝的赵高指鹿为马,东汉的宦官专权,明代的魏忠贤权倾朝野,他们都将国家搅
2023-08-28 16:14:00
慈禧太后为何把贴身宫女荣儿嫁给太监
...难,她13岁就进宫了。大清朝的宫廷里有个传统的规矩,太监都是汉人,有头有脸的宫女必须是旗人。荣儿刚入宫就得先拜见姑姑,宫里有句话“老太后好侍侯,姑姑不好侍侯”。 那些姑姑都
2024-04-25 20:53:00
聊聊太监陪慈禧下棋的故事
...致。慈禧太后坐在龙椅上,眼神无聊地扫视着殿内的一众太监和宫女。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太过平淡,没有什么乐趣。她想起了自己年轻时,曾经和咸丰皇帝一起下过围棋,那时候的对局多么激烈,多
2023-11-10 11:10:00
清朝的太监寇连材为什么被慈禧处斩?
清朝的太监寇连材本来是慈禧太后极为信任的太监。可是,最终因为做了“干预朝政”的事情,被慈禧太后拉出去处斩。寇连材在被处斩的时候,很有正义之士,都为此痛哭流涕。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
2023-08-16 20:48:00
李莲英为何能得慈禧太后宠信53年
...倒,一直处在权力最核心。这当中最具代表就得是晚清大太监李莲英了,从8岁的时候进宫成为太监到61岁隐退,李莲英的宫廷“奋斗”史很值得后人思考。李莲英能得慈禧太后宠信53年,平平
2023-03-02 15:26:00
从李莲英看晚清太监的真实状态
“皮硝李者,孝钦后之梳头房太监也。名莲英,直隶河间府人。本一亡赖子,幼失怙恃,落拓不羁。曾以私贩硝磺入县狱。后脱羁绊,改业补皮鞋。此‘皮硝李’三字之徽号所由来也。”——《奴才小史
2023-04-13 10:23:00
一个能让慈禧改圣旨的五品官员!他是谁
...的是慈禧太后的命令?”这一幕发生在北京紫禁城午门,太监首领李三顺带人奉慈禧太后之命给其亲妹妹送生日礼物,谁知忘记办出宫的门照,宫门守卫玉林等人不予放行。按照清朝内宫制度,太监
2022-12-22 11:48
慈禧对女官为何切齿痛恨
...到无比荣幸。尤其是当慈禧上朝时,当成群结队的女官、太监、宫女跟随她走向太和殿时,一种独特的统治天下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仿佛她在“将万民带下山”。说起慈禧身边的女官员,基本上都是
2024-04-30 15:44:00
...严,一旦犯错便会遭受很残酷的刑罚,甚至还会被赏赐给太监当老婆。但是在清朝时期,有一个丫鬟的地位完全超出了大家的认知。她可以坐在桌子旁边吃饭,甚至皇后妃子们都得站着,究竟是怎样
2022-12-20 16:1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