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莲英为何能得慈禧太后宠信53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02 15:2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对于每个深处深宫内苑的人来说,生死往往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可却有人总能顺风顺水、几十年屹立不倒,一直处在权力最核心。这当中最具代表就得是晚清大太监李莲英了,从8岁的时候进宫成为太监到61岁隐退,李莲英的宫廷“奋斗”史很值得后人思考。

李莲英为何能得慈禧太后宠信53年

李莲英能得慈禧太后宠信53年,平平安安的干到年老退休出宫,其实我们从他和慈禧日常之间的点滴就可以发现些许细节。慈禧作为晚清几十年的国家权力实际掌控者,权力欲极强,是一个想把所有东西都牢牢抓在自己手里的独裁者。但也不要忘了她骨子里也是一个普通女人,也有需要人给与安慰的时候。

可是几十年的宫廷权力斗争下来,除了李莲英以外没有什么人能让慈禧安心下来,没有人比李莲英更能了解慈禧的心事和孤独,也只他最能化解慈禧的寂寞。慈禧夺权后,身边伺候的宫女太监换了一茬又一茬,很难有人得到慈禧赏识,而李莲英却是陪她最久一个。

在漫漫数十年岁月,慈禧与李莲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伙伴”关系。慈禧在颐和园生活的时候,她就经常找李莲英陪她散步。甚至到了夜深人静的晚上,慈禧太后也常常召见李莲英聊天说话,一谈就谈到深夜。尽管李莲英是一个太监,但他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慈禧的依靠。

慈禧对李莲英有多信任呢?其实我们从一件小事就能觉察到。那就是梳头了。慈禧作为晚清实际领导人,对于自己的容颜异常重拾。但慈禧贵为一国太后,自然是不会自己梳头洗脸的。在李莲英之前,曾有一个太监在给慈禧梳头时不小心弄断了根慈禧的头发,就让慈禧雷霆大怒、久久不得平静。

直到后来换了李莲英,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变。李莲英第一次给慈禧梳头发时,就凭借着他内心细腻和做事的专注,赢得了慈禧的赞赏,不仅李莲英所梳发型深得慈禧喜爱,甚至整个过程连一根头发都没掉。从此李莲英也就风生水起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4 13:46: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慈禧有多心狠手辣?太监给慈禧梳掉一根头发就被赐死
一次,一位小太监不小心梳掉了慈禧的一根头发。不料,慈禧太后将桌子上的木匣子狠狠地摔在地上,大发雷霆:“没用的东西!”小太监吓得跪地求饶:“太后饶命,太后饶命!”慈禧太后一生有三怕
2022-12-31 17:58:00
慈禧为何独宠李莲英53年?除了李莲英会梳头外,还有其他特殊原因
陪伴在慈禧身边多年的李莲英,可以说是人生开挂的典型代表,他虽生得样貌丑陋,可却入得了慈禧的法眼,而对于慈禧这种奢靡成性,只喜爱美好之物的人来说,李莲英的存在确实让人十分惊讶,他的
2024-11-15 17:54:00
李莲英深受慈禧太后的宠爱,是因为他有三大绝活
我们都知道慈禧太后手段强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心狠手辣之人。一般来说,这样性格的人身边很难会有非常亲近的人。因为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整个大清都掌握在她一个人的手中,所有事情她只要说了
2022-12-25 16:18:00
李莲英为何能成为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
...真就有不怕死的丫鬟,她到底是何方神圣呢?察颜观色,慈禧最爱要说这清朝历史上最受宠的太监是谁?那必须是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李莲英。大家可能对李莲英不是很熟悉,但是慈禧太后应该
2023-02-04 16:11:00
此人太监界的楷模,朝中谁都怕他
...都不敢太嚣张,生怕做错一点事被皇帝砍了脑袋,但是从慈禧太后执政开始,太监却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职业,因为慈禧太后尤其宠幸太监,比如李莲英、安德海等等,所以民间穷苦人家的孩子吃不
2023-04-19 09:17:00
揭秘李莲英:如何从一名无赖成为慈禧太后的宠臣?
...个奇迹,他打破了雍正皇帝规定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被慈禧太后赏戴二品顶戴花翎。李莲英是直隶河间府(今河北省)大城县人,原本是当地的一个无赖,曾经私下贩卖硝磺,被抓下狱,后侥幸逃
2024-03-28 13:58:00
慈禧太后晚年独宠李莲英,因为李莲英有一门绝技
...权倾朝野的宦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九千岁”魏忠贤和慈禧身边的宠臣李莲英。年少入宫李莲英是慈禧身边最受宠的权监,他从七岁就进宫成了一名小太监,一直兢兢业业的在大太监安德海手下办
2023-01-08 12:10:00
...还是比较少的。到了清朝末年,政治腐败,清朝的大权被慈禧给牢牢抓在了手中,作为一介女流,慈禧的起床时间让很多人惊掉了下巴。并不是她起床很晚,而是她起床太早了,《宫女谈往录》这本
2024-05-26 06:48:00
...。光绪皇帝尽管有着一颗想要复兴国家的心,但是面临着慈禧太后以及顽固派的压制,始终不能得志。虽然光绪皇帝贵为一国之君,但是他在朝政上却没有任何的自主权,朝廷死死地被当朝太后慈禧
2024-06-02 11: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