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澜沧县酒井乡老达保——拉祜村寨的现代新生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6-15 09: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普洱日报

▱农民日报记者 唐旭

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城出发,沿着绵延的山路行驶42公里,便来到了大山深处的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站在村里最高点向下望去,寨内保存完好的拉祜族传统干栏式建筑鳞次栉比地排列在山间。

“吉祥的日子我们走到一起,拉祜拉祜拉祜哟,快乐的拉祜人,幸福吉祥……”村民彭娜儿一边哼唱着《快乐拉祜》的欢快曲调,一边拾掇着自家的民宿。“五一期间,家里的6间民宿客房天天爆满。”彭娜儿喜滋滋地说起民宿开张以来的好收益。

老达保是典型的拉祜族村寨,于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村里通过传统房屋修缮、农村改厕、村路硬化等方面的提升改造,既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夯实了基础,也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彭娜儿的家去年刚刚修缮完成。新居的主体由木板、木柱构成,屋顶斜坡大而长、屋檐低矮,鱼鳞般的瓦片铺满屋顶。“别看我家房子是新修的,施工程序都尽量比照传统工艺进行。先要打进带枝杈的树桩,离地面1.5米高左右搭横梁,两侧山墙高木桩上架檩形成房架,再搭细木椽子……”彭娜儿细致地向记者讲述房屋修缮的过程。

为了保护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和风貌,老达保启动老民居维护工程。保护修复现场请来文物建筑专家进行指导,从木头打桩、竹子撑梁再到房顶挂瓦,都要按照拉祜族传统民居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村里民居保持原有的民族特色。

修缮一新的特色民居给彭娜儿一家带来收益的同时,村里的老人李石开也享受上了民居里舒适的现代生活。

墙上和地上铺着干净的瓷砖,亮堂的厕所里蹲便器、洗手台盆以及淋浴设施应有尽有。李石开家一楼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空间,解决了一家的如厕问题。

按理说,改厕是好事,但起初李石开一家还是很犹豫。原来就在几年前,李石开家的一楼还养着几头牛,既不卫生又容易传染疾病。“村里说把一楼改成户内厕所,我舍不得家里的牛就一直没有同意。”李石开回忆说。

传统的拉祜族民居二楼住人,一楼放杂物、饲养牲畜。“当初不愿意改厕的村民不少,要想在村里改厕,首先就要给一楼的牲口搬家。”酒井乡政府工作人员周青青介绍,村里为了动员村民改厕,将各家的牲畜从圈里赶出来,重新给它们集中安置了“新家”。

在村养殖场里,记者看到养殖场内设有水管、排粪池等设施设备,环境干净整洁。据村民介绍,养殖场里共有100多个圈位,每户村民可以分到一个15平方米的圈舍养牲畜。通过实施人畜分离让当地村民告别了“晴天臭气熏天,下雨污水横流”的生活环境,也让村里的旱厕陆续变成干净的水冲式厕所。

不只是改厕,老达保在不改变建筑整体风貌的前提下,通过房屋防潮处理、排水设施改造、铺设电线线路、改造居室和客厅等,尽可能满足村民的现代生活需求。

顺着平坦的村道,记者来到村里的小广场。随着象脚鼓咚咚的响声,舞台上的姑娘们有节奏地踏起舞步,她们热烈地摆动着手臂,灵巧的小垫步配合着双手摆动,开荒、播种、除草、收割……摆舞的热情欢快,让人沉醉在幸福和喜悦之中。

“我除了家里的民宿生意,参加唱歌跳舞表演还有分红,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彭娜儿兴高采烈地说。她所说的“分红”,是指村民通过演出分享演艺公司的利润。2013年,老达保通过“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方式,组织成立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全寨200多名村民加入公司。通过公司化专业运作,老达保实现演出的组织化、长效化,并向村民分享旅游和演出带来的收益。

这种“分红”机制既提高了大家参与演出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自觉性。十年间,尽管村民们并未受过专业训练,但凭着酷爱歌舞、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执着追求,创作出了300多首拉祜族民间歌曲。

据介绍,近三年,老达保总接待游客人数累计达到160万人次,带动当地年人均增收1.7万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5 09: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让乡愁记忆“活”起来
...其他地区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内部现代化改造工作。 焕发新生活力保护、修缮只是为传统村落“赋能”的开始。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还需“以用促保”,注重“轻介入、微改造、精提升”,以此实现
2024-04-01 19:21:00
...26日,“道中华”边疆行——“曼行国道·219”活动走进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通过直播、视频、图文等形式,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内涵和祖国边疆的大美风光
2024-05-28 18:36:00
...,旅游业创新探索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久前,在云南澜沧千年拉祜族古村落老达保,携程度假农庄(澜沧老达保联营店)正式开业,这也是携程乡村旅游振兴计划中首家落户云南的度假农庄。自
2023-09-01 07:50:00
体旅融合开新路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澜沧县体旅融合开新路李瑞娟带领群众开展健身气功运动。清晨,跟随“勤锻炼——跟着赛事去旅行”2024年云南省边境幸福村体育嘉年华的体育展演队伍,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民
2024-05-26 07:18:00
感触山乡巨变 激发创作灵感
...转自:云南日报全国知名影视专家云南采风创作活动走进澜沧——感触山乡巨变 激发创作灵感专家团在景迈山采风。11月24日,全国知名影视专家云南采风创作活动走进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影
2023-11-25 07:05:00
云南绘出乡村游多彩画卷(走进乡土中国)
...,快乐的拉祜人,幸福吉祥,快乐到永远。”走进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老达保村寨,快乐的歌声、吉他声飘进耳朵,村民们身着盛装,载歌载舞的画面映入眼帘。老达保是典型的拉祜族村寨,也
2024-01-17 04:45:00
...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王建国收到了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职业高级中学汪校长发来的喜讯。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坐落于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普洱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对王建国来说,
2024-06-24 08:48:00
澜沧县陆空交通网齐头并进
... 袁兰 刀剑龙 张银莉 文/图) 交通畅,百业兴。近年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运输服务提质效、行业治理谋突破、队伍建设展新风等
2023-02-21 09:32:00
建机制 塑品牌 拉祜山洋溢山海情
本文转自:普洱日报摆舞之乡——澜沧县东回镇班利村。 (澜沧县融媒体中心提供)▱记者 王福蓉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具有科技、资本、信息、市场等优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芦笙恋歌唱响
2023-07-13 09:4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
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
中国休闲体育嘉年华吸引近5000名选手齐聚江北新区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假期里,2025年全国腰旗橄榄球公开赛在南京乐创汇体育场举行
2025-10-05 07:08:00
国庆中秋假期,“文博游”依旧火爆。我市多个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以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先后发布了“限流提示”
2025-10-05 07:29:00
国庆中秋假期,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义井街道精心策划的“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在当代城MOMA小区成功举办
2025-10-05 07:30:00
国庆期间,大众旅游需求迎来集中释放。这些年来,太原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夯实硬件基础,持续提升服务能级
2025-10-05 07:30:00
近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省公安厅机关举行
2025-10-05 07:30:00
唐山以基层善治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困难有帮扶 矛盾有调解 有事找组织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见习记者安洋)“蒸饺皮薄馅儿大
2025-10-05 07:44:00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
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一)近日航拍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日报记者 李佳泽摄10月的塞罕坝
2025-10-05 0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