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张家口日报
■在国内首次建立燕麦指标近红外数据模型
■张杂谷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种植范围最广的谷子品系
本报讯(记者 赵娜 通讯员 杨振华)种业事关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种业科技创新是种业发展的关键。自2022年以来,我市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农业,坚持地方种业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推动全市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培育。我市坚持资源保护与创新攻关相结合,种质资源管理数字化、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建成“种质资源管理软件平台系统”,为提高育种效率以及开展定向育种提供了数字支撑,目前,已完成对燕麦、豆类、油料、马铃薯等部分作物性状信息录入工作,实体资源库建设初具规模。同时,对不同燕麦资源扫描了近红外曲线模型,结合化学方法获得理化数据,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燕麦水分、蛋白质、脂肪、淀粉、β-葡聚糖等七项燕麦指标的近红外数据模型,利用近红外模型扫描燕麦籽粒性状1900份,实现了对燕麦品质指标的快速检测。新培育出的杏“张仁3号”和“张双6号”两个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这是继“张仁一号”和“金硕杏”之后,我市再次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的2个杏新品种。
推动地方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我市特色品种再创佳绩,张杂谷种植面积占全国谷子种植面积由30%提高到50%,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种植范围最广的谷子品系。“京张薯3号”亩产再创新高,达9000斤,较其他主栽品种产量高出45%;“金硕”和“张仁一号”杏树新品种突破冻花减产瓶颈,在经历极端低温仍保持高结实率,结实率同比提高28%,为实现全市杏树品种更替奠定基础。全市豆类作物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与常规种植技术相比,极大提高种植效率,且每亩节本增效400元以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3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