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萧何,是汉朝的第一任丞相,与韩信、张良并称“汉初三杰”。但萧何在汉王朝建立的过程中,长期留守后方,既没有如韩信一般独当一面、攻城灭国,也没有如张良一般亲临战阵、运筹帷幄,更没有如同曹参、樊哙、周勃等人一般亲临战场厮杀,但最后汉朝建立,刘邦论功行赏,萧何却被评为第一。
有萧何在,刘邦才可一心向前,不用考虑后方
萧何之所以被评为头号功臣,其实主要是他完成了两项任务:稳守关中,为前方征战的汉军提供充足的粮草、兵员保障;制订律法,为大汉王朝建立起有序的统治制度。
如果从刘邦被分封汉中立国时算起,直到汉惠帝五年逝世,萧何担任大汉丞相达17年之久。这17年间,汉高祖刘邦几乎天天都在前线军营打天下,对于后方建设、文法制度等琐碎工作,不但不熟悉,而且还非常厌烦,因此,他将本集团的大后方——关中地区全权委托给了萧何;汉朝建立后,又将治国大任也委托给他。
萧何承揽了整个集团的行政管理和后勤组织工作
作为同乡,刘邦对萧何的才能是非常理解的。早在秦帝国时代,对于官吏的任用和选拔有着严格的考核制度,但萧何却凭借其出色的行政才能崭露头角,一路受上级赏识,升迁至沛县主吏椽,主管县府事务和人事考核。当时,沛县是泗水郡郡府所在地,全郡下辖20多个县,萧何被考核评定为全郡第一,推荐去首都咸阳任职,后来因为萧何再三推辞,最终没有成行。
萧何的功劳,其集团内部的有识之士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汉朝建立后分封诸侯的大会上,许多人推举平阳侯曹参,称其“身受70余处战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应排第一。”这时,关内侯鄂君道:“楚汉相争五年,陛下好几次都是全军溃败,只身逃脱,全靠萧何从关中派出军队来补充。不仅是士兵,就是军粮也全靠萧何,才保证了供应。这些都是创立汉家天下、流传后世的大功劳,怎么能把曹参等人一时一地的战功列在万世之功的前面呢!”鄂君的这番议论,正中刘邦下怀,于是顺水推舟,把萧何排为第一,准许他剑履上殿。
萧何接管了秦帝国全部法律文书,以此为基础制订了汉律
汉元年十月,刘邦兵临咸阳,秦王子婴开城投降。据说,刘邦进了秦王官,立即被满眼的珠光宝气、椒房美人所吸引,一头扎在安乐窝里不想出来,其部下也一哄而散,分头到各处搜寻美女金银。头脑清醒者,唯有张良、萧何、樊哙3人。聪明的张良拉着樊哙,劝说刘邦离开秦宫,回到霸上军中;萧何则径直去了秦帝国的丞相府和御史府,将收藏于此的律令文书、地图版籍悉数收缴,带回军中统一整理收藏。
后来,萧何就凭借手中掌握的这些文书图籍,在尔后的楚汉战争中,帮助刘邦准确把握天下的地形交通、道路险阻,随时了解各地户口的多少、钱粮的所在。更重要的是,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直至秦朝灭亡,历时150年间一直推崇法治,其皇权官僚集权体制下,依据严密的法律制度、高效的执法系统,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有效的国家统治,也以扫平六国、天下一统的骄人成绩证明了其法律体系的先进。
萧何从秦朝御史大夫府邸接管了全部法律文书后,立即在此基础上着手制定汉朝的法制法规,并注意汲取秦朝灭亡教训,根据新的形势和变化,做出必要而细致的改进,使其成为大汉王朝能够延续4百年的制度保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