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相信大家在不少的战争片都见到过主角捡起敌方扔过来的手榴弹,并投掷出去,造成对敌人的反杀。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作法符合科学吗?在现实中可以做到吗?专业的老兵告诉你答案。那些影视剧里的“神操作”只是为了表现主角实力的一种夸张的渲染手法而已。如果现实中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大概率,你可能没了。为了大家更了解手榴弹,我在这给大家科普一下,列举一下手榴弹的性能;中国的86式手榴弹,重260克,其杀伤范围大致为半径6米,引爆延迟四秒左右。而美国的M67手榴弹,同样引爆延迟在四秒左右,重达180克,杀伤半径15米。
有人可能会想了,4-5秒的引爆时间难道不够扔回去的吗?那可就大错特错了,首先手榴弹从敌方手里扔出到落地的时间,大概就会消耗3秒左右了,这个时候也就表明,一般手榴弹落地,下一秒就会爆炸的。先不说人有没有能在一秒钟之内反应过来并捡起手榴弹扔出去的能力,就算真的扔出去了,手榴弹也会在扔出的空中爆炸或者手中爆炸。半径6米的杀伤范围足够毁灭一个人了。
只能说现在的科技水平在飞速发展,以现在手榴弹的工艺,扔回敌方的手榴弹这种操作,是不可能实现了。但是在一战和二战期间。应该是可能完成这个壮举的。当时的手榴弹工艺还不熟练,一般手榴弹的爆炸时间在8秒左右,若敌军不将手榴弹攥在手里两三秒在扔出的话,理论上是有时间将落地的手榴弹在扔回的。二战时期日军的91式手榴弹就是如此,因此当时的中国士兵也会练习捡起日军手榴弹,投掷回去。到了二战后期,估计是各国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手榴弹的引爆延迟也被大大缩短了,几乎是只有3-4秒。这样下来,反掷手榴弹,就变得异常危险了。
既然无法丢回手榴弹,那么如果有手榴弹飞到身边,应该如何应对呢?那就是以最可能的速度远离手榴弹并同时飞扑卧倒,尽量寻找掩体。这样子操作才能最大程度避免手榴弹带来的伤害。但是实战中时机千变万化,有些时候为了减少伤亡,士兵可能会用生命掩护他的队友。举个例子,2004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大兵邓纳姆及时发现了敌军投掷的手榴弹,为了掩护队友作战,他选择了用头盔盖住手榴弹,整个人保住头盔,尽管他的身体有防弹衣保护,但还是被手榴弹炸的重伤,最后不治身亡了。实在令人惋惜。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