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清大联合:吴三桂改变历史的决定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7 15:28:00 来源:戏说三国

古往今来,国际交往一直遵循着极其现实的利益规则,落后就要挨打,强盛就有依附,我国五千多年的丰富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大明的覆灭一直让国人惋惜,而促使其灭亡的清朝,因此始终遭国人诟病。但作为宿敌的明清两军,历史上还有一次大联合,而这次联盟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我国之后300年的历史进程。

明清大联合:吴三桂改变历史的决定

在这次事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吴三桂。他侍奉明清两朝,明时他是镇守军事重地山海关的大将,深受皇帝重用信任,崇祯帝还赐他尚方宝剑。清时他是三藩之一,康熙对之很是头疼,他还在属地自称皇帝。掌握重权,荣耀加身的他在明清交替之际,做出的一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也改变了中国历史。

明清大联合:吴三桂改变历史的决定

吴三桂当时作为明大将,选择投降关外的满清,这一决定让他一生荣耀,但也让他留下叛徒的骂名。不过,我们回顾历史,吴三桂的这一决定有情可原。

当时大明气数已尽,国内因为连年灾荒,农民无以为生,崇祯帝上位后,实行的精简驿站举措,更让大批百姓失业,而其中一个名叫李自成的人,成了崇祯帝的“杀人凶手”。李自成在陕西起兵,打败陕西官方明军后,他一路向东,攻城略地,直达京城。在这期间,崇祯帝忧惧,赶忙请来他手中的最后一张王牌——吴三桂,吴三桂这时并不情愿,因此在路上耽搁了不少天。

明清大联合:吴三桂改变历史的决定

但崇祯帝见到他还是如见到救命稻草般,态度殷勤。这次见面四个月后,清军仅用一周时间,就攻下三座城池,吴三桂驻守的山海关这时成了孤城,战略意义不复存在。

此时崇祯帝又召吴三桂带兵入京,但这次吴刚走到半道,就听到皇帝自缢的消息。没了主人的吴三桂,在之后的一个月,积极进行政治活动。他先是拖已降清的亲戚带信给多尔衮,表明自己愿意侍奉清朝的意愿,同时对李自成的招降也含糊其辞。

不过,吴三桂当时确实更偏向李自成,因为那时与他关系很好的几大官员,都被李自成封侯,想必他的职位不会低,何况他的父亲妻妾都在京城,最重要的是,李自成属汉族政权,满清对于大明来说是外族。

明清大联合:吴三桂改变历史的决定

但吴三桂最终选择了满清,关于原因后世有诸多猜测,但最主要的或许还是吴三桂痛心于李自成在京城的所作所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崇祯可以迁都为何到死都没有没迁
相信了解明史的人应该都会知道,在李自成的大顺军攻进经常之前,其实当时的崇祯皇帝有好多次机会可以南迁,但是最后却直接放弃了。以至于最后京城被攻破,而崇祯皇帝眼见大势已去,却也只能凄
2023-04-22 11:39:00
崇祯若听取此人的话清军不可能入关,明朝或将再延续数百年
...饥民暴动,拉开明末民变的序幕,随后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事,最后李自成雄踞陕西、河南,张献忠先后占领湖广、四川。1644年李自成登基称帝,建国大顺,三月,李自
2023-01-05 17:29:00
...,此时的明朝已经走到了它灭亡最后的期限。北京城边,李自成的闯军轮番冲击着城墙之上的明军,奄奄一息的京城卫队越来越无法招架。而皇城之内,群臣稀疏站立、闭语不言;崇祯满面涕零,示
2023-09-13 10:24:00
失落的皇权与大明的末路:崇祯的抉择与群臣的背离
...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兵临城下,马上就要攻进京城了,他的目的很简单,把崇祯赶出紫禁城,自己坐在紫禁城里面,他要咬一咬龙椅,究竟是不是真金
2023-11-16 22:22:00
大明末年,一场因争斗导致的悲剧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挥师进入山西,守军不是战败就是逃跑、投降,眼看着大顺军越来越近,大明江山摇摇欲坠。崇祯皇帝也开始心神不宁,打算迁都,然而,朝廷大臣强烈反对,崇祯皇帝拗不
2024-03-16 02:42:00
崇祯末年:大明王朝的覆灭与中原的纷争
...在崇祯末年明朝、蒙古、女真再加上明朝农民起义的首领李自成、张献忠五人来看的话,依然还是皇太极的政治水平最高,其余几人水平参差不齐,李自成略微比其他人高,崇祯略微比其他人低。
2023-11-12 08:48:00
崇祯本有2次机会拯救大明王朝,却都被大臣们搅黄了,他死的太冤
...内忧外患的境地;崇祯十七年(1644年)发生甲申之变,李自成攻破北京,思宗在煤山一树上吊身亡,终年34岁。▲崇祯皇帝在煤山一树上吊身亡,终年34岁。(图/翻摄自百科词条)话说
2022-12-30 21:58:00
哪四件事把李自成送上绝路
明朝末年,李自成打下北京后,所建立的大顺政权势不可挡,然而却在42天之后走上绝路,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大明谁都没有苦,就是苦了百姓。崇祯皇帝虽有意中兴大明,但利益集团阻挠,终究
2023-07-12 20:58:00
谁将李自成打的逃入深山,却被崇祯气成耳聋
...文人,但是却满腹韬略,也正是因为他在前线数次打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才赢得了千古名将的称号,流芳百世。熟读明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孙传庭是明朝末年苦苦支撑大明王朝的最后力量,整个大
2024-06-19 21: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
大皖新闻讯 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非虚构历史长篇《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章宪法
2025-08-13 19:16:00
山河铭记|圩主把易守难攻的堡垒无偿给新四军用
大皖新闻讯 肥东白龙镇褚老圩被一圈宽阔的水域包围着,知情人士介绍,这水域是护城河,宽13米多,让褚老圩变成了易守难攻的堡垒
2025-08-13 20:23:00
山河铭记|彭雪枫忍痛卖马筹军费 马贩子得知实情将马返还 索要“报酬”让人至今泪目
大皖新闻讯 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庐江县汤池镇一直流传着新四军抗日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彭雪枫和马贩子的。近日,在重走新四军抗战路探访过程中
2025-08-13 20:27:00
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研学活动
8月13日,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历史文化研学活动。讲解员带领小学生们制作铜钱拓片,让孩子们领略古钱币的独特魅力。牛利敏 摄
2025-08-13 22:25:00
拍摄/剪辑:孙国梁
2025-08-13 10:04:00
杨晋豪——九一八事变后国立中央大学重建地下党支部【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杨晋豪,1910年出生。192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
2025-08-13 0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