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安徽旌德:大山深处有“牛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20 10:4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清晨,突如其来的一场雨,让牛栏凹罩上了一层薄雾,氤氲的云气若隐若现,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山间。

从宣城市旌德县旌阳镇新庄村村委会出发,车到山脚,徒步前行,人民网记者来到牛栏凹,因为下过雨,漫山的草木更显翠绿,一群黄牛散布在山坡上,有的怡然踱步,有的专注咀嚼,有的则悠闲小憩……

不远处,身着粉色上衣的张根木和汪晓萍,则紧随一旁,不时拍打着牛背,并发出“吁、吁……”的吆喝声。

安徽旌德:大山深处有“牛人”

老张两口子天天围着黄牛转。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牛栏凹,因三面环山而得名,又因海拔高、植被丰富,在张根木眼里,就是天然的牧场,尤为适合黄牛放养。

今年60岁的张根木,是土生土长的旌阳镇人,10年前,他把目光瞄准到了养牛,从最初的水牛圈养,到如今的黄牛放养,老张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牛达人”。

其实,养牛之前,老张并没有固定的职业,唯一让他略感自豪的,就是那台已经锈迹斑斑的三轮车。“上世纪90年代,三轮车在农村还是个稀罕物。”老张回忆道,当年是既拉人又拉货,后来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三轮车的生意也就此作罢。

安徽旌德:大山深处有“牛人”

在牛栏凹,山场就是天然的牧场。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老张动了养牛的念头,要知道那时候他对养牛并不在行。“庄稼活,也好学。”老张笑着说,可是一年下来,他发现水牛并不适合山里散养。

2014年,经过慎重考虑后,老张从外地引入牛犊,改养黄牛,这一养就是10年,目前养殖量达到了60多头,年“出栏”量保持在10头左右,方圆十几里地,属他的规模最大。

有别于圈养,老张的放养模式才是他的最大卖点。“一年里的多半时间,黄牛都放养在深山里,天天在山坡上活动,就相当于天天健身锻炼。”老张形象比喻道,山里到处都是植被,牛儿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安徽旌德:大山深处有“牛人”

妻子汪晓萍照看牛犊。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在他看来,放养不仅可以节省喂养成本,而且黄牛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天然草,长的是“健美肉”,正好满足当下健康、绿色的饮食消费需求。最关键的是,散养的黄牛身体健壮、肉质紧实,相比圈养的牛肉,吃起来更鲜,也更香。

独居深山,乐此不疲。养牛这些年,老张和妻子汪晓萍几乎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除了养牛,俩口子还种了20亩地,有水稻、有玉米,偶尔也种点西瓜和花生。

养牛是个苦差事。老张告诉记者,一年365天几乎是全年无休,即便大年初一,人家放鞭炮迎新年,而他们是一开门就要去喂牛。

一般情况下,放养的黄牛从正月出门,就要等到冬月才回来。为了确保牛儿不走丢,夫妻俩是天天都要上山找寻一遍,最远的时候,一个来回得二三十里地,因为只有看到牛,心里才踏实。

安徽旌德:大山深处有“牛人”

空中俯瞰,闲走的牛群就像一幅油画。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找牛的过程,就好比是转山,多年下来,老张俩口子对这样的日子也习以为常。每天天不亮,他们就带上干粮、背上水壶、头顶矿灯去找牛群。“牛蹄印和牛粪,是最好的记号。”老张说,久而久之,进山找牛成了生活日常。

有意思的是,因为每天都在山里转,让老张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活地图”。山上的犄角旮旯他都知道,哪里的进山路好走,哪里的山林长得茂盛,老张门清,就连外来的地质考察队,都找他当向导。

因为坚持深山放养,老张养的黄牛从来不愁销路。“一头黄牛能长到四五百斤重,行情好的时候能卖到1万多元,每年‘出栏’10来头,光这块收入就有10多万,再加上自己种的20亩地,打下的粮食还能再挣些。”听得出,老张对自己的收入还算满意。他说,挣多挣少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图个逍遥自在。

安徽旌德:大山深处有“牛人”

老张的黄牛最大卖点,就是深山放养。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近年来,旌德县因地制宜发展黄牛养殖产业,截至目前,全县黄牛养殖量达到了2.96万头,黄牛产业占到全县农业一产的30%以上,今年计划出栏黄牛为0.9万头。

旌德黄牛是皖南特产,也是地理标志产品。2021年,旌德县把黄牛产业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并组建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旌德黄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同时成立旌德黄牛产业协会,为全县的黄牛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黄牛养殖、饲料种植、保种繁育、牛肉加工……眼下,旌德县正着力完善黄牛“全产业链”的绿色生态发展新格局,牵住“牛鼻子”,写好“牛文章”,壮大“牛经济”。

有政策支持、有产业支撑、有要素保障,大山深处当“牛倌”的老张,干劲更足,“等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就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让日子越过越牛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0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乡村行,看振兴)安徽旌德:盘活“家底”,“土特产”翻出新花样
...智成 摄生态种植 菊花田“流金淌银”沿着蜿蜒的村道向大山深处进发,一路满目苍翠、空谷幽鸣……来到位于蔡家桥镇乔亭村的格瑞菊花基地,一朵朵菊花或含苞待放或绚烂盛开。“目前,这个
2023-11-01 00:08:00
旌德推动牛产业迈向“全链经营”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打好“组合拳” 构建大格局旌德推动牛产业迈向“全链经营”本报讯(记者 张敬波 通讯员 邱孝青)近日,安徽徽黄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建的旌德黄牛标准化屠宰加工车间投产
2024-02-08 02:22:00
...业,人们自然会想到皖北蒙城县。然而,位于皖南山区的旌德县黄牛产业这几年也渐成规模,并成为当地重要的致富产业。2019年1月,“旌德黄牛”被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走进蔡家
2023-01-04 07:10:00
宣城市首家牛肉标准化生产车间试运行
...民网-安徽频道近日,宣城市首家牛肉标准化生产车间在旌德县版书镇试运行。畜头肉尾,从养殖到加工,一体化的生产模式提高了养殖效益和旌德黄牛品牌附加值,进一步完善了旌德黄牛产业链。
2023-11-17 17:43:00
安徽大山深处的输电线路覆冰观测站
...线路安全带来隐患。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运维人员坚守在大山深处的输电线路覆冰观测站,做好输电线路的融冰、除冰工作,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1月16日,在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国网安徽
2023-01-17 20:13:00
安徽石台:大山“硒”引力 铺就致富路
...电(胡雨松 王锐)从“珍硒山庄”四楼阳台向外远眺,大山村秀美风光一览无余,村子里鳞次栉比的民宿静静依偎在绿水青山间,溪流竹林间人来人往,欢声笑语不断。珍硒山庄依山而建。人民网
2023-04-22 09:32:00
...转自:昭通日报通讯员 严 格 石春宏 王秋静 文/图苍凉的大山,如果没有人就会寂寥;辽阔的土地,如果没有耕耘者,就会空寂。马敏情,就是一个把大山捣鼓出声响的女人。笔者第一次见
2024-03-23 00:49: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近年来,宣城市旌德县始终围绕“生态立县”战略定位,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为引领,坚持绿色发展,持续以“两山”基地、“国家生态示范区
2023-04-20 16:00:00
天籁童声从大山深处走上全国舞台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王昊男“我们站在舞台中央,肩上扛着使命荣光…...”银铃般嘹亮的的歌声回荡在北京金帆音乐厅,来自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孩子们,用纯净质朴的声音,打动了全场观众。
2023-07-22 16:5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