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安徽旌德:大山深处有“牛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20 10:4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清晨,突如其来的一场雨,让牛栏凹罩上了一层薄雾,氤氲的云气若隐若现,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山间。

从宣城市旌德县旌阳镇新庄村村委会出发,车到山脚,徒步前行,人民网记者来到牛栏凹,因为下过雨,漫山的草木更显翠绿,一群黄牛散布在山坡上,有的怡然踱步,有的专注咀嚼,有的则悠闲小憩……

不远处,身着粉色上衣的张根木和汪晓萍,则紧随一旁,不时拍打着牛背,并发出“吁、吁……”的吆喝声。

安徽旌德:大山深处有“牛人”

老张两口子天天围着黄牛转。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牛栏凹,因三面环山而得名,又因海拔高、植被丰富,在张根木眼里,就是天然的牧场,尤为适合黄牛放养。

今年60岁的张根木,是土生土长的旌阳镇人,10年前,他把目光瞄准到了养牛,从最初的水牛圈养,到如今的黄牛放养,老张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牛达人”。

其实,养牛之前,老张并没有固定的职业,唯一让他略感自豪的,就是那台已经锈迹斑斑的三轮车。“上世纪90年代,三轮车在农村还是个稀罕物。”老张回忆道,当年是既拉人又拉货,后来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三轮车的生意也就此作罢。

安徽旌德:大山深处有“牛人”

在牛栏凹,山场就是天然的牧场。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老张动了养牛的念头,要知道那时候他对养牛并不在行。“庄稼活,也好学。”老张笑着说,可是一年下来,他发现水牛并不适合山里散养。

2014年,经过慎重考虑后,老张从外地引入牛犊,改养黄牛,这一养就是10年,目前养殖量达到了60多头,年“出栏”量保持在10头左右,方圆十几里地,属他的规模最大。

有别于圈养,老张的放养模式才是他的最大卖点。“一年里的多半时间,黄牛都放养在深山里,天天在山坡上活动,就相当于天天健身锻炼。”老张形象比喻道,山里到处都是植被,牛儿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安徽旌德:大山深处有“牛人”

妻子汪晓萍照看牛犊。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在他看来,放养不仅可以节省喂养成本,而且黄牛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天然草,长的是“健美肉”,正好满足当下健康、绿色的饮食消费需求。最关键的是,散养的黄牛身体健壮、肉质紧实,相比圈养的牛肉,吃起来更鲜,也更香。

独居深山,乐此不疲。养牛这些年,老张和妻子汪晓萍几乎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除了养牛,俩口子还种了20亩地,有水稻、有玉米,偶尔也种点西瓜和花生。

养牛是个苦差事。老张告诉记者,一年365天几乎是全年无休,即便大年初一,人家放鞭炮迎新年,而他们是一开门就要去喂牛。

一般情况下,放养的黄牛从正月出门,就要等到冬月才回来。为了确保牛儿不走丢,夫妻俩是天天都要上山找寻一遍,最远的时候,一个来回得二三十里地,因为只有看到牛,心里才踏实。

安徽旌德:大山深处有“牛人”

空中俯瞰,闲走的牛群就像一幅油画。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找牛的过程,就好比是转山,多年下来,老张俩口子对这样的日子也习以为常。每天天不亮,他们就带上干粮、背上水壶、头顶矿灯去找牛群。“牛蹄印和牛粪,是最好的记号。”老张说,久而久之,进山找牛成了生活日常。

有意思的是,因为每天都在山里转,让老张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活地图”。山上的犄角旮旯他都知道,哪里的进山路好走,哪里的山林长得茂盛,老张门清,就连外来的地质考察队,都找他当向导。

因为坚持深山放养,老张养的黄牛从来不愁销路。“一头黄牛能长到四五百斤重,行情好的时候能卖到1万多元,每年‘出栏’10来头,光这块收入就有10多万,再加上自己种的20亩地,打下的粮食还能再挣些。”听得出,老张对自己的收入还算满意。他说,挣多挣少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图个逍遥自在。

安徽旌德:大山深处有“牛人”

老张的黄牛最大卖点,就是深山放养。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近年来,旌德县因地制宜发展黄牛养殖产业,截至目前,全县黄牛养殖量达到了2.96万头,黄牛产业占到全县农业一产的30%以上,今年计划出栏黄牛为0.9万头。

旌德黄牛是皖南特产,也是地理标志产品。2021年,旌德县把黄牛产业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并组建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旌德黄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同时成立旌德黄牛产业协会,为全县的黄牛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黄牛养殖、饲料种植、保种繁育、牛肉加工……眼下,旌德县正着力完善黄牛“全产业链”的绿色生态发展新格局,牵住“牛鼻子”,写好“牛文章”,壮大“牛经济”。

有政策支持、有产业支撑、有要素保障,大山深处当“牛倌”的老张,干劲更足,“等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就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让日子越过越牛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0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徽旌德:大山深处种“仙草”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侍弄了多年灵芝的周成良,对于灵芝的生长习性、环境要求、市场走向,那叫一个门清。他也习惯了天天和“仙草”打交道的生活状态。跟随周成良,记
2024-08-26 17:04:00
(乡村行,看振兴)安徽旌德:盘活“家底”,“土特产”翻出新花样
...智成 摄生态种植 菊花田“流金淌银”沿着蜿蜒的村道向大山深处进发,一路满目苍翠、空谷幽鸣……来到位于蔡家桥镇乔亭村的格瑞菊花基地,一朵朵菊花或含苞待放或绚烂盛开。“目前,这个
2023-11-01 00:08:00
旌德推动牛产业迈向“全链经营”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打好“组合拳” 构建大格局旌德推动牛产业迈向“全链经营”本报讯(记者 张敬波 通讯员 邱孝青)近日,安徽徽黄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建的旌德黄牛标准化屠宰加工车间投产
2024-02-08 02:22:00
...业,人们自然会想到皖北蒙城县。然而,位于皖南山区的旌德县黄牛产业这几年也渐成规模,并成为当地重要的致富产业。2019年1月,“旌德黄牛”被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走进蔡家
2023-01-04 07:10:00
宣城市首家牛肉标准化生产车间试运行
...民网-安徽频道近日,宣城市首家牛肉标准化生产车间在旌德县版书镇试运行。畜头肉尾,从养殖到加工,一体化的生产模式提高了养殖效益和旌德黄牛品牌附加值,进一步完善了旌德黄牛产业链。
2023-11-17 17:43:00
安徽旌德:大山里的富民经
...者 李希蒙摄趁着春光正好,记者来到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白地镇的君宁堂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在这家以加工和销售本地野生葛根粉为主的企业里,一罐罐刚包装完成的葛根粉正在准备打包
2025-04-02 14:50:00
安徽移动赋能乡村发展 数智建设成果显著
...发展,传统养殖业也搭乘数智东风悄然发生巨变。为聚焦旌德县小黄牛“国字号”地理标志品牌,安徽移动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和云网融合优势,结合5G、AI、大数据等技术,为旌德县志美家庭农
2024-08-09 15:46:00
安徽大山深处的输电线路覆冰观测站
...线路安全带来隐患。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运维人员坚守在大山深处的输电线路覆冰观测站,做好输电线路的融冰、除冰工作,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1月16日,在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国网安徽
2023-01-17 20:13:00
携爱走进大山深处 阳光人寿安徽分公司开展“一缕阳光”公益捐赠助学活动
近日,由阳光人寿安徽分公司发起的“一缕阳光”公益助学活动捐赠仪式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柳坪乡中心小学圆满举办,宿松县教育局、柳坪乡政府、学校师生及阳光人寿安徽分公司代表出席本次捐赠
2024-05-14 16:3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当下,科学技术已深度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今年9月,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的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盛大开启
2025-09-09 19:21:00
一粒大米,从播种到成熟大概需要128天。一粒麦子,从秋天播种到来年成熟大概需要230天。若想收成好,必须得挑选种子品质
2025-09-09 19:36:00
清华大学本科生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基地(烟台)在烟大揭牌成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通讯员 孙艳9月8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烟台大学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合作协议签约暨清华大学本科生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基地(烟台)揭牌仪式在烟台大学举行
2025-09-09 19:52:00
金秋时节,中原大地的玉米地里收割机往来穿梭,东北的稻田里稻浪翻滚着金色波涛,江南的粮仓前农户们正忙着晾晒新粮——这幅“粮满仓
2025-09-09 19:52:00
教师节特别策划|“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一场跨越时光的教育接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吕奇 邵舒琨有一种传承叫“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
2025-09-09 19:52:00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外国语系圆满完成 2025届本专科及本科新生迎新工作
为帮助2025届本专科及专升本新生顺利报到、快速熟悉校园并融入集体,8月30日及9月6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外国语系在校内分阶段开展迎新工作
2025-09-09 19:53:00
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⑨丨增强城市功能品质 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伟)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实施功能提升行动,筑牢平台载体新支撑,要增强城市功能品质。当前,十堰深入贯彻落实省委
2025-09-09 19:53:00
当校园里响起整齐的国防知识宣讲声,社区广场上陈列着国防装备模型,网络平台上国防教育话题引发热议——九月全民国防教育月如约而至
2025-09-09 19:54:00
近日,中信银行烟台莱山支行开展反假货币知识宣传活动,切实筑牢反假防线,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营业网点作为宣传主阵地
2025-09-09 19:55:00
中新经纬9月9日电 “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微信号9日消息,北京市曝光涉安全生产隐患典型案例(一),涉及圆通、极兔等。北京市邮政管理局表示
2025-09-09 20:00:00
【文化社区】艺术点亮假期,致谢温暖同行!——上高街道双龙社区感谢凤凰之星支持暑期托管
鲁网9月9日讯为感谢凤凰之星艺术培训机构对社区暑期托管工作的鼎力支持,近日,双龙社区工作人员专程将一束精心挑选的鲜花送至该机构
2025-09-09 16:54:00
阳信县流坡坞镇开展2025年度省级“两癌”救助保险凭证及服务指南发放部署会议
鲁网9月9日讯为切实将省级“两癌”救助保险政策落到实处,保障辖区女性群众健康权益,近日,阳信县流坡坞镇组织召开2025年度省级“两癌”救助保险凭证及服务指南发放部署会议
2025-09-09 16:55:00
加强基层监督 共筑廉洁防线——山东省地矿局二四八大队举行基层监督员聘任仪式暨岗前培训会议
鲁网9月9日讯为进一步健全监督体系,不断拓宽监督渠道,8月21日,山东省地矿局二四八大队纪委组织举行基层监督员聘任仪式暨岗前培训会议
2025-09-09 16:55:00
破冰出海 攻坚克难 合作共赢 展望未来——山东省地矿局二四八大队探矿工程一处海外钻探突破之路
鲁网9月9日讯山东省地矿局二四八大队探矿工程一处紧抓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机遇,参与海外勘查“走出去”,以“钻探先行”的责任担当
2025-09-09 16:55:00
山东省地矿局二四八大队举办2025年度离退休职工麻将大赛
鲁网9月9日讯8月28日,山东省地矿局二四八大队成功组织2025年度离退休职工麻将大赛,130余位离退休职工参加本次活动
2025-09-09 16: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