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小巷人家破传统家庭之局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12-06 09:33: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巷人家破传统家庭之局

小巷人家破传统家庭之局

小巷人家破传统家庭之局

◎崔辰

已经大结局的年代生活情感剧《小巷人家》和之前正午阳光出品的《欢乐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都挺好》等剧相似,拥有“原生家庭残酷物语”的戏剧核心,它以人情关系破传统家庭之局,在回望与怀旧中呈现时代温暖;在社会转型的阵痛中展现人的涅槃式成长与烟火气十足的生活。

女性的力量与成长的弧线

这些家庭剧的核心内容几乎都有一个或重男轻女或偏心的父亲,一个对子女或压制或剥削的原生家庭,但不同的剧中人物破局成长的方案各不相同:《欢乐颂》中的闺密团群策群力助樊胜美反抗来自父母兄嫂的压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明兰在宅斗式凶险的环境中幸有祖母相伴开启睿智人生,由闺阁少女成长为大家族中富有决策力的女性;《都挺好》中在重男轻女家庭中长大的苏明玉在亲情的羁绊中逐渐学会用自我的强大来弥补内心缺憾。

和以上几部剧不同的是,《小巷人家》并不把焦点集中在单一女性的个人成长上,而是将笔墨均衡地放在庄、林两家人和棉纺厂众邻里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的生活和变化上。剧中的庄超英,虚荣、愚孝,让妻儿生活在压抑之中。与之相应的是邻居宋莹一家的平等、温暖与“侠义”相助。剧中,几位不同年龄的女性外柔内刚,在成长中逐渐人情练达,形成一种天真且世故的温柔。

剧集女性力量的表达是通过四位女性、两对不同的人物模型来完成的。第一对组合是黄玲和宋莹这两个性格迥异但都善良、有担当的棉纺厂女工,宋莹这一家子“刺头”种种令人匪夷所思的作为,是故事一开始就抓住观众的戏剧张力。宋莹肆意、充满生命力且毫不畏惧的人物状态,也给了战战兢兢劳作却不能上桌的好媳妇黄玲希望和勇气。剧中真正切中观众“爽点”的不只有宋莹的泼辣、不内耗,还有懦弱的黄玲逐渐找到底气,变得“厉害”起来,她每一次直抒胸臆、据理力争,都令人刮目相看。两位邻里女性之间的闺密情谊,相互支撑贯穿了全剧,是片中的温柔之光。

其次是筱婷和李佳这两位年轻女性的“对照组”。看似内向、胆怯的筱婷,实则敢作敢为、不声不响地“叛逆”,在学生时代就毫不犹豫地选定了终身伴侣。而李佳则为自己的未来理智布局,放下情感,将事业放在第一位,在发现错失真情后又勇于补救。

四位女性将温柔又坚定的人物状态传达出来,她们的力量感,对自我和人生选择的坚持,以及在家庭、时代中呈现的个人成长,都令人刮目相看。街坊邻里群像式的电视剧从多年前《渴望》中对女性温柔善良、自我牺牲情怀的颂扬;到《小巷人家》中实现女性的自我成长、互助和积极捍卫幸福的命题,完成了清晰的成长弧线。

转型的阵痛与生活的希望

作为一部典型的时代剧,《小巷人家》记录了社会转型的痛楚,亦表现了新的希望随时发生。

同样是发生在苏州地域的电视剧,与《都挺好》根植于苏州当下的生活特色不同,《小巷人家》回望了一段过往和从中走来的三代人。这里有时代的阵痛,诸如传统国营大厂体制改革给老职工们带来的痛楚;鹏飞、周青等知青后代返城,艰辛地在城市中靠自己的力量谋生。这里有社会的转型,从庄超英参与高考阅卷可窥见时代变化,社会对高考的重新重视;一鸣从边卖边被查的“投机倒把”到光明正大地开启个体户经商生涯。剧集围绕棉纺厂职工和后代的命运,铺展出不同个体的人生路径,也记录下时代车轮的滚滚向前。转型中,一些人或观念固化,被时代抛弃,或打错算盘,耽误了子女的人生;另一些人迎头而上,抓住先机、勇敢抉择,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故事的后半程逐渐将时代之局拓展到彼时发展前沿的广州、浦东大开发中的上海等地,带给了观众更广阔的视野与更强烈的共振。

转型的阵痛始终有,但各种理想之光的表达始终是《小巷人家》中最为明亮和温情的时刻。人文主义风格的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曾在动画影片《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给角色打上一束金红色的光,照亮整个脸庞。在《小巷人家》主要人物的关键时刻,也会出现这样一种暖光:黄玲下岗不知何去何从的痛苦时刻,庄老师慷慨激昂给学生讲述“高考是最公平的改变命运的机会”,图南爱上古建筑的初始,小鹏飞第一次看了电视之后久久不能入睡对未来充满憧憬,甚至小栋哲被老师罚站的瞬间……导演都会给人物打上一束金红色的光,那束光是慰藉,也是拥抱和展望。

细节的取舍与演技的支撑

《小巷人家》营建了小巷邻里群像互动的温情空间,人情味将过往最为美好的部分复古式再现,给观众带来治愈之感。这种温情空间的构建来自各种家常时刻和真实的“苦中作乐”:林工对下水道出口沉默但富有智慧的反击;蛇瓜从餐桌上的天使到白送也没人要,只能作为孩子调皮捣蛋的惩罚工具;栋哲抄图南作文《我的爸爸》被发现,对宋莹“吃独食”的反抗和控诉……这些趣味性情节不仅调亮了剧集的色调,也让观众看到了剧中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剧集的精彩既得益于原著小说作者的创作,也得益于大小演员自然的表演风格与精湛演技。剧中,庄超英(郭晓东饰)和邻里相处和睦,但和妻子则会在关键问题上针锋相对,邻居宋莹护着黄玲。郭晓东曾经在《新结婚时代》中扮演过类似的角色,但这次演技更进一筹,常用眼神细微的变化和身体动态表现出一个人物的复杂,“庄超英”一角是整部戏的张力所在。没有郭晓东表演的功底,黄玲(闫妮饰)的忍耐和爆发、宋莹(蒋欣饰)的帮护与吐槽等一系列情绪点都将无所依托。

孩子们的成长是《小巷人家》的叙事重点之一,成年演员到数集之后才完全接替了几位未成年演员,而扮演筱婷和栋哲的演员更是达到四位之多,孩子们的成长和演员的替换,几次都发生在“爸爸不在的夏天”,意味着父亲/父权的缺席,和孩子/自我的成长同步发生。小演员们的表演精彩,带来浓烈的年代趣味和萌感,以至于在故事的后半程,孩子们进入成年之后,反而缺少了戏剧张力。

主创对细节的把控与取舍也让人欣赏。譬如,图南从上海回苏州探亲,在街头遇见卖茶叶蛋的,正是刚刚下岗、曾经跋扈的邻居王勇。镜头一转,图南就提着一大袋茶叶蛋回家了,跟父母说,很久没吃了,想吃。中间淡化了从王勇手里买下茶叶蛋的场景,但情绪表达已到位。又如,厂长的二儿子刘健娶了吴姗姗,刘健似乎是影片后半部才出场的一个小角色,但第二遍回看时,笔者发现在少年时代,曾经有一场几个孩子在巷口打球的戏,吴姗姗来叫弟弟小军回家,一个男孩盯着她看,栋哲随口一句“刘健哥,你球打得真臭”,给这个角色的情感发展埋下了伏笔。

还有一场戏,是庄超英在贵州做知青的妹妹桦林带着户口已回苏的儿子鹏飞来投奔父母兄长,四处碰壁之后,她踉踉跄跄地走上故乡的小桥,望着桥下流水,内心无依无靠。此时,小鹏飞去给母亲买包子,转身慌张地四处寻找母亲的场景,像极了老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经典场景,可看作是对前辈影人的一次致敬。

温柔治愈,回味绵长,《小巷人家》对时代和人物的呈现,对烟火人间生机勃勃的复现,也为观众投下了一束抚慰的暖光。责任编辑:常林(EK008)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6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复古”的《小巷人家》搅动年轻观众表达欲
电视剧《小巷人家》收官在即,上世纪八十年代住在苏州棉纺厂家属区小院的庄、林两家人,带着岁月温度牵动起追剧热情,并“刷屏”年轻人的社交平台。截止目前,它不仅在以中老年观众为主的传统
2024-11-16 20:34:00
◎李愚年代生活情感剧《小巷人家》改编自大米的同名小说,由张开宙执导,汇聚闫妮、李光洁、郭晓东、蒋欣等演员,讲述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苏州棉纺厂家属区一条小巷里庄家、林家
2024-11-15 01:17:00
《小巷人家》:呈现岁月温情和时代印记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王 彦《小巷人家》剧照。 出品方供图电视剧作为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文艺形式,不仅提供了比历史记录更加细腻、温暖的文化记忆,还构建起普通百姓之间的情感纽带
2024-11-25 10:02:00
《小巷人家》首播好评不断,还是年代剧熟悉的味道
...东、蒋欣、范丞丞、关晓彤、王安宇领衔主演的年代剧《小巷人家》日前播出,并凭借温暖治愈的剧集气质、真实有共鸣感的戏剧冲突和轻喜交织的群像塑造,收获观众们的一众好评——“终于有剧
2024-10-31 22:16:00
《小巷人家》:闫妮蒋欣领衔,再现70年代末小巷温情与变革风云
随着秋意渐浓,一部温暖人心的年代剧《小巷人家》即将在2024年10月28日首播,犹如一股暖流,缓缓注入观众的心田。在这部剧中,我们不仅能看到闫妮、蒋欣等实力派演员的精湛演技,还能
2024-11-19 14:25:00
小巷中透出的光:那些细腻的、美好的女性力量
...《女人世界》也收获了交口称赞;在电视剧方面,一部《小巷人家》成为年底的黑马,关注度之高堪比年初的《繁花》,更有人称它是中国版的《请回答1988》,可见获得的评价之高。由正午阳
2024-12-13 09:39:00
《小巷人家》:要不是黄玲的怒吼,庄超英还要自以为是地折腾孩子
正在热播的《小巷人家》真的是一部现实版的年代生活情感剧。黄玲在面对丈夫庄超英想要继续让阿爹阿婆插手孩子们未来的计划时,忍无可忍地向庄超大声争吵,那句“去哪儿”的反问,不只是怒气,
2024-11-12 20:15:00
《小巷人家》豆瓣开分高达8.2,网友:闫妮黄玲演得好!
近日,电视剧《小巷人家》豆瓣开分高达8.2,引发网友们的热烈争议,看过该剧的不少网友大部分给予好评,表示:闫妮黄玲演得好!《小巷人家》该剧属于年代家庭生活剧,由演技实力派演员闫妮
2024-11-06 13:26:00
暖愈群像演绎生活烟火之味,电视剧《小巷人家》广东卫视将播
...晓东、蒋欣、范丞丞、关晓彤、王安宇等主演的电视剧《小巷人家》,将于12月28日起每晚7点半在广东卫视《活力剧场》播出,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末,苏州棉纺厂家属区一条小巷里住着
2024-12-27 19:56: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由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编剧、执导并担任制片,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领衔主演的奥斯卡大热电影《一战再战》目前正在内地院线公映
2025-10-23 11:17:00
青榕传媒:《在八月盛夏》百万预约 全闭环实力赋能艺人成长
近日,由杭州青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精品短剧集《在八月盛夏》预约量突破110万,该剧由郭宇欣与黄浩雯主演,未播先火的热度再次彰显了青榕传媒在短剧赛道的强大实力
2025-10-23 14:18:00
央华版《如梦之梦》2026年将迎谢幕演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中国当代剧场经典——央华版《如梦之梦》,将于2026年迎来终极谢幕演出,2026年1月1日-4日在北京艺术中心·歌剧院率先上演
2025-10-23 23:07:00
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再度唱响湾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邱思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主演见面会在广东深圳滨海艺术中心举行
2025-10-23 23:07:00
《胡阿姨的花园》首映,导演历时9年拍出平凡人的“精神花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10月22日,纪录电影《胡阿姨的花园》首映礼在北京举行。历时9年,导演潘志琪采用陪伴式的拍摄手法
2025-10-23 23:07:00
电影艺术的饕餮盛宴来了!“影像之灯”中外电影名作展登陆长春
在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历史节点,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重磅推出的“影像之灯・中外电影名作展”
2025-10-23 22:32:00
当古韵邂逅新潮:在光与影的流转间,聆听非遗的“百young”回响
釉厚如玉的龙泉青瓷、熠熠生辉的雕漆隐花、璀璨绽放的确山铁花……这些曾在历史长河中惊艳时光的非遗瑰宝,并未因岁月流转褪去色彩
2025-10-23 21:08:00
对话喜剧演员杨雨光、李明磊: 只要这世上有人,我们就不会有创作瓶颈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喜剧竞演类综艺《喜人奇妙夜》第二季(以下简称《喜人2》)正在热播。除了延续第一季的口碑与热度,《喜人2》也为观众们带来了不少新的惊喜
2025-10-23 18:55:00
昆剧《妇好传奇》 六百年昆曲对话三千年殷商
当六百年昆曲雅韵,邂逅三千载殷商传奇,会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昆剧《妇好传奇》将于10月28 - 29日在中央歌剧院隆重首演
2025-10-23 14:18:00
《我在故宫长大》讲述守宫人的烟火记忆 通过个人经历呈现故宫博物院几十年的发展变迁
作者北双宝 《我在故宫长大:一位守宫人的烟火记忆》近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北双宝的父亲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2025-10-23 14:18:00
10月21日,电影《向光花盛开》在北京举行首映礼。导演兼主演黄志忠携主演齐欢、赵润南、詹妮、何教授等出席映后交流,影片原型人物“网络劝生者”徐世海以及曾受其帮助的现为厦门华侨大学研究生的青年也来到现场
2025-10-23 14:18:00
“大戏东望·2025全国话剧展演季”将于11月6日以话剧《枝叶关情·郑板桥》为开幕大戏正式登台,系列活动将从10月中下旬持续至2026年1月
2025-10-23 14:49:00
成龙院长回校讲授“新生第一课” 勉励同学们好好学习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陈维、吴茹梖)10月22日,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成龙影视传媒学院院长成龙现身学校
2025-10-23 16:55:00
哈姆雷特走进当代 周朴园回归初心
《雷雨》《哈姆雷特》摄影/本报记者 刘畅《哈姆雷特》摄影/本报记者 刘畅 ◎黄哲近日,北京人艺在首都剧场上演《哈姆雷特》
2025-10-23 16:19:00
无锡尚贤融创小学“班班有歌声”落幕:童真唱红音,思政融旋律
近日,无锡市尚贤融创小学圆满结束“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这场历时两月的活动,以音乐为桥,让爱国情怀在校园落地生根,打造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
2025-10-23 1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