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复古”的《小巷人家》搅动年轻观众表达欲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11-16 20:34: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电视剧《小巷人家》收官在即,上世纪八十年代住在苏州棉纺厂家属区小院的庄、林两家人,带着岁月温度牵动起追剧热情,并“刷屏”年轻人的社交平台。截止目前,它不仅在以中老年观众为主的传统播出平台收视夺冠,在以年轻观剧群体为主的豆瓣等阵地,也以8.1分夺得年代家庭情感剧2024年最高分。“蛇瓜”梗、“卧龙凤雏”林栋哲和庄筱婷在上海交大毕业分配后的情感归宿、宋莹和黄玲这对好闺蜜最终能否重逢等,牢牢钩住观众的心。

“复古”的《小巷人家》搅动年轻观众表达欲

《小巷人家》是一部以温情细腻为基调的家庭剧,用邻里间的相处点滴勾勒出时代变迁中的人情冷暖,矛盾点到即止,让人笑得会心,泪水也落得悄无声息。为何这样一部不温不火的作品最终能全面调动起年轻观众的参与感和表达欲呢?

黄玲宋莹“闺蜜情”最动人

小巷人家的主题曲叫《消失》,这个名字其实就是答案。我们怀念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打开记忆的“闸门”后,缓缓流淌出的那些梦境般的“复古”生活点滴;是在当下的现实之外,对消逝的懵懂童年、昂扬奋斗过的青春报以深情的回望。《繁花》《大江大河》《风吹半夏》《梦中的那片海》,以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为时代背景的年代剧每每成为“国民剧”,验证了国人对那个蓬勃时代的特殊感情。《小巷人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用大时代大视角,而是沉浸在寻常百姓家,用鲜少在国剧中看到、也是当代都市生活中几近稀缺的“邻里情”来引领这场关于八十年代的“复古潮”。

“复古”的《小巷人家》搅动年轻观众表达欲

闫妮扮演的黄玲和蒋欣扮演的宋莹,一个是隐忍的良母,一个是泼辣的“刺儿头”,两个棉纺厂普通女工从最初的陌生邻居到互为盔甲、肝胆相照的好闺蜜,她们的生活智慧和相濡以沫是《小巷人家》的戏核,也是全剧最动人的情感。刺儿头宋莹永远是最时髦的,衣服颜色总是鲜艳,在她的影响下,黄玲渐渐从隐忍到自由,衣着也不再单调寒酸;宋莹本来咬紧牙关攒钱买电视机,最后却借给黄玲为图南买自行车,后来黄玲又借钱给宋莹,让她如愿以偿把电视机买回家,钱兜兜转转的深情厚谊不乏现实考量,落脚到日常里显得格外珍贵;“舌战庄家”时黄玲没哭,却被宋莹一句话说哭了,精神上的彼此理解与互相支持,拥有穿透年代疗愈和温暖的力量。

“复古”的《小巷人家》搅动年轻观众表达欲

年代气息复古又丰满

黄玲和宋莹的“邻里情”,更是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中丰富起来的,从如何持家,到教育子女的理念,从处理夫妻、社会关系到针对现实问题的见招拆招,勾连出1977年到1994年间中国人的真实经历。大到恢复高考、知青返城、改革开放、工厂改制,小到书摊看连环画、打苍蝇、交谊舞、诗歌热,这些不仅是”60后”至“80后”的集体记忆,更打上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鲜明烙印。

“复古”的《小巷人家》搅动年轻观众表达欲

特别是她们作为纺织女工身份的塑造,格外丰满和真实,家庭生活也越来越清晰。比如纺织工人三班倒,宋莹会对黄玲说:庄老师不在家,玲姐你上夜班时,林武峰买菜帮你带一份;彼时纺织工人工资高、棉纺厂福利好,所以张阿妹让亲生女儿小敏报纺织技校,黄玲劝小敏说:“进了厂,轧朋友、结婚、生孩子都有底了”;因为纺织工种劳动强度大,所以小敏放弃进三厂,而选择进理发店;上世纪八十年代,棉纺厂兴起文化、技术双补教育,所以庄超英鼓励黄玲、宋莹读高中……那个年代纺织工人的工作生活状态立住了,小巷的烟火气自然升腾起来。这些真实还原的生活流,是《小巷人家》让观众沉浸代入回忆的珍贵土壤。

“复古”的《小巷人家》搅动年轻观众表达欲

苦中作乐有滋有味

闫妮接受采访时曾透露,《小巷人家》的剧本封面是用黄色宣纸印的,上面写了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这是张开宙导演对这部剧很重要的一个理解。作为一部反映时代巨变中普通人生活变迁的年代题材,《小巷人家》没有回避物质条件、居住条件、教育资源都相对匮乏的环境带给家庭、个人的苦难和矛盾,而是更加浓墨重彩地再现了当时乐观、善意,守望相助,充满希冀与感恩的人情味和时代风气,这样的格调也是观众喜爱“小巷”的重要理由。

比如该剧第一个火爆的“蛇瓜”事件,就是为了缓解吃饭问题,黄玲和宋莹合力在小院里种蛇瓜,却吃到看见蛇瓜就想吐,林栋哲还因为蛇瓜在学校挨骂,被迫吃一个月蛇瓜……观众一边笑着调侃“这个家没有蛇瓜得散”,一边感慨当年的苦中作乐。第二个随着短视频火出圈的情节就是黄玲“独战”庄家公婆,这组最有戏剧冲突的家庭关系里,“愚孝”的丈夫庄超英、偏心冷血的公婆、委屈求全的小姑,折射了当时中国式家庭中的矛盾本质;与之相对照,黄玲与宋莹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的闺蜜情,既温暖着彼此,也辐射到屏幕外,让人向往“远亲不如近邻”的年代。

“复古”的《小巷人家》搅动年轻观众表达欲

随着剧情的深入,该剧主要看点已经从质朴的父母转向年轻一代。庄图南、庄筱婷、林栋哲、鹏飞等从幼时的成长陪伴,到走向社会意气风发的“少年气”,格外戳中人心。他们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奋勇争先,儿时打打闹闹的经历在成年后演变为彼此牵绊的情谊,也是战胜困难的底气。他们之间的信任和牢固的情感链接,也让年轻观众既触动又羡慕。

小巷生活日复一日,有滋有味,看似平淡如水,也在时代浪潮中起伏跌宕。观众喜欢这样的年代剧,既是怀旧,也是审视当下。八十年代人们对于生活的热望与追求,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已经通过《小巷人家》缓缓流淌进观众心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编辑/崔巍/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6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蒋欣又出王炸年代剧!质感不输《父母爱情》,戏骨云集越看越上瘾
...。《小巷人家》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当故事进入八十年代,时代改变了,观众又会看到新时代下人们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越看越上瘾。 闫妮、蒋欣同台飙戏,演技有保障年代剧的演技
2024-10-30 11:37:00
...剧集开播就以浓浓的烟火气人情味,真实还原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会面貌,备受好评。该剧改编自幻想工场作者大米的同名小说,由张开宙执导,侯鸿亮任制片人,是妥妥的正午阳光“标配”。
2024-11-02 15:29:00
年代剧又出“黑马”!才播2集,收视率破2,终于能让我熬夜狂追了
...选角一定是重中之重,因为有些演员生来就洋气,穿上七八十年代的服装总感觉不伦不类。 作为拍摄年代剧的老手,正午阳光出品方在这方面是手拿把掐,每次在挑选演员的时候都能恰到好处。
2024-10-29 21:52:00
油头粉面也能演穷人?看蒋欣闫妮的演技,才明白差距在哪!
...角,甚至荣登近期收视率榜首。信源剧中处处都透露着七八十年代的风貌,每个看过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曾经生活的影子,湖南卫视的成功,或许可以为其他卫视提供一些借鉴。现在这个时代
2024-11-01 06:43:00
一部好剧,被他毁了?
...《小巷人家》前十几集还是很上头的。《小巷人家》以七八十年代的苏州为背景。故事主要集中在同住一个小院的两家人身上。闫妮饰演的黄玲,是苏州纺织厂的女工。她事业平顺,还有一双令人羡
2024-11-06 18:38:00
恭喜,又一部国产良心剧爆了
... 剧集中的种种苦涩细节,却都用乐观的态度呈现。随着八十年代的到来,生活不再是困苦的无解之题,而是带着期盼与希望的一种昂扬向上。恢复高考、中美建交、个体经济崛起,再到改革开放
2024-10-31 22:38:00
虎背熊腰已成过去式!41岁蒋欣瘦成巴掌脸,新剧里美出新高度
...红花的三轮自行车,每一幕都把观众们带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愧是曾经拍出过《父母爱情》,《乔家的儿女》等作品的正午阳光,在这类题材上依然稳定输出,又能拯救大家剧荒了。 而
2024-10-29 15:50:00
剧里是村姑,剧外一枝花,《小巷人家》3位女演员现实中一眼万年
...造也很写实。 个个都朴素的甚至有些土气,仿佛真是从八十年代穿越过来一样。不过大家也不要被这些演技精湛的女演员“骗”了。戏里土气的外表和气质,只是她们刻意演出来的,这也是一种
2024-11-09 23:40:00
小巷人家:羡慕宋莹黄玲的友谊,我们失去了不关门的邻里关系
...代剧,跟主演们的感受一样,观众最有感触的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那种亲密的邻里关系,当然特指的宋莹黄玲这两家人,有缘分能住在一个院子,充分诠释了远亲不如近邻,互相扶持照顾的好邻居们
2024-11-03 21:14: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当《祥狮跃九州》的狮子踩着升降台完成后空翻夹杆,光影瞬间在LED大屏上勾勒出运河盛景,吴桥东方杂技城的观众席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2025-10-02 08:49:00
情满中秋,礼赞家国!“家国情”烟台市国庆中秋诗文朗诵会举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 杜晓丹情满中秋,礼赞家国。“十一”前夕,“家国情”烟台市国庆中秋诗文朗诵会在烟台图书馆温情落幕
2025-10-02 09:21:00
泰安市崇信学校:童谣声里寄明月 美德传承绘中秋
鲁网10月1日讯孝为立身之本,信为处世之基。金秋时节,为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学生孝悌忠信的传统美德,学校二年级星光级部举办“童谣声里寄月明
2025-10-02 10:12:00
南京熙南里上演“今熙有戏”,融合京剧艺术与古宅夜游
熙南里上演“今熙有戏”,融合京剧艺术与古宅夜游 来当“戏中人” 游园赏戏好看又好玩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各位客官,南家班戏社今日隆重开班
2025-10-01 07:41:00
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9月30日晚,“宁聚星光·礼赞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南京市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在南京市文化馆大剧场举行
2025-10-01 07:41:00
“最好的青春·遇见戏剧”公益观演活动节前启动 南京请大学新生看剧
舞剧《敦煌归来》剧照。 南京保利大剧院供图南报网讯(记者苍淑珺实习生郝悦冰)金秋9月,南京为高校新生送上了一份文化“见面礼”——请来宁的大学新生看戏剧
2025-10-01 07:42:00
9月30日,吴桥东方杂技城入场口,小浣熊迎接观众,小丑演员滑稽互动,观众被吓到“吱哇乱叫”,小朋友不害怕反倒追着跑。(摄制:刘玉婧、陈婧宇、朱泊宇)
2025-10-01 08:02:00
刚刚!福州五一广场人山人海!不少人彻夜等候!只为这一刻→
满城中国红,国旗迎风飘。刚刚,五星红旗在福州五一广场冉冉升起,全场热血沸腾!陈捷阳/林双伟/陈景好 摄 刚刚,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2025-10-01 08:29:00
快来追厦门出品央视大剧 《沉默的荣耀》在CCTV8首播
《沉默的荣耀》海报(出品方 提供)《沉默的荣耀》里的这个场景为“鼓浪屿毓德女学校旧址”。(视频截图)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这部电视剧拍得太有质感了
2025-10-01 08:44:00
从厦门走出去的雕塑艺术家高孝午携佳作回厦展出
《城市梦想》系列之“团圆梦”作品在厦门海上世界展出。(厦门海上世界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蔡绵绵)昨日,在厦门国际时尚周与厦门海上世界联合启幕的“城市梦想计划”现场
2025-10-01 08:44:00
风华映山河·喜迎国庆——聊城九中小学部双节同庆,共绘家国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超 通讯员 郑双 韩伟金秋十月桂飘香,神州大地庆华诞。2025年9月26日至30日,聊城九中小学部三年级与五年级全体师生以“风华映山河·喜迎国庆”为主题
2025-10-01 09:12:00
音乐载情,红色铸魂!德州市实验小学音乐思政课点亮童心
9月29日至30日,德州市实验小学举办“思政旋律润童心 红色薪火代代传”主题音乐思政课展示活动。此次活动是学校持续深化思政育人模式
2025-10-01 09:44:00
艺术点亮生活,文化全民共享 | 龙泉驿区第十九届市民文化艺术共享季盛大启幕
9月30日下午,成都龙湖东安天街广场上歌声飞扬、红旗漫卷,龙泉驿区第十九届市民文化艺术共享季开幕式在此隆重举行。活动以高品质的群众文艺展演
2025-10-01 09:56:00
由地面小蹬人同车技相结合而成,演员在运动中完成单人技巧、对手技巧、多人技巧等,被誉为近年来最具创新色彩的节目。
2025-10-01 10:22:00
王安宇首部电影作品,《毕正明的证明》上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10月1日,电影《毕正明的证明》上映。电影中,从小立志成为警察的毕正明(王安宇饰)
2025-10-01 1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