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成祖朱棣的上联为人敢对,六岁神童却张口就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1 15:5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对对联是我国古代文人雅士非常重要的一项文化活动。

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史中,曾经出现过许多让人叹为观止的绝对。

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就曾经在元宵佳节当天出了一个上联,在场的官员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对下联。最后竟然被一个年仅6岁的小孩对出了完美的下联。

这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

明成祖朱棣的上联为人敢对,六岁神童却张口就来

一、燕王朱棣得位不正

在我国的历史上,动用军队谋朝篡位的皇帝不计其数,最出名的就是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两名哥哥登上皇位成为了唐太宗。

到了明朝,燕王朱棣也是通过宫变夺去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的皇帝之位,成为了明成祖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第四个儿子,按道理他是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的。

朱元璋在世时最疼爱的是和马皇后生的嫡长子朱标,自小就对他多加照拂。朱标也非常的聪明好学,还与大臣们相处得十分融洽,确确实实是一个标准的继承人。

朱元璋对朱标给予了厚望,然而天不遂人愿,在朱标37岁那年竟染上了风寒。

明成祖朱棣的上联为人敢对,六岁神童却张口就来

在古代,染上风寒可不是一件小事,虽然太医院内的太医医术高明,但是最后也没有帮朱标躲过这一次风寒。

大明朝的太子殁了,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成了皇位的继承人。

朱元璋爱屋及乌,对朱允炆可以说是溺爱。在朱元璋驾崩之后,朱允炆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明朝的第二个皇帝。

朱允炆登基,他的皇叔们就不好受了。朱元璋的儿子多分封在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的军队。朱允炆成为了皇帝之后认为他的皇叔们会威胁到他的政权,于是就开始削藩。

身在北京的燕王朱棣看着自己的侄子如此乱来难当大任,于是就一边整疯卖傻逃过朝廷的监视,一边招兵买马联络朝廷官员准备起兵直逼南京。

朱棣用了两年的时间准备,一举逼得朱允炆在皇宫中自焚,自己成为了大明朝的第三个皇帝。

明成祖朱棣的上联为人敢对,六岁神童却张口就来

二、名正言顺成为皇帝

朱棣违背朱元璋的遗旨起兵推翻侄子的皇帝之位,在当时而言,是大逆不道的。朱棣就要想方设法让老百姓及大臣们知道他成为皇帝是君权神授,名正言顺的。

在唐朝的时候,武则天为了让百姓知道自己的天命所归,让薛怀义伪造了佛经。

朱棣也效仿此法,召集了大批军队前往武当山修筑道观供奉真武大帝。而真武大帝的面相则是按着朱棣的样子锻铸而成的。

之后,民间就有人传言说真武大帝就是当年皇上,皇上就是上天派来的。

不仅如此,朱棣还将自己的生母改成了马皇后,诏令天下他与前太子朱标都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嫡子,有资格继承皇位。

明成祖朱棣的上联为人敢对,六岁神童却张口就来

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朱棣还让人大修故宫,将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但是即便是这样,民间还是有很多声音,一直在指责他的皇帝来路不明,他手段残忍连亲侄子都不放过。

迁都的第一年,朱棣刚住进他修建已久的紫禁城,上天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这一天,雷电击中了紫禁城引起了火灾,烧毁了三间大殿。大火烧毁刚修建的宫殿,被认为是皇帝失德遭到了上天的谴责。

朱棣十分恼火,召集了众大臣来商量对策。大臣们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才能向老百姓解释这一场大火。

这时候一名大臣站出来了,他提议朱棣在即将到来的元宵节举办大型的皇家灯会,到时候整个京城一片繁荣灯火通明,都只会夸奖皇帝的德政,哪里还会记得这一场火灾。

明成祖朱棣的上联为人敢对,六岁神童却张口就来

朱棣一听,是一个好主意,于是就吩咐下去举办灯会,自己在正月十五当天也要登上城楼,与民同乐。三、神童对对联

正月十五的这一天,朱棣微服私访逛灯会。大街上游人如织,各色花灯让人眼花缭乱。朱棣看到自己治下的江山如此繁华非常高兴,一边的官员也在奉承着皇上英明。

喜不自胜的朱棣这时候看了看天上的圆月,脱口而出:“灯明月明,大明一统。”

听到了大明一统,旁边的官员赶紧喝彩。接着,朱棣又说:“谁能对出下联啊?”

此话一出,吓得周边的人汗如雨下,对对联事小,满朝文武都是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对出来并不难,但难就难在要对到皇帝的心里。

明成祖朱棣的上联为人敢对,六岁神童却张口就来

此时的朱棣正在为了皇位正统的事情烦恼,如果哪位官员对对联触到皇帝的痛处那就是杀头之罪,这一副上联中暗含着朱棣要让大明一统的宏愿,所以大臣们是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没有应对。

这时候人群中传出来一个稚嫩的声音,“君乐民乐,永乐万岁。”

朱棣转头一看,是一个小孩,看上去还不满十岁。朱棣就将他叫了过来一问,才发现这是居住在京城内远近有名的神童彭印山。

“君乐民乐,永乐万岁。”与朱棣的上联合起来简直是绝对,要知道永乐就是朱棣登基之后改的年号,他自己也叫“永乐大帝”。

这一下联不仅对出了君民同乐,还暗示了江山万年,朱棣是一统大明的明君。

明成祖朱棣的上联为人敢对,六岁神童却张口就来

朱棣龙心大悦,赶紧让人赏赐了彭印山,并嘱咐彭印山的父母要对这个孩子多加培养小小年纪如此聪慧,以后必成大器,一定能为大明所用。

然而,彭印山最后并没有像朱棣希望的那样成为大明的得力官员。

据民间的记载,彭印山后来是患病去世了,正应了那句“慧极必伤”。四、总结

今天仍然有很多人认为朱棣的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但是这并不否认朱棣是个好皇帝。

他主持编撰的《永乐大典》流传至今,成为了研究历史的百科全书,他组织郑和下西洋至今仍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

朱棣已经用他的文治武功实现了元宵佳节对联上所说的“大明一统,永乐万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1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棣用三个“明”字表现出自己的豪情壮志,下联让朱棣喜笑颜开
...身侧,即使是吟诗作对也都需要分外谨慎。比如明朝时,明成祖朱棣在赏灯时,就突然兴起,给大臣们出了个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结果在场的大臣都面面相觑,没有一人敢对下联,最后却
2023-02-12 16:01:00
从神童到冤死:解缙的跌宕人生与明朝政治风云
...太祖实录》。同时解缙凭借顶绝才华深受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赏识,并成为朱棣时期内阁首辅。然而解缙却在当打之年卷入立储风波中,不久遭到汉王朱高煦陷害,被朱棣命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2024-02-07 17:27:00
哪位秀才对出朱棣一下联,被封状元
...对联有着相当高的热情,他们也留下了不少的对联趣事。明成祖朱棣借口“清君侧”,发动“靖难之役”,最后夺取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登基后的朱棣,有些疑心,时常感觉身边的人对自己不忠心
2024-05-21 10:13:00
朱棣出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无人敢对,神童巧对下联妙哉
...气去应对朱棣的上联呢?皇帝守护国境。明朝的创始皇帝朱元璋,起初是个农民出身。他并没有原本想要成为皇帝的抱负,而是在历史潮流的推动下,被迫走到了权力中心。朱元璋所做的一切,都是
2024-12-14 10:41:00
明成祖朱棣为何定都北京紫禁城呢
公元1399年,朱棣因为明惠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而选择奉天靖难,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行造反之举,最终在公元1402年,朱棣靖难成功,从而登基为帝,乃大明王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登基之
2023-06-25 21:08:00
明成祖朱棣很有可能是一位具有朝鲜血统的汉人
据历史考证,明成祖朱棣很可能不是个汉人,至少他不是纯血统的人。学历史,其实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跟破案一样,不能只听嫌疑人的一面之词,我们得去剥丝抽茧,得去顺藤摸瓜,这样才好玩。
2024-10-31 09:00:00
聊聊明成祖朱棣与“权妃”的跨国恋情
明成祖朱棣是大明王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六朝古都南京。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北京,多次受明太祖朱元璋的圣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
2023-09-01 17:11:00
朱元璋派人出使海外,没想到使者顺手建一国家
...民赐名李勣,要么是即将被赋予重任之人,比如马三保被明成祖朱棣赐名郑和。而黄森屏属于后者。洪武九年,刚刚升任腾冲卫总兵的黄森屏目睹了洪武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虽然案件的涉案官
2023-02-13 17:20:00
大明开国初期“五龙同朝”真的存在吗?
...后成为皇帝的人,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这五位皇帝。可以说这五位皇帝在位期间就是明朝最繁荣、最巅峰的时期。那么“五龙同朝”真的
2023-01-06 21: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