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给大海做“CT” 为风电加“保险”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27 07: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给大海做“CT” 为风电加“保险”

深圳开创海测三维智能时代助推海洋强国建设

给大海做“CT” 为风电加“保险”

扫码观看 相关视频

■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

大海,深邃莫测。

昏暗的海底,机器人动若游龙。在它的眼里,大海,一切可测。有高分辨率水声成像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科技加持,它能“看透”大海,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海洋探秘之旅。连埋在淤泥里的物体也逃不过它的“火眼金睛”,相关图像及数据会被实时传回地面。

中科探海(深圳)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水下自主探查机器人及成像系统,将我国海洋勘测由悬浮、沉底探测时代推进到悬浮、沉底、掩埋目标三维全景智能探测时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的“助推器”,目前国内市场占比超65%。

●海洋变得“透明”可视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中科探海以“精灵E200”水下机器人和“海底龙”多频三维合成孔径声学成像系统为代表,形成了系列化的技术储备和规模化的产品矩阵,让神秘的蓝色疆域变得“透明”可视。

水下机器人系列,如同一个个聪明听话的小助手,在主人的操作指令下,灵活游弋于茫茫海底,随时悬停,还可原地转弯。这些科研级操作,为水下探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水下高清成像声呐系列,犹如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可清晰洞察水下世界。其中,“海底龙”多频三维合成孔径成像声呐系统,能看到水体、海床和浅地层的一体化三维世界,实现对悬浮、沉底和掩埋目标的实时成像,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我国海洋一体化三维全景探测难题,打破了欧美对该技术的垄断。

中科探海董事长刘维介绍,“海底龙”好比是水下CT设备,可全覆盖扫描,连续获取悬浮、沉底和掩埋目标的声学影像及位置,乃至掩埋目标的埋深信息,成像精度达5×5×5厘米。装备了“海底龙”的水下机器人在海底游刃有余,“看穿一切”。中科探海因此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掌握此类技术的企业。

“地球村”互联互通,各种管道、电缆、光缆频繁穿越大洋。在这些工程启动前,用“海底龙”来为大海做个“CT”检查,可快速准确地找到沉船、孤石、炸弹等海底障碍物及岩礁、空洞、岩溶等不良地质状况,确保海洋工程建设安全。

刘维透露,中科探海的技术及设备已在油气勘探、光缆电缆测绘、海洋环境测绘、江河湖泊测量、地下管网探查、水利工程、海洋科考、渔业养殖等领域应用,将海底地形地貌和浅地层成像效率提高3倍以上,水下微细深埋管缆目标的探测效率提高10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国家重大工程北部湾涠洲油田开发中,中科探海的探测装备在掩埋管道及电缆、路由勘察等领域大显身手,探测覆盖面由“点”提升至连续路由、连续埋深探测,探测率从2%提高到80%,探测作业效率提升近10倍。

●助力海上风电场运营维护

风电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分支、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

海上风电因比陆上风电稳定性更好、发电量更大而受到各方重视。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约3189万千瓦,装机规模连续两年全球第一。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计,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近500吉瓦(GW),前景广阔。

然而,在茫茫大海建设工程,风险系数高,安全至关重要。

刘维告诉记者,中科探海探测装备及技术问世后,因其能精确获取桩基周围海床的冲刷坑深度、海缆裸露长度、悬空高度等数据,很快成为海上风电场运营维护的刚需产品。

2021年9月,该设备在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广东阳江风电场进行海底电缆探测,完成了直径15厘米的35千伏电缆、直径25厘米的220千伏电缆的连续探测难题。

不止于此。它还同步输出了30-50米水深的海底地形地貌、沉底目标、掩埋目标的高清声学图像,获取了高精度海底管线和海缆路由连续信息,为项目方提供了珍贵的海底数据资料。这些信息有助项目方科学运维、安全施工、高效营运,提高了施工及运维的安全系数,相当于为风电加上了一道“保险”。

●水下考古领域大放异彩

中科探海的技术及产品在水下考古领域同样大放异彩,为人们揭开古代海洋文明的神秘面纱、为世界保护水下文化遗产贡献出中国技术、中国方案。

上海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目前国内水下考古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船载文物数量最丰富的一艘古代木帆船,对研究中国古代造船史、科技史、海交史、陶瓷史、经济史具有重要价值。

2022年6月,中科探海的水下机器人搭载“海底龙”,与这条古船开启了一场水下“邂逅”。

谈及此次探测,工程师曹智威、陈龙意至今记忆犹新。

“这条古船遗址区暗礁多,水况复杂,水下能见度几乎为零。若用传统的有人测量船来探测,比登天还难,比蜗牛还慢。”曹智威说,他们用了多波束声呐、侧扫声呐、全景三维声呐、超短基线精确水下定位、潜水探摸等很多新技术新方法,成功获得了埋藏在5.5米深淤泥中的古船清晰成像,观察到古船裸露、掩埋三维形态,全景展现出古船全貌,为古船安全完整打捞打下了基础。

2022年11月,长江口二号古船缓缓进入上海船厂旧址船坞落座,水下考古和整体打捞圆满收官,转入精细化考古发掘与全方位文物保护阶段。

在载人深潜科考中,也出现了中科探海的身影。刘维告诉记者,深潜器配置中科探海“全景实时三维智能探测装备”,实现了光学探查到三维声学探查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包括掩埋目标在内的全景三维探查,常规产品潜深达300米、特殊要求设备可达2000-3000米,极大丰富了深潜平台的功能,提升了它的探查作业能力,为我国走向“深蓝”提供技术保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洋过海送光明——我市成立电力海缆运检中心,全力服务风电海缆项目建设苍茫的大海上,风力发电机迎风转动,绿电源源不断从海上传来。2021年12月22日,山东电力海缆运检中心在蓬莱
2023-02-05 08:14:00
在山东逐梦星辰大海|打造北方最大海缆生产基地!这些海底能源“动脉”来自青岛汉缆
...程产业链基地项目,“双碳”战略加持下,即墨区发海上风电产业按下“加速键”。当地以打造海上风电产业集群为目标,不断优化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布局,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2023-10-12 17:27:00
广州海事测绘中心发布多项科技成果,年前将完成西沙主要民用岛礁测量
...技成果,包括即将完成西沙主要民用岛礁测量,开展海上风电场测量技术攻关,在国内率先完成首个沿海超大场景海陆一体三维实景建设项目等。据了解,广州海事测绘中心从2016年起正式启动
2023-11-01 21:38:00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全国首个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试验项目中广核莱州304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通讯员 段文奇 刘雪辉 崔文钧记 者 左丰岐 报道本报烟台讯 近日,记者
2022-12-21 09:45:00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我国风电建设提速 绿色发展动能强劲
...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今年上半年,我国风电建设快速发展,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20%,一系列原创性、突破性成果涌现,在加快形成全球领先的风电产业体系的同时,为我国经济
2023-08-14 11:20:00
把绿能产业升级为零碳工业(人与自然·走进零碳园区(工厂)看转型)
本报记者 贺林平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 梁文栋摄明阳风电主机生产车间。 梁文栋摄阳江阳西产业园区。 李 泮摄 温热的风,裹着淡淡的咸味;树干笔直的棕榈树,顺着一条滨海公路排成
2025-05-07 06:17:00
...、海缆裸露扫测、风机桩基冲刷探测。这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水下探测技术取得突破,填补了国内海缆磁场探测技术的空白。海上风电海缆敷设完成后,容易受到洋流和岩土冲刷、锚害和鱼害等因素
2024-06-18 02:37:00
林毅峰:中国深远海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广阔 需自己“蹚”路
...论是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还是从资源储备量来讲,海上风电,尤其是深远海海上风电在中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刚刚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的三峡集团上海院(简称:上海院)的首席专业
2024-01-21 07:38:00
我国首套海上风电自主探测平台正式投运
财联社1月11日电,我国首套海上风电自主探测平台1月11日在江苏如东海上环港风电场正式投运。平台就像是海上风电的“探路先锋”和“智能医生”,采用无人化海上作业模式,标志着我国海上
2025-01-11 09:3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2025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交易会丨新闻链接:产业巨头齐聚十堰 共话车载视听新场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翁红 张欣)车载视听不仅承载着信息传播、娱乐休闲的基本功能,也日益成为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全新体验
2025-09-20 20:42: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林 通讯员 刘爱理)9月19日下午,2025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交易会汽车产业链出海对接会举行。会上
2025-09-20 20:42:00
了不起的河南制造丨牧原集团推出智能养猪方案 让“二师兄”过上“芯”生活
大河网讯 无针注射器、智能环控器、智能测定仪、智能机器人、猪群咳嗽管家……9月20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
2025-09-20 18:17:00
近日,被认为是中国新式茶饮第一股的奈雪发布了中期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1.7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
2025-09-20 18:05:00
展现数字化发展硬实力 济南能源集团亮相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
大众网记者 赵港宁 济南报道9月18日,以“深AI能源 数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在深圳举行。济南能源集团所属神思电子
2025-09-20 11:22:00
量子位「MEET2026智能未来大会」启动!
我们正迈入一个由人工智能重塑一切的新时代。智能技术已经深刻渗透进生产和生活,跨越了软件、硬件、机器人等不同形态,从工具发展为能深度理解人类需求的智能伙伴
2025-09-20 05:23:00
纵览·9张|空间魔术师
壹 随着网购的便利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在购物的同时,却忽视了归纳和“断舍离”。于是整理收纳师进入了大家视野,成为走俏的新职业
2025-09-20 08:02:00
iPhone17系列正式发售,多地门店排起长队,有黄牛加价500元收购Max 256G版本
北京时间9月19日,iPhone 17系列正式发售,线上抢购到首批货源的用户将陆续收到新机,官方零售店也于8:00提前开门营业供预约取货用户取货
2025-09-19 12:06:00
在杭州看见创新未来 第四届数贸会全景前瞻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将于2025年9月25日至29日在杭州大会展中心举行。作为我国唯一以数字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
2025-09-19 14:13:00
走向国际,INGS英树三度荣获IFSCC青睐
2025年9月15日至18日,第35届IFSCC国际化妆品科学大会以“THE FUTURE IS SCIENCE”为主题于法国戛纳盛大启幕
2025-09-19 14:16:00
国网高密市供电公司:物资仓库里的“绣花功夫”
大众网记者 宋学敏 通讯员 赵雯雯 贾聚光 潍坊报道9月19日,走进国网高密市供电公司物资供应分中心的物资仓库,整齐的货架
2025-09-19 14:23:00
研发投入年增超40%!Coosea酷赛智能凭什么敢在创新上“下血本”?
在智能制造与AI设备行业加速迭代的浪潮中,研发实力已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近日,Coosea酷赛智能披露的研发投入数据引发行业关注——其研发投入年增超40%
2025-09-19 14:51:00
喜茶「超级植物茶」上新一周年,差异化引领新茶饮产品趋势
9月19日,喜茶「超级植物茶」迎来上新一周年。据官方数据显示,「超级植物茶」全系列产品已售出超1亿杯,喜茶坚持采用新鲜的羽衣甘蓝每日现榨
2025-09-19 15:01:00
京东运动户外品类日开启 运动、健身、户外出游全场景好物立减12%
秋高气爽迎国庆,正是走出家门、拥抱自然的好时机。9月19日晚8点至20日,京东运动户外品类日正式开启,携手阿迪达斯、北面
2025-09-19 15:08:00
华为云杨友桂:数智化转型从来不是 \
9月19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华为高级副总裁、华为云全球Marketing与销售服务总裁杨友桂介绍了华为云如何通过四大关键竞争力
2025-09-19 1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