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
漂洋过海送光明
——我市成立电力海缆运检中心,全力服务风电海缆项目建设
苍茫的大海上,风力发电机迎风转动,绿电源源不断从海上传来。
2021年12月22日,山东电力海缆运检中心在蓬莱海缆基地正式挂牌,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海缆业务基地。一年来,烟台供电公司高标准、高水平建设集科研、培训、产业于一体的专业化海缆运检中心,全力服务风电海缆项目建设,为“绿电海上来”贡献“烟台力量”。
耕耘深海,更多绿电海上来
广袤的海面上,建起了一座又一座风机,为城市发展带来无限希望。
近年来,我市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海上风电、海上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与海洋牧场相融合,布局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海上风电不断涌流量增值,环渤海区域规划海上风电装机容量3000兆瓦,风电外送海缆长度将达到约2000公里。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电力海缆运检中心,组建具有施工资质的海缆分公司,成为全国第10家具有220千伏海缆施工资质和第3家具有电力总承包、承装、海工二级三资质的队伍,组建46人的自主施工队伍,全力服务风电海缆项目建设,开创了山东电力海上施工队伍当年组建、当年施工的“山东速度”,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海缆业务基地,海缆运维、检修、施工全业务体系的建立,有了承揽220千伏及以下海缆施工、运维及抢修业务的资质和能力。
2021年,山东半岛南3号、4号海上风电项目,发出了山东海上风电第一度风电,截至目前,已有15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进入千家万户。
这是海缆运检中心成立后,自主施工的第一个项目。
山东电力海缆运检中心在实践中学习,在总结中创新,逐渐形成了一套海缆敷设方案。第一根海缆敷设用了近一个周的时间,慢慢的,施工中遇到各种问题,一一被克服。从一根海缆入海,到承揽多个海缆项目施工,开启了海缆施工的序幕。
2022年11月25日,莱州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并网,该项目是全国首个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也创造了“蓝色能源+海上粮仓”的发展新模式。
目前,海缆分公司已承接了半岛南3、4号海上风电、烟台“耕海1号”综合能源、莱州中广核风电等多个项目,同期正在施工国电投半岛南V场、三峡潍坊等多个海上项目,探索海上作业平台、海上新能源发电、海底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等离岸电网建设海缆市场业务。
科技创新,打造智能化海缆运检体系
海岛的供电重头戏都在海上。长岛151个岛屿分散在渤海深处,县域电网与烟台主电网之间的联络以及其中10个居民岛和1个驻军岛均是通过不同电压等级的海底电缆供电。10千伏以上海底电缆总长度达132.7千米,占线路总长度的45%以上。
与陆地架线相比,海缆日常运维、抢修更复杂且危险。海缆运检中心采取先进的电缆检测设备,运用低压脉冲反射法、DSP信号处理技术、GPS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强化海底电缆故障诊断。运用监控系统,将海缆坐标输入到监控系统,就能了解全海域所有登录AIS船只始发港、到达港、途经地及航行路线。当海缆遭受过往船只破坏时,该系统将第一时间告警并能够追溯30天内的航行轨迹,海缆放外力破坏从被动变主动,大大降低了海缆受外力破坏的概率。
海底电缆是海岛居民光明的“生命线”。“海缆基地管辖海缆回路长度320.6公里,覆盖烟台、青岛、威海海域。”山东电力海缆运检中心副主任孙晓光说。为了提升运维水平,海缆运检中心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辅助研判,覆盖海面、水下、海缆本体三个维度,实现对海缆运检、抢修、施工的智能立体监测。
山东电力海缆运检基地配备海缆监控指挥中心、海缆实验室、海缆实训室等功能性用房及配套设施,是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开展海缆运检、抢修、施工等综合业务的重要基地。
“通过海缆监控指挥中心大屏,可以随时调取海缆通道水上、水下情况,雷达及船舶自动识别系统、3部云台摄像机配合联动,实现对长岛区域海缆通道的全覆盖,对潜在的船舶抛锚等外破威胁进行智能分析。”孙晓光说。
山东电力海缆运检中心加强科技创新,以海缆运维管理、应急指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融合终端监测数据开展实时联动,通过三维建模、大数据分析实现智能辅助研判,打造出国内一流的海缆监控指挥中心,搭建“海缆监控指挥系统”,实时跟踪海域船舶动向、监测海域气象水文等信息,集合各类监测装置的实时数据,自动告警、智慧研判,辅助值班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实时指挥,在线发起业务工单,开展运检业务,全业务流程形成数字化闭环管理,实现“状态全息感知、数字全景管控、业务线上流转、政企协同联动、安全智能监控”。
在海缆运检过程中,系统对监测装置及水下机器人等6类装备进行在线管理,在线监测装置的在线率保持在100%。水下作业机器人配备声呐和摄像头,通过侧扫声呐对海缆所处的海洋地貌进行的扫描,利用回声测深原理探测海底地貌和水下物体的设备可清晰了解海缆通道周边的地形地貌,判断海缆冲刷情况,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海缆检修或抢修工作。
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刘虎 马学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5 09: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