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
贵港市中心血站 杨 坤
无偿献血是指为拯救他人生命,自愿将自身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并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行为,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部分人在献血前总会考虑到是否会发生献血反应,如头晕眼花等,担心献血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但通过调查分析,献血反应率约为2‰,这与献血者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献血前中后的护理有较大的关联。那么哪些情况下会出现献血反应?发生献血反应后如何处理呢?
一、献血反应的概念
献血反应也称作献血相关并发症,以极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者献血后出现的穿刺部位局部出血、疼痛、过敏或者全身性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在献血前,尽管医护人员会仔细询问献血者的既往献血经历及近日休息、饮食、睡眠等情况。如,有无过度疲劳、近日睡眠是否良好、身体状态和一些具体献血事项等,判断献血者的身体素质是否满足献血的要求,但难免会有一部分平常身体素质良好的人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头胀、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和胸闷心慌以及出冷汗等献血反应,这是由于献血者生理、心理、采血环境以及采血护士、医生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
二、献血反应的分类
通常情况下,根据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症状及严重程度将献血反应分为三类。
(一)轻度献血反应。指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者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以及头晕目眩等症状。
(二)中度献血反应。指献血者出现除了轻度症状外,尚有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和心悸等症状。
(三)重度献血反应。指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脑缺血症状、晕厥、抽搐、失去知觉、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缓等症状。
三、献血反应的处理方法
(一)局部不良反应的处理
对献血后出现身体局部不适的献血者,在处理时,如果是由于穿刺不成功或者血流速度减慢产生的反应,医护人员要重新穿刺或者调整针尖的位置。献血后出现血肿的献血者应该先进行冷敷,24小时后再用热毛巾热敷。如果在献血过程中误穿动脉,要立即停止采血,在献血者穿刺部位使用无菌棉球覆盖并且用手指压住无菌棉球,10分钟后再扎上止血带,止血带的松紧度要根据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出血来调整。献血者在72小时内不要洗澡和剧烈运动。
(二)全身不良反应的处理
1.轻度献血反应。出现轻度献血反应的献血者应该立即停止献血,让献血者平卧,取头低脚高位,头偏向一侧,松开衣领或紧身衣服,保持呼吸通畅。医护人员要让献血者保持放松,保持空气流通,同时要保证献血者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并且为其提供冷饮,在床位或者椅子旁边要放置容器防止患者呕吐。等献血者症状恢复后让其饮用冷饮,确保症状已经完全恢复后才能让献血者离开。
2.中度献血反应。首先要立即停止献血,让献血者平卧,取头低脚高位,头偏向一侧,松开衣领或紧身衣服,指压人中、合谷穴,保持周围环境的通风和凉爽。呕吐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选择注射甲氧氯普胺,有头晕症状的患者可以口服地芬尼多,医生要定时检查献血者的脉搏。如果献血者出汗症状明显,可以采用静脉缓慢注射葡萄糖的方式。医护人员在此过程中,要尽可能全程陪同,在献血者离开前要保证其已完全恢复。
3.重度献血反应。首先要立即停止献血,将献血者移至别处平卧,限制献血者活动以防发生意外,松开衣领及腰带,指压人中、合谷穴,给予低流量吸氧,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献血者脉搏、血压的变化。如果献血者出现超过五分钟的惊厥现象,要及时采取医疗急救措施或拨打120进行救助,等献血者清醒以后再让其服用糖水和茶等,以帮助患者恢复。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和恢复以后,必须经过医生的同意,在成年人的护送下才能离开。
总之,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以后,医护人员一定要依据献血者不同的献血症状对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献血者得到有效的救治,在其恢复后才能让其离开,以保证献血者的身体健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0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