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从“小众”坚守走向“大众”传承 直播助力苏派非遗“叫好又叫座”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08-01 00: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

于 帆

从“小众”坚守走向“大众”传承  直播助力苏派非遗“叫好又叫座”

抖音直播业务代表徐晶晶在“非遗主播沙龙江苏站”演讲

从“小众”坚守走向“大众”传承  直播助力苏派非遗“叫好又叫座”

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郑鸣秋在“非遗主播沙龙江苏站”表演 主办方供图

“上有呀天堂,下呀有苏杭;城里有园林,城外有水乡……”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郑鸣秋在抖音直播间为大家带来的一曲《苏州好风光》引得粉丝纷纷叫好,通过直播镜头,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喜欢并了解评弹艺术。近年来,直播助力非遗“出圈”的事例屡见不鲜,直播平台通过打赏带来的“破圈效应”和经济收益在为各地非遗传承人、从业者开辟“新舞台”的同时,也让非遗在物质和精神上获得双向支持,确保传统文化长久流传。

好内容与传播渠道相乘:古老非遗重回大众视野

“对大部分人来说,非遗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词汇。说它熟悉,是因为数千年来,水磨戏腔、丝竹管弦经常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说它陌生,则是因为过去几十年来大众生活方式快速迭代,曾经街知巷闻的戏曲名段、名乐、名曲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褪色,甚至演变为需要被保护留存的遗产。”7月26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抖音主办的“非遗主播沙龙江苏站”活动上,抖音集团江苏公司执行总裁薛辉谈到非遗在当下传播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时说,“我们不禁要问,是否这些曾经深植于一方水土甚至血液中的艺术真的要离我们而去呢?我们在抖音很欣慰地看到,昆曲等非遗正通过直播和短视频越发红火。同时,特色文化展演通过打赏来拓宽创收的渠道,成为各地非遗在现在自发造血的方式之一。”

活动现场发布的《江苏非遗数据报告》(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江苏地区非遗直播超124万场,观众欣赏时长超1亿小时;非遗短视频达2070万条,收获24亿次用户点赞。过去一年,71%的江苏非遗主播获打赏支持,获得的打赏金额同比增加52%。

数据显示,近年来,戏曲、民乐等非遗在江苏日渐红火。2022年,江苏地区非遗直播观看达17亿人次,是2019年同类观看量的40多倍;非遗短视频播放量达226亿次,是2017年同类的2000多倍。2022年,江苏地区非遗直播超51万场。

随着观众增多,江苏非遗从业者“云上”献艺的热情高涨。过去一年,江苏省有3.4万名非遗主播在抖音开播,带来超675万小时技艺演出。全国每16位非遗主播中,就有1位来自江苏。

戏曲、曲艺等演艺类江苏非遗,不仅在抖音获得大量关注,还通过展演成功创收。《报告》显示,平台上获打赏的前5名江苏非遗项目为:淮剧、昆曲、苏州评弹、扬剧、锡剧。

从这些数据中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非遗从业者选择将传统艺术带进直播间,在抖音直播中欣赏非遗也已成为江苏观众的日常。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钱钢表示,江苏现有非遗项目2.9万个,这些散落各地的文化珍宝,亟待利用直播等方式重焕光彩。希望扬剧、锡剧、南京白局等古老的苏地非遗,在直播间以青春之姿复苏,让千千万万的年轻观众领略江南文化的悠久风华。

“这些数据显示,当好的内容与传播渠道相乘,非遗便找到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解法,抖音用户的观看、点赞、打赏,使非遗不再是字面意义上等待保护的遗产,而是在传播者和观众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地增值,在现代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也以更可亲的方式重回到大众的视野。”薛辉说。

年轻人成为非遗直播主力军:新“舞台”带来新“观众”

郑鸣秋是上海评弹团的年轻演员,她自童年时期偶然在隔壁阿婆家听到苏州评弹后就与这一艺术结缘,从在苏州评弹学校学习到现在成为专业的评弹演员已经9年了。“在学习评弹的过程中,越发地觉得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传播。”郑鸣秋意识到,评弹在中国戏曲和曲艺的门类中影响很大。以前没有电视机,更没有互联网,评弹的形式灵活、表演丰富,故事吸引人,当时很风靡,但现在能吸引年轻人的事儿实在是太多了,像各类游戏、电视剧、流行音乐等,听戏曲和曲艺的不像以前那么多了,地方的曲艺还有语言上的原因,有很多人听不懂。

“可能对好多人而言,第一次接触到的评弹或许是金陵十三钗中的《秦淮景》,也可能是我们吴语版的《声声慢》。这些曲子让原来不知道或者很少接触评弹的观众开始知道评弹。事实上作为我们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弹有着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远远不是这些小曲就可以体现的。”于是,郑鸣秋心中有了一个想法:希望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让更多人知道、喜欢和爱上评弹。

在实践中,郑鸣秋发现,抖音正是自己想要找的平台,直播和短视频为传统曲艺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自由展示自己的平台。并且,抖音的受众中有很多的年轻人,文化程度高、接受度广,适合非遗传播。“现场的表演受限于场地条件,一般的剧场能容纳的听众在千人左右,但是在抖音上,我的直播达到过114万人观看,同时观看人数超过1万。”这让郑鸣秋看到了非遗传播的更大可能。

如今,郑鸣秋已经在抖音直播大半年了,观众粉丝一直在给她各种鼓励和建议。有时候直播间的粉丝会向她赠送虚拟礼物打赏,这让郑鸣秋心怀感谢:“能收到这些礼物真的非常开心,很感谢粉丝对我的支持和认可,同时我也看到了大家对我们江南文化的支持和鼓励,让我更有传承的动力。”郑鸣秋在直播中也不断呼吁大家走进剧场、走进书场,她明显感受到线下的年轻听众越来越多了。

“当来自直播间的粉丝特意来到剧场看我的演出,我非常开心,也非常欣慰。这让我觉得我的努力很值得,我的愿望也在一步一步地实现,传承和传播评弹这门曲艺让我感到很自豪!”郑鸣秋说。

在抖音上,郑鸣秋这样的年轻非遗主播并非个例。一大批“95后”“00后”锡剧、昆曲、二胡、古筝等艺术从业者,在平台通过直播收获众多粉丝,将传统文化传扬给更多的人。借由互联网的高效传播,他们将地方剧种从一方小小的直播间带上了全国大舞台,地方非遗人借直播登上全国性舞台,广纳五湖四海的观众反馈,台风、技艺由此快速成长。

在江苏省丹阳市戏剧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抖音锡剧主播王彬彬看来,专业演员进行戏曲直播,既为远多于线下的观众展示才艺,又与其他主播切磋探讨、广交朋友,可谓一举多得。“抖音开播近4年,我和全国各地戏曲主播连过麦,结识了不同剧种的戏曲大师和良师益友。地域有界,戏曲无界,希望更多省市的院团演员一起加入直播,弘扬家乡艺术精粹。”王彬彬说。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抖音上每天有1.9万场非遗直播,获得打赏的非遗主播人数同比增长53%。在认证的非遗传承人中,30岁以下的传承人有116位,他们是直播的主力军。与此同时,传承人吸引了大批的非遗爱好者一起参与到传承工作中,目前平台上有超过1000名的“00”后在抖音传播非遗。非遗已是抖音重要内容生态组成部分。

非遗直播延续文化基因:从“小众”坚守走向“大众”传承

各地非遗相继在抖音进直播、获打赏,不仅在网络上掀起不间断的“非遗热”,更意味着大众开始自觉“为艺术买单”。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杜骏飞认为,打赏、点赞帮助非遗保护从书本上的文字,变为普通人也可轻松参与的切身实践,也让艺术创作获得坚实的经济支持,真正实现可持续传承。

“在当下非遗面临传承人青黄不接,地方性小剧种面临市场萎缩的困境中,抖音直播为很多个体的演员、艺术爱好者和非遗传承人带来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在其中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当然也为观众带来了非常大的艺术享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效果。”杜骏飞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练春海同样认为,非遗直播在传承方面对个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主播这一方,同时也体现在观众身上。“通过抖音直播的促进作用,实际上一方面推动了主播的自我成长,另外一方面,则培育了非遗受众,让传承得以延续。”

据抖音直播业务代表徐晶晶介绍,随着传承人的努力,平台用户对江苏非遗的关注和喜爱也连年攀升,在2019年与江苏的剧院剧团启动“DOU艺计划”项目,到2022年,江苏地区非遗短视频的热度是2019年的近5倍。为了令非遗、传统文化艺术开辟更大传承发展空间,2022年起,抖音平台相继联合权威机构,发起助力戏曲传承的“DOU有好戏”、助力传统舞蹈传承的“舞蹈传承”、助力民乐传承的“DOU有国乐”等活动,从资源、流量、运营等方面服务非遗从业者展演、创收。

守正之所来,创新明所往。随着直播和短视频在促进传统文化传播方面的效能不断增大,期待能有更多特色非遗项目走出地方,穿越时空,在活态传承中走向未来,存续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1 06: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苏戏曲谁最火?抖音直播数据前三:淮剧、昆曲、苏州评弹
...打赏,不仅在网络上掀起不间断的“非遗热”,更意味着大众开始自觉“为艺术买单”。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杜骏飞指出,打赏、点赞帮助非遗保护从书本上遥远的文
2023-07-26 19:02:00
观览新大众文艺的闪亮
...限于乡土的乡村舞台,变身网络舞台甚至世界舞台,曾经小众的民俗文艺走进大众视野。媒介技术也深刻改变了“村晚”的观演形态。今天的“村晚”,既对应线下文艺活动需要,也对接广大网友“
2025-02-14 06:30:00
苏州除岁:评弹声里送神仙
...0后”“00后”孩子们的直播生动有趣,让评弹这门古老又小众的艺术不仅在长三角一带广为人知,甚至还走向了全国各地,舞台也越来越宽广,便不再反对,有的还暗暗支持。又是新的一年,我
2024-02-07 06:02:00
苏州评弹95后小伙火了,网友:始于颜值,敬于才华
...也从二三十人缩减到了几个人2022年11月11日戈梽臣开始了直播初尝试开播第一天他拿出了看家曲目《战长沙》戈梽臣增还会改编和翻唱流行歌曲前段时间刀郎的《罗.刹.海.市》火爆全
2023-09-07 15:24:00
江苏有线“焕新”升级一键到达直播推出公益专栏南报网讯(记者邢虹)11月30日,江苏有线“焕新”升级启动仪式在南京举行。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广电开展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及操作复杂工作
2023-12-02 09:20:00
“花开时节”优秀青年曲艺人才专场演出在南通市海门区举行
...来自上海的两位青年演员陈靓、潘前卫带来了一段《快乐直播间》,幽默风趣的语言、巧妙的包袱,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作为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他们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2024-10-29 12:44:00
华科大 《短视频、直播助力知识传播研究报告》发布
...内容资源,赋予了实现“知识普惠”愿景的可能,让一些小众、艰深的知识得以“破圈”。■ 点亮公众兴趣短视频、直播成知识“搜索桥梁”短视频、直播擅长以生动形象的视觉呈现形式、诙谐幽
2023-11-06 05:48:00
带350斤表妹减重170斤,蹦床冠军的直播间成中年女性的健身云教室
...一个窗口,让大众接触到我,也了解蹦床这项相对冷门的小众运动。我一直想做点什么,12年前,要退役时,关于要不要回长沙,我犹豫过。当教练,可以培养运动员,但生活按部就班,一眼能望
2024-07-19 16:49:00
又潮又有趣!CityArt“全域秀”在这里圈粉无数
...达人。当街区文化与街头艺术深度融合,舞台真正交给了大众,热爱文艺、乐于表演的“观众”从“配角”转变为“主角”。“松弛感”和乐活态度在这里得到充分释放,古城的肌理中跃动着青春的
2025-03-17 11:25: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龙海:国庆中秋长假 非遗嘉年华精彩纷呈
南音表演。厦门网讯(厦门日报特派记者 黄树金 通讯员 方勇顺)国庆中秋长假,第三届龙海非遗嘉年华在龙海月港古镇启动,南音
2025-10-08 07:41: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丨杂技的盛会 百姓的节日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人气火爆杂技的盛会 百姓的节日10月2日,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举行九月庙会活动,杂技绝活、非遗展演轮番上演
2025-10-08 07:53:00
吉镜头|八月十六 “超级月亮”已上线!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10月7日,今年中秋的“超级月亮”已上线(二次曝光拍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10月7日,今年中秋的“超级月亮”已上线(二次曝光拍摄)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2025-10-08 00:33:00
王亚伦《中国少年》MV温暖上线 音乐少年用歌声与行动诠释新时代风采
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生代音乐人,13岁的王亚伦正以多元的艺术形式展现着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从5岁发行首支原创作品,至今已创作了16首原创单曲及9张专辑
2025-10-07 18:08:00
“诗词三万里之天涯共此时”中秋咏诵会在吉林沉浸解锁中华浪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中秋的月光洒满长春新民大街,10月6日晚,一场跨越千年的诗词之约精彩而至。作为吉林文旅倾力打造的文化IP
2025-10-07 18:4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国庆中秋假期,十堰电影市场迎来观影高峰。多部题材丰富、制作精良的新片集中亮相,燃起市民的观影热情
2025-10-07 15:3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近日,翔安区金海街道“两岸同歌·中秋月圆”第三届翔金合唱交流活动在超旷美术馆多功能厅举行
2025-10-07 08:00:00
新蒲新区:举办中秋游园会 市民游客共赏烟花度佳节
多彩贵州网讯金风送爽,月满人间。10月6日晚,“皓月满金秋·共品中秋醉”——2025年新蒲新区中秋游园会暨白酒促消费活动在芳华里3536文创园举行
2025-10-07 11:08:00
国际杂技盛典闪亮登场
10月6日,演员在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杂技盛典开场秀上演出。10月6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杂技盛典在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场启幕本届盛典汇聚来自中国
2025-10-07 08:37:00
听!四海弦友\
“屿见闽南”的南音展演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看。(记者 陈立新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昨日起,“天涯共此南音月·四海同庆中国心”2025年南音展演活动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主题景区(以下简称“屿见闽南”)启幕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恰逢中秋,昨日上午,在市文旅局主导下举办的“盛世华夏 月满鹭岛”专场迎宾活动,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T4航站楼到达层精彩上演
2025-10-07 08:00: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丨国际杂技盛典点燃省会中秋之夜
“等你!等你千里归来,重逢心的喜悦……”10月6日,中秋佳节,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场灯火璀璨,深情款款的歌声传递着河北人对杂技的喜爱
2025-10-07 07:44: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日前,太原市光荣院举办“情暖中秋,致敬老兵”主题活动。工作人员与优抚对象欢聚一堂,共庆佳节、亲切交流
2025-10-06 07:42:00
中秋特别海报丨情满中秋 欢度国庆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赵一妍 吴美慧
2025-10-06 08:13: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 通讯员 刘春榕)10月1日下午,2025年翔安好声音歌手赛首场周擂台赛在厦门奥体中心月桥湾开赛
2025-10-06 0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