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测产现场。
11月2日,采用“水稻旱作”技术栽培的永州零陵区20亩旱作水稻示范田,迎来现场理论测产。结果显示,示范田平均亩产保守达到400公斤以上,达到试验预期目标。
理论测产是在谷子成熟前的10至15天,根据地块的大小和均匀度确定取样点数,测算亩收获穗数、平均穗粒重、含水量等指标,最终得出理论产量。此次测产仪式在永州市零陵区石岩头镇八斗尾村示范田里举行。该示范田面积为20亩,长势良好,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枝头。再过半个月左右,有关部门将组织专家组对示范田进行现场实收实测,并出具正式的科学测产报告。
项目主持人高坤介绍,此次他们团队在湖南永州开展种植水稻旱作示范,采用的是“神州第一龙”旱作水稻品种,育种地选在黑龙江省五常市。在永州零陵区的试验田为一块已经撂荒了3年的旱田,土壤种植条件并不好,下种时间为7月15日,晚于普通水稻。试验采用直播方式,省去了一系列栽培流程,用水量仅为普通水稻四分之一。种子、肥料、除草、田间管理配套服务等环节,团队采用全套水稻旱作新技术。
高坤表示,旱作水稻具有节水、节能、绿色等三大特点,具备水热气候条件的地区,可一年种两季甚至三季。经权威部门检测,旱作水稻米,老幼皆宜,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在我国南方部分缺水少水地区推广“水稻旱作”技术和品种,前景广阔。
据了解,水稻旱作是指在干旱地区通过改良水稻品种、调整栽培方式等手段,实现水稻高产稳产的栽培方式。其栽培总体思路是尽量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同时保证水稻的生长发育需要。旱作水稻是一种新型水稻品种,具备适应干旱环境、水分利用效率高、高产稳产等特点,可以缓解粮食生产面临的困难,同时也能够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改善。
高坤团队今年在北方的辽宁省也进行了试种。9月17日,辽宁省蔬莱加工业协会邀请有关专家对辽宁凤城市白旗镇的水稻旱直播田进行了现场测产,结果平均亩产量达到了504.1公斤。2018年,高坤团队在黑龙江省嘉荫县种植了1.3万亩旱作水稻,曾创下了3个中国第一:面积最大、种植纬度最高、最高亩产达418.6公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5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