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见习记者 冯善鹏 临沂报道
“只要我在村一天,就要为村民多做实事。改变村庄面貌,助力村庄发展是我的责任。”临沂市交运集团派驻费县薛庄镇沂蒙村第一书记康超提起两年来的驻村收获,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康超从2021年10月进村后,他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通过强党建、抓产业、办实事、解民忧、改环境、重文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换来了村庄的变化,赢得了村民的点赞。
发展党员9名,增强基层后备力量
到村伊始,康超面对现有党员活动中心,简陋狭小,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积极协调资金,新建170平方米的党员活动中心,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广大党员提供了宽敞明亮的学习空间和温馨的学习环境。
康超带领全体党员群众,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实施财务公开透明,重大项目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制定村规民约,深入开展“讲故事、学理论”活动,他带头讲党课,村内党员的学习氛围日趋浓厚,党员主动亮身份、转作风、树新风,在康超的带领下党员志愿服务队经常性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党员9名,入党积极分子11名,增强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沂蒙村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
开展“农网对接”,解锁致富密码
如何解决沂蒙村增收渠道单一,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康超带领村两委进行逐一调研,理出发展路子,决定以党建引领,发展特色经济,沂蒙村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积极联系农科院专家教授下沉基层,在村内设立工作站。发动群众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粮食作物种植、家庭农场、机械加工一体化农业产业项目,在有限的土地上,选取优质粮种、果种,提高农作物、水果产量,通过两年的实践普及,现全村耕收实现全机械化运作。
同时,为顺应农村产业形势发展需要,解决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他积极培育和鼓励本村村民成立家庭农场,经过两年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试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村里水果迎来了丰收,为了让沂蒙村优质农产品卖出“好价钱”,康超积极开展“农网对接”活动,依托派出单位临沂市交运集团资源优势,借助交运集团直播带货平台,线上销售果蔬1万多斤,帮助老百姓将更多的农特产品卖出去,实现助农增收。
建设高标准幼儿园,举办志愿填报公益大课堂
“以沂蒙村为中心,周边8个村都没有一个幼儿园,村里的孩子想要上学只能到2公里以外镇里的幼儿园,不仅费用高,村庄毗邻国道各类车辆繁杂,来回接送安全是一大问题。”康超告诉大众网记者。
为让农村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康超不懈努力,通过拜访国土局、教育局、财政局,协调争取到895万元专项资金,建设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的高标准幼儿园一所,配备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标准化体育运动场所,为下一代的成长夯实教育基础。
为了给农村地区的高考学子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提供指导,康超邀请大学教授和填报志愿专家举办第一书记助力高考学子志愿填报公益大课堂,帮助广大农村考生及家长实现最优的高考结果。通过分析高考录取政策,从学科分类、升学渠道、平行志愿等方面做了清晰的阐释和解读,“有了第一书记的帮助,我解开了志愿填报的困惑,已经确定好了报考学校。”参加聆听的学子说。
走访216户村民,让路平灯亮街美
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场硬仗。原先的沂蒙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为了打赢这场仗,让老百姓过上舒适宜居的生活。康超走遍了2个自然村、9个村小组216户村民。他深刻认识到,如何补齐短板、完善细节,提升村居基础设施硬件水平,实现村庄和人居环境的有机融合,成为了摆在沂蒙村面前的难题。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康超和村两委拉清单、建台账,坚持干群联动、全村广大干部群众“一盘棋”,组织“两委”干部、党员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对村内的道路、绿化、亮化、美化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修建沂蒙村文化广场,文化长廊、休闲公园,改建全村自来水管网1800米,拓宽村内中心街2000平方米,弱电下地500米,实施全村雨污分离改造,整理残垣断壁1000平方米,墙体美化800平方米,修建防汛抗旱桥梁一座,改建河道东西两侧道路3840平方米,沥青铺设路面4000平方米。完成村村通、户户通建设,硬化村内道路1万余平米,建设生产路 2.2 公里,提升改造村中心街沥青路面1.6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10盏,路平了,灯亮了,街美了,“我们村真是大变样!孩子们过年回来,像到景区一样四处看风景。”留守在沂蒙村的老人对“家里”的变化感触最深,现如今村里道路干净整洁、绿化井然有序、夜间灯光绚烂,村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挖掘传统乡村文化,增强农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乡村文化需要传承和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文化让城乡交流不再有隔阂,康超与村内文艺骨干组织成立沂蒙村广场舞蹈队,舞龙舞狮队,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元素交流包容,丰富了乡村文化的发展,他注重挖掘传统乡村文化,组织开展乡村文艺演出,用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吸引群众,把丰富有趣的文化内容带给群众,极大地丰富了乡亲们的文化生活。“这是第一次看这么精彩的演出,衣服太好看了,演得很生动也很真实。”乡亲们说。康超增强了农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表达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康超自从拿起驻村第一书记的接力棒,他意识到,从单位到基层、从管理到服务,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一颗为群众服务的赤诚之心,新环境创造新角色,融入农村更多还是角色的转变。相比在单位,做好农村工作更需要务实的办事风格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勇毅前行,躬身实干,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康超用脚沾泥土的力度,传递情系民生的温度,在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在农村这片广袤天地中展现使命、担当和责任,与全体沂蒙村父老乡亲,共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5 0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