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省交通运输厅发布了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县)名单,临沂市被评为2022年度省级示范市,临沭县、平邑县、兰山区被评为2022省级示范县,加上已创建成功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蒙阴县、沂南县,省级示范县兰陵县,全市共有省级以上示范县7个,示范引领效果显著。同时,费县被交通运输部评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全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临沂市始终高度重视示范创建工作,把示范创建作为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示范创建取得可喜成绩。
截至2022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9577.6公里,规模居山东省第一,行政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通客车率达到100%,农村物流覆盖率达到100%。沂南县“爱尚沂南·红色之旅”环线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郯城县“银杏之乡·好客郯城”旅游路入选2021年度全国“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沂水县泉重路、蒙阴县孟良崮云蒙湖环线获评中国公路学会第二届全国美丽乡村路,费县向阳路入选中国公路学会第三届全国美丽乡村路名单,蒙阴县、莒南县、沂水县、沂南县获评山东省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兰山区“干支协同+城乡同网”、平邑县“商仓流”一体化发展荣获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第四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坚持高质量发展,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建设推进有力
持续开展公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截至10月底,全市农村公路投资超过45亿元,新改建里程达到1680.8公里,完成路面状况改善工程1532公里、安保工程726公里、彩化工程896公里、改造危桥67座,临沂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已经在全省率先突破了3万公里的标识线,取得了全市、全省农村公路历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继续实施户户通工程,硬化好群众巷子里、家门口的通户道路,目前已完成39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力争年底前具备条件的村居全部实现户户通硬化路。因地制宜推进建制村双车道公路建设和农村过窄公路拓宽改造,有序实施路面加宽改造。
坚持标准化管理,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提请市政府出台《临沂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省内首次将农村公路“路长制”纳入地方规范性文件,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体系不断完善。
持续实施“路长制+”,印发《关于开展农村公路“路长制+”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完善健全四项工作制度,实施数字化管理,搭建全市智慧农路平台,充分利用APP自动定位巡查位置,进行巡查统计,实现了对农村公路养护事件从上报、审核、派发、处置、复核验收全流程的闭环管理。目前,全市共配备三级路长4536名,安装公示牌4895个,月均巡路近5万次。2023年,组织开展全市“路长制”示范路评选活动,充分展示路长制管理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临沂“路长制+”典型经验被省厅以及《中国公路》等单位及媒体推广。
坚持典型化带动,打造“美丽农村路”示范样板工程
加快实施示范样板工程,全面完成交通运输部“深化养护体制改革”和交通强国“四好农村路”试点任务,以“美丽农村路”建设为切入点,结合全省“红色沂蒙”主题廊道、临沂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两圈两带”及“百千工程”,按照“一县一特色、一路一风景”原则,统筹规划、统一设计,分阶段实施,打造全市美丽农村路环线,编制印发《全市美丽农村路环线建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计划到2025年完成65条1702公里美丽农村路环线建设任务,实现美丽农村路市域成网、县域成环。目前已完成686公里的环线建设任务。
组织开展第二届全市“十大最美农村路”评选活动,同时鼓励县区参与全国、全省最美农村路评选,积极塑造沂蒙美丽公路示范样板。
坚持普惠式发展,农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与生态旅游结合。深挖沂蒙文化内涵,把农村公路建设与“绿色沂蒙、红色资源、文韬武略、地质奇观、水城商都、温泉养生、乡村休闲、研学旅游”有机融合,将旅游景点、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影视基地等相串联,形成了莒南柳荫大道、郯城银杏大道、沂河路景观大道等一批特色的亮丽景观,实现了“村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
与农民生产生活结合。出台了《临沂市2023年农业生产路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建设符合农村公路标准的农业生产路,目前已完成1001.15公里,有效提升农业生产通行效率。
与乡村振兴结合。依托农村公路抓好农村物流、农副产品流通等产业,坚持“产业在哪里,道路就到修到那里”的思路,主动服务兰陵蔬菜、蒙阴蜜桃、沂州海棠、郯城银杏、临沭柳编等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沿路特色经济带,实现了从“舟车不通”到“物流天下”的转变,让农民的钱袋子真正的鼓起来。
通讯员 申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4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