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灭六国势不可挡,为何统一后连农民起义都挡不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3 13:25:00 来源:戏说三国

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在战国七雄中迅速崛起,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秦帝国。然而,打江山时用的那一套体系,根本不适用于守江山。

国家虽然统一了,但相应的管理政策却没有落地,这就像一台重新组装的电脑,虽然硬件设施升级了,但软件用的却还是原来的旧系统,不死机才怪。

1.新旧制度交替,旧贵族利益不能度过阵痛期。

秦统一六国后,仍然实施在战时使用的依法治国政策,来管理庞大的帝国。之前商鞅在秦国推行法治时曾遭遇巨大的阻力,以至于旧贵族势力在秦惠文王时期疯狂反扑,始作俑者商鞅被车裂而死。

此后,秦仍沿用商鞅改革制度,历经六代国君才奠定了秦国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如今,这项政策要向原来的六国一起推行,并且要在一夜之间迅速普及,没有缓冲,没得商量。

秦灭六国势不可挡,为何统一后连农民起义都挡不住?

六国的旧贵族被割到肉疼,但敢怒不敢言,毕竟活着更重要,所以这种不满的情绪只能被压抑,只等一个导火索,一触即发。然而,这根导火索很快就来了。

2.农民起义,触发了旧贵族对秦王朝群起而攻之的情绪

如果说,秦王朝没有建立与新政权相应的管理政策,是导致大秦王朝迅速覆灭的根本原因,那么秦末的农民起义就是导致秦帝国灭亡的直接原因。

陈胜吴广原本是最底层的农民,他们被调到渔阳当保安,半路遇上大雨耽误了行程,按照秦律,不能按时到岗上任是要杀头的。

反正是个死,陈胜喊出了一声炸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想当王侯的士兵不是个好保安。光有口号不行,还得有仪式感,于是起义军光着膀子,打着“张楚”的旗号,起义队伍正式成立。

秦灭六国势不可挡,为何统一后连农民起义都挡不住?

几个月的时间,起义军就先后攻克了铚、酂、苦柘、谯、陈等地,起义军规模的不断壮大,像星星之火,在全国各地迅速形成燎原之势,赵、齐、燕、魏等地,都有人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自立为王。

起义军一路向西很快攻克关中,直逼秦国都咸阳。秦二世连忙派出大将章邯率领的正规军反扑,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很快被镇压。

3.项羽刘邦横空出世,结束了秦王朝。

刚刚扑灭西面的这团起义之火,北面的定陶(山东省定陶县)起义军燃起的战火,已经火烧眉毛了。

秦二世又派章邯来北边儿灭火。然而这一次,正规军遇上了楚霸王,两军在赵地狭路相逢,最终,项羽击败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起义军大获全胜。

秦灭六国势不可挡,为何统一后连农民起义都挡不住?

后边的事儿是刘邦项羽哥倆比速度,刘邦跑赢,妥妥的当了长跑冠军,建立了汉王朝。至此,秦帝国就像一朵烟花一样,灿烂的照亮了历史的夜空,又悄无声息的很快陨落。取而代之的是长达400多年的汉王朝统治。

4.羊毛总有薅完的一天

秦始皇打下江山后,并没有及时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发展生产力,而是坐吃山空,可劲儿薅羊毛。

他修长城用了几十万人,给他修坟用了几十万人,修建阿房宫又用了几十万人,人就那么点人,钱就那么点钱,可劲儿造,最后落得官逼民反。老百姓他得活呀,被法律惩治是个死,造反也是个死,万一成功了呢?

当领导你得为底下人谋福利呀,不能光顾着自己奢侈享受,让底下人喝西北风。老百姓吃饱了穿暖了才更有力气给你干活,你让他们活着都困难,更别说给你干活了。

秦灭六国势不可挡,为何统一后连农民起义都挡不住?

秦帝国建立了一整套适用于封建统治的管理制度,但却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发展规划政策,和与之相匹配的、完善的道德体系。只会用拳头揍人,底下人只会一时服软,一旦机会成熟,必然疯狂反扑。

结语: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不仅要依法治国,还要以德治国。汉王朝学聪明了,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基本国策是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生产力,老百姓日子过好了,还会造反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4 05: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灭六国势不可挡,为何一统六国后却不敌农民起义?
...是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正式拉开了农民起义的浪潮,仅仅三年时间,强盛的秦帝国就灰飞烟灭,之后便是楚汉之争,四年之后,刘邦击败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荀子议兵
2023-07-07 11:24:00
秦农民起义中的六国复国势力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秦末农民起义的怒火并未被浇灭,而是拉开了反抗秦朝暴政的大幕。而在那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飘摇局势下,各方势力开始陆续登场,成为收割大秦这只巨鲸的操刀人。那么,秦末
2024-01-31 20:38:00
陈胜起兵之后,为何不到半年就被杀了
...半年以前,陈胜一次振臂高呼,便掀起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农民起义。但仅仅半年之后,陈胜领导的农民军,便被秦军彻底压制,消灭的一大半。随着陈胜率领农民军主力,撤退到安徽蒙城一带之后,
2023-06-30 21:36:00
...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兵反秦,他们所代表的只是原关东六国的农民,他们只是开了个头,而反秦的主力是关东六国贵族,也就是战国时期被秦始皇所灭亡的六国王族及贵族后裔,这批人夺取了反秦
2024-07-16 16:12:00
秦朝统一六国,为何仅仅十五年就亡国了
前言在中国历史上,秦朝统一六国的壮丽画卷被铺陈在历史的长河中,然而,这个统一的大厦却在短短十五年间崩塌成了一片废墟。这个令人疑惑的历史之谜,深藏在秦朝统一后的执政措施中。秦朝之所
2024-02-21 14:15:00
秦法暴虐,从秦孝公到秦庄襄王时期却不爆发农民起义是为何?
...的差别?为什么从秦孝公到秦庄襄王期间,秦朝几乎没有农民起义因此爆发。而在秦朝建立之后,却会很快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最终导致秦朝灭亡呢?要想弄清楚这件事,我们得从秦朝法律诞生之初
2023-02-19 20:52:00
秦朝农民起义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这样的压制下,无法生存,只能起义谋生存,于是爆发了农民起义,也间接的导致了秦朝的灭亡速度。那么这次的农民起义为何短短时间就会失败呢!二世继位,加速危机1、延续秦律,严苛暴政秦
2024-06-28 14:53:00
秦朝的覆灭:农民起义与帝国崩溃的剖析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其崩溃常被简单归咎于农民起义。然而,历史的真实性远比这一概述复杂。是的,农民起义在秦朝的覆灭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它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秦朝长期积累
2024-10-09 20:23:00
陈胜吴广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他们被杀是可悲的也是可恨的
陈胜吴广起义也叫大泽乡农民起义,这是在秦朝末年,秦二世在位时的一次农民起义,起义掀起了农民战争的序幕,也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公元前221
2023-02-15 16: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